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直十校联盟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B(A.涟漪lián yī;缱绻qiǎn quǎn;C.绯红fēi hóng;D.趿拉tā · la)
2.C(A.云蒸霞蔚;B.沧桑;D.销声匿迹 )
3.B(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鸣惊人,一叫就使人震惊。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未尝,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但口气更委婉。荒僻,人迹罕至且偏远。荒凉,人烟少;冷清。)21世纪教育网
4.C(A浩浩荡荡:水势壮阔的样子。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这里就“几个人”不符合语境;B叹为观止: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尽善尽美,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往往是褒义词。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D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方:正在。与前面的“正”重复。)
5.C(A缺少主语,在“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前加“这”;B缺少主语,去掉“当……后”;D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6.D(A忠孝安邦、B“发扬国光” 。C色彩缤纷:)
7.A
8.C(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B《楚辞》是西汉刘向辑的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D《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这句话是鲁迅说的而不是郭沫若。)
9.①采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修辞手法答出两点即得2分);
②广告语与公司名称巧妙结合(1分)
③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保险的特征和作用(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10.D(“‘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曲解原意,该句主要是讲对待文化遗产要独立思考、善于分析,要深刻洞察、明辨真伪;最终这一切是要让人们在面对文化遗产时自己作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1.D(①“拿来的”指的是外国文艺。这句话错。“拿来的”在文章里主要是指“文化遗产”和某些外来文化。因此此项错在范围缩小。④“新人”即“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人。“即”则将两者等同起来。文章原话是“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可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是“新人”的首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条件,除此之外关键还要“拿来”。此项错在曲解原意。⑤“新主人”和“新人”的性质完全相同。这话也不对。“新主人”是住在“宅子”里的,而“宅子”则比喻为文化遗产,所以这里的“新主人”主要是对“文化遗产”辩证“拿来”的人。而“新人”的意义则要广泛许多,即辩证得拿来一切文化的新青年。此项也是混淆范围。⑥“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用的是借喻手法。该句符合借喻只出现喻体,没有本体和喻词的特征)
12.(1)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2)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3)比喻有害的可做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4)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糜烂的东西。(每点1分)
13.①“方寸田园”是指只要心里知足长乐、生性淡泊,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即使身处现代都市之中,照样也可以享受田园“归隐”生活。(出现“田园之乐”的即可获1分,出现与“友人共享快乐“之意的亦得1分)
②“居魏阙而思江湖”是指人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心里却向往着远离都市的田园“归隐“生活。 (要同时点明“都市”和“田园”,两点写出一点不给分)
14.作者列举杜甫的事例主要用来说明人活着应该有“愿”,而不应该完全脱离现实,否则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就无法体会山水田园之乐。
15.一种是像从美国归来的文友那样,远离尘世,到乡间找一方净土,静静地生活的人。一种是渴望远离尘世,羡慕别人在田园归隐,自己却无法摆脱尘世俗务的人。一种是人生活在都市,却心中有田园,在都市照样享受田园生活的人。(一点两分,三点满分)
16.A(作者没有反对她这样做)D(这样的人是文末陶渊明所提倡的“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的人,是作者所欣赏的人。)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17.A(殆:危险,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危险的事情;已:停止;修:整治。)
18.A(A选项里的“之”都是取独;B选项里前一个“于”是介词“向”,后一个“于”是介词“在”;C选项里的“以”与前面的“无”构成固定词组“无以”,表“没有……的办法”,后一个“以”是介词“凭借”。D选项里的前一个“而”表转折,后一个“而”表承接。)
19.B(A选项里的“遗体”是“遗留给我的身体”,今义是“尸体”;C选项里的“以为”是“以之为”,今义是“认为”;D选项里的“鞠躬”是谨慎的样子;今义主要指“请安”。
20.D(题干中涉及的句子和D都是宾语前置句,A是被动句,B和C都是状语后置句)
21.(1)所要求的是做一个忠臣,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所要要求的是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所”、“辱”、“僇”、“遗体”、“殆”、“责”各半分) (2)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向”、“使”、“浩然”、“无所愧怍”、“微”、“文”各半分。)
22.拟人 、比喻(2分)
23.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 ,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反衬出春光的无限珍贵。(以上两种理解都算对)(4分)
四、名句积累(共6分,任选6题)
24. (1)恐美人之迟暮 (2)长太息以掩涕兮 (3)则思谦冲而自牧
(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臣心一片磁针石 (6)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
(7)大行不顾细谨 (8)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五、作文(共30分)
25.略(参照2011年高中语文证书会考评分标准)
命题学校:温州七中;命题人:张伟;审核人:吴碧华;联系电话:669300、661733
温州市直十校联盟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0学年第2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学科高一年级)
命题人 :张伟 2011 年 4 月 3 日
题号
知识点
题型
学习水平
分数
期望难度
1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选择题
识记
2
0.7
2
现代常用规范孩子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选择题
识记
2
0.7
3
近义词辨析
选择题
理解
2
0.7
4
