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阶段综合练习: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Word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阶段综合练习: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Word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9 12: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对物体的质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 g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g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g
2.下列情况中,金属棒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放在火炉上加热 B.用砂轮进行加工
C.带入太空中 D.用机器把它压成金属板
3.小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当他向右盘添加一个10 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如图示,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
A.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B.将10 g的砝码取下来换上5 g的砝码
C.移动游码 D.继续向右盘添加5 g的砝码
4.商店常用如图示的台秤称量货物的质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的质量等于槽码的质量
B.若槽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货物的实际质量大
C.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小
D.若调零螺丝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大
   
                              
5.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像,如图示,分析图像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2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6.分别由金、银、铜制成的体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的运动会奖牌,质量最大的是(ρ金>ρ银>ρ铜)(  )
A.金牌 B.银牌
C.铜牌 D.无法确定
7.如图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8.阅读下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9.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这是为了防止水管被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
A.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D.水结成冰以后,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
10.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如图示)。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设其密度是8×103 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A.5 kg B.50 kg
C.500 kg D.5000 kg
1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320 g,另一个瓶子装满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后总质量是280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子质量是40 g B.水的体积是280 cm3
C.瓶子质量是120 g D.酒精的体积是280 c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2.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先估算待测物体的质量,确定所用的砝码,再按质量_______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13.用刻度尺测出实心正方体合金块的边长为2.00 cm,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示数如图示,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算出合金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示是小芳同学用天平测量酒精质量的过程,其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这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操作虽然是错误的,但还是可以正确读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该质量是________。
15.如图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A________(选填“>”“<”或“=”)ρB。
16.甲、乙两实心铁块,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3,其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若甲截去,乙截去,则余下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17.为鉴别戒指(实心)的真伪,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它的质量和体积时的情景如图示,由此可知,戒指的质量是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由此可判断这枚戒指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的。(ρ金=19.3×103 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8.(12分)小丽同学在“测量桃汁的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2)小丽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为了减小误差,其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计算桃汁的密度
B.将烧杯中的桃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桃汁的体积为40 cm3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桃汁的质量为19.8 g
D.在烧杯中盛适量的桃汁,用天平测出桃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3)由上述测量数据可计算出桃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4)小阳不用量筒,利用其余器材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并标记水面的位置,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1;
③倒出水,擦净烧杯并倒入与水等深度的桃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为m2;
④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桃汁的密度ρ桃汁=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表示)。
19.(10分)吴畅同学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___________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物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
B.取出小物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 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0 g;
D.计算出小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E.计算出小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结果保留2位小数)
(4)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
   
20.(8分)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种植的五星枇杷获得了丰收,如图甲所示。 小希想知道枇杷的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她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一)小希的方法:
(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________g。
(2)如图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枇杷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二)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合理,应选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小明的方法:
(1)在筐里随机挑选6个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2)任意选出其中2个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3)枇杷的密度为ρ=。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9分)
21.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5 m3 ,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22 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 kg,问: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最多能装载110 kg的手推车把这堆稻谷从晒谷场搬运到谷仓,至少要运多少次?
答案
1.A  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 g左右,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 g左右,故A不合理;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故B合理;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g,故C合理;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g,故D合理。
2.B 3.B 4.B 5.C
6.A  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密度越大,质量越大,因为ρ金>ρ银>ρ铜,所以金牌的质量最大。
7.C  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甲杯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杯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杯液体的体积居中;根据公式ρ=得:甲杯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乙杯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丙杯液体密度居中,是水。
8.C  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铁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由于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误;
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正确;
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
9.D  冬天,水结成冰以后,质量不变,但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这样会把水管胀破。
10.C  人的密度非常接近水的密度,假设成年人的质量为60 kg,则其体积为6×10-2 m3,所以每一尊雕像的质量大约为m=ρV=8×103 kg/m3×6×10-2 m3=480 kg。
11.C  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m1=320 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是m2=280 g,设瓶子的容积为V,质量为m;
酒精的密度为ρ酒=0.8×103 kg/m3=0.8 g/cm3,
则有:m1=m+ρ水V,m2=m+ρ酒V;
即得:320 g=m+1.0 g/cm3×V①;
280 g=m+0.8 g/cm3×V②。
联立①②可得:m=120 g,V=200 cm3,
故水和酒精的体积也都为200 cm3。
12.由大到小 移动游码
13.62.4 7.8 不变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由图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为62.4 g;密度为ρ====7.8 g/cm3;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
14.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73.4 g 
称量物体质量时,正确的操作是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故题图中错误之处是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这种情况下,也能读出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75 g=m+1.6 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m=75 g-1.6 g=73.4 g。
15.正比 > 
16.1∶1 1∶1
17.15.8 7.9×103 不是
18.(1)水平 右 (2)DBCA
(3)1.05×103
(4)③用天平测出桃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④ρ水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最合理的步骤是DBCA。即:在烧杯中盛适量的桃汁,用天平测出桃汁和烧杯的总质量:m′=50 g+10 g+1.8 g=61.8 g;将烧杯中的桃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桃汁的体积为40 cm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桃汁的质量为19.8 g;计算桃汁的密度。
(3)量筒中桃汁的质量:m=m′-m0=61.8 g-19.8 g=42 g,
桃汁的密度:ρ===1.05 g/cm3=1.05×103 kg/m3。
(4)没有量筒,使水和桃汁的体积相等,也可测出桃汁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并标记水面的位置,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
③倒出水,倒入与水等深度的桃汁,用天平测出桃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桃汁的体积:V桃汁==,
水的体积:V水==,
因为,V桃汁=V水,所以,=,
解得桃汁的密度:ρ桃汁=ρ水。
19.(1)零刻度线 (2)52 
(3)D.30 E.1.73 (4)小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物块的质量m物=50 g+2 g=52 g。
(3)物块的体积:
V物=V水===30 cm3,
物块的密度:
ρ物===1.73 g/cm3。
(4)用此方法测体积时由于取出物块时会带出一部分水导致测得的体积偏大,开始用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准确,由公式ρ=可知,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小。
20.(一)(1)23 
(2)20 
(3)1.15×103
(二)不正确,因为6个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3V
(1)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20 g,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为3 g,则枇杷的质量:
m=20 g+3 g=23 g。
(2)枇杷的体积:
V=80 mL-60 mL=20 mL=20 cm3。
(3)枇杷的密度:
ρ===1.15 g/cm3=1.15×103 kg/m3。
21.(1)由ρ=得,桶的容积:V=V水===2×10-2 kg/m3。
(2)稻谷的密度:ρ===1.1×103 kg/m3。
(3)由ρ=得,这堆稻谷的总质量:m总=ρV总=1.1×103 kg/m3×5 m3=5.5×103 kg,所以用手推车运送的次数:n===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