成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选择题
理解
2
0.6
5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选择题
理解
2
0.4
6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选择题
理解
2
0.7
7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
选择题
理解
2
0.6
8
文学常识
选择题
识记
2
0.7
9
语言表达的鲜明、生动
解答题
表达应用
4
0.6
10
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论述类阅读)
选择题
理解
2
0.7
11
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论述类阅读)
选择题
理解
2
0.6
12
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论述类阅读)
解答题
理解
4
0.7
13
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文学类阅读)
解答题
理解
4
0.7
14
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文学类阅读)
解答题
理解
2
0.7
15
作品形象内涵的欣赏领悟(文学类阅读)
解答题
分析综合
6
0.5
16
作品内容形式的欣赏评价(文学类阅读)
选择题
鉴赏评价
4
0.7
17
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
识记
2
0.7
18
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
识记
2
0.5
19
古今异义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
理解
2
0.7
20
特殊句式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
理解
2
0.7
21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阅读)
解答题
理解
4
0.7
22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
解答题
鉴赏评价
2
0.7
23
诗歌主题和诗人观点的评价(诗歌)
解答题
探究
4
0.4
24
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
填空题
识记
6
0.7
25
写作
解答题
表达应用
30
0.7
温州市直十校联盟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2011、4
高 一 语 文 答 题 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2分,其中16题4分,其余选项均为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0
11
16
17
18
19
20
得分
选项
二、语言文字应用(4分)
9.
三、现代文阅读
(一)
12. 写出下列词语的比喻义(4分)
(1)鱼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枪和烟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姨太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3.(4分)
14.(2分)
15.(6分)
四、古诗文阅读
(一)
21.翻译句子(6分)
(1)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_
(2)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_
(二)
2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
四、名句积累(6分)
24.(1)
(2)
(3)
(4)
(5)
(6)
(7)
(8)
五.作文(3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温州市直十校联盟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涟漪(yī) 蹩进(bié) 缱绻(juǎn) 命途多舛(chuǎn)
B.脑髓(suǐ) 鬈(quán)曲 褶(zhě)皱 通衢(qú)大道
C.绯红(fěi) 罡(gāng)风 颓垣(yuán) 俊秀婀娜(nuó)
D.攻讦(jié) 趿(jí)拉 愧怍(zuò) 旌(jīng)旗招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飞流急湍 冠冕堂皇 云蒸霞尉 层峦叠嶂
B.班驳陆离 历尽苍桑 浮想联翩 玲珑剔透
C.茕茕孑立 翠锦斑斓 残羹冷炙 昙花一现
D.一蹴而就 消声匿迹 粉妆玉琢 峨冠博带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 ;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②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 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体现。21世纪教育网
③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A.一鸣惊人 未尝 荒凉 B.一蹴而就 何尝 荒僻
C.一鸣惊人 何尝 荒僻 D.一蹴而就 未尝 荒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大雨还没有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B.自去年末至今年初,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令众多消费者叹为观止。
C.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如今,一种被称作网上代购的消费方式正方兴未艾,它可以让消费者通过在网上请人代购的方式买到时下最新颖最便宜的商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B.当林俊杰凭专辑《江南》击败了候选名单上的劲敌周杰伦后,成为当晚大赢家,并最终获得包括“港台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在内的四项大奖。
C.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6.下烈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以忠孝安邦,以礼乐治国的传统,自然会把文章提到“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世的高度 。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C.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这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D.我去看他的时候,心里有这样的感觉:“呵!怎么啦,我撇不开这位老人——所以我就去了!也许会看到他的哥哥呢!”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 ;夏天,树木欣欣向荣, ;秋天, , ;冬天, , ,清新淡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 ,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①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②像天上飘下一朵淡紫色的云霞
③婷婷玉立
④青翠欲滴
⑤遍野金黄,雾缭烟绕
⑥清风徐来,树影婆娑
⑦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⑧大雪覆盖,粉妆玉琢
⑨像姐妹般排列成行
⑩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A.②④⑤⑧⑨ B.①③⑥⑦⑩
C.②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⑦⑨
8.面对有关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楚辞》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它和《诗经》分别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C.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一诗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吟唱战士的悲歌,对林肯总统的死寄托自己的悲痛之情。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郭沫若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 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2题(共8分)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0. 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B.“放出眼光”是指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C.“自己来拿”是指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去拿,不要坐等人家送来。
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11.对最后一段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拿来的”指的是外国文艺。
②“沉着”是指面对“宅子”能冷静思考而不慌不忙,“勇猛”是指敢于拿来而不犹豫。
③“有辨别”是说能“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新人”即“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人。
⑤“新主人”和“新人”的性质完全相同。
⑥“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用的是借喻手法。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12. 写出下列词语的比喻义(4分)
(1)鱼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枪和烟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姨太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6题(共16分)
方寸田园(节选)?????? 琦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她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褔分。”
人到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一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一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的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去买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现代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
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
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倘佯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注:魏阙: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13.“方寸田园”和“居魏阙而思江湖”在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14.作者列举杜甫的事例,主要用来说明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2分)
15.纵观全文,作者分别写了哪几种人的怎样的生活愿望?(6分)
16.对本文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美国归来的文友回乡间读书译作,在别人看来她是真正懂得“归隐”的人,但作者认为她的“归隐”只是重在形迹的归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归隐,所以作者反对她这样的“归隐”。
B.文章开头写从美国回来的友人的故事,作用是引出下文对“归隐”生活的看法。
C.作者认为只要知足长乐、生性淡泊,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即使身处现代都市,也照样可以使心灵充实,使心情平静,从而享受“归隐”般的生活。
D. 第④段写朋友家“客室”中的优雅摆设,表现出了那位朋友是懂得美化生活的人,这样的人应该不是文末陶渊明所提倡的“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的人。
E.本文文笔亲切而自然,典雅而蕴藉,营造出一种与朋友聊天般的氛围。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共14分)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B.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几乎)
C.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语气词,了)
D.修我戈矛(修理)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之生也幸??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B.请罪于母,母不许???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生无以救国难?? ?????是时以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而幸生也何为 去今之墓而葬焉
19.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B.将请罪于君
C.以为前驱????????????? D.所谓鞠躬尽力
20.下列句子与“幸生也所何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C.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D. 项王曰:沛公安在
21.翻译句子
(1)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_
(2)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2.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晚春群芳图。(2分)
23. 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4分)
四、名句积累(共6分,任选6题)
24.(1)惟草木之零落兮, 。
(2) 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念高危,_______________;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
(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过零丁洋》)
(6)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
(8)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浦 《五人墓碑记》)
五、作文(共30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来转去都不得脱身。来到禅院,他有意考老禅师道:“什么叫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师脱口而出。年轻人顿时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老禅师何以知道答案。问明原委后,老禅师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那就只能团团转了!”
是啊!生活中我们也许有太多的无奈,学习的压力,工作的不顺,情感的波折,朋友的误解,上司的不满等等,都是束缚我们的绳索,不少人往往被困得“团团转”。
请以“解开心中的绳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