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6-06 18:2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北极的位置和范围北极熊(白熊)北极驯鹿海象,顾名思义,即海中的大象,它的四肢因适应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鳍状,不能像大象那样步行于陆上,仅靠后鳍脚朝前弯曲,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才能在冰上匍匐前进,所以海象的学名,若用中文直译便是用牙一起步行者,而且其鼻子短短的,缺乏耳壳,看起来十分丑陋。 “又萌又二”的海豹麝牛麝牛海狮雪兔正在换毛的雪兔多数绒鸭都栖息在北方,在冰雪覆盖的海岸线上繁殖。冬天,它们会到南方的法国、新英格兰和阿留申群岛去过冬。有些品种的绒鸭,数量稀少,一些地区已经绝种,属非常危急的濒危动物 绒鸭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苔藓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蘑菇北极的居民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的冰屋东欧的冰造旅馆拉普人 拉普人:驯鹿文明
  北欧民族。自称萨阿米人。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拉普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多信基督教路德宗,少数信东正教,并广泛保留原始宗教残余。拉普人的祖先早自1万年前便开始从乌拉尔地区陆续迁入斯堪的纳维亚,原分布地区较广,后受日耳曼部落和芬兰部落排挤,逐渐北移。部分人被后来者同化。原以捕鱼和猎捕野鹿为生,约在1000多年前饲养驯鹿成功,随即成为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欧 洲亚 洲北美洲 联系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和北美北部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空中交通要冲 图 黄河站的位置黄河站外观北极黄河站第二次科考获得圆满成功地区南极地区纬度位置地表状况昼夜状况气候类型及特征南极圈以南以南极洲为主体,三大洋包围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植物有苔藓、地衣等;动物有北极熊、驯鹿等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等苔原带和冰原带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冰原带因纽特人和拉普人无常住人口读极地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海峡。北美洲的土著居民 人,是1万年前踏着该海峡上的冰桥从西伯利亚过来的黄种人。
(2)C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C、D两地纬度相同但自然景观不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D半岛东侧海域盐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B地昼长为24小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①C地日出时间是0点 ②北极熊正在冬眠
③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④北印度洋上自东向西的商船顺风顺水27.(1)白令 印度安人和因纽特
(2)淡水资源 C地受寒流影响,D处受暖流影响
(3)纬度高,蒸发弱,海域封闭,四周河流淡水汇入。
(4)①21.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  B.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向北偏西飘扬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A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l~3题。 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 A.-l5℃或-25℃ B.-15℃或-35℃ C.-35℃或-25℃ D.-35℃或-45℃ 1.C2.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3.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 A.2~3月 B.8~9月
C.11~12月 D.6~7月 2.C 3.B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AB段劣弧为昼弧,则下列地区正处在艳阳高照的是   。
A.堪培拉 B.埃及
C.巴拿马
D.雅加达(2).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过C城镇,发现该地气候温和湿润,宛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增温增湿,气候温暖湿润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3).图中E岛降水很少,但没有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图中F岛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也大,但该国环境优美,很少出现大气污染现象,主要原因是 :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岛内主要利用地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矿物燃料使用很少。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更小,属于湿润地区; 材料:由于北极冰层的大面积融化,北冰洋“西北通道”已经解冻,有望未来实现通航。“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1)我国先后到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是什么?(6分)两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理想环境;
两极地区有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战略资源;
参与极地科考可以参与国际合作,提升综合国力;
有助于研究影响我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环境问题(6分) (2)试分析“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开通的意义。(4分)
(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原因:全球变暖,极冰融化;
意义:缩短航程,减少费用(4分) 改变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因通航带来污染;
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或城市(6分) 图 黄河站的位置(3)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 站。
(4)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
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5)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多选)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科学谜团
答案 (3)长城 长城 黄河 (4)B (5)BCD(6)大量利用南极洲的冰川资源有什么利弊?请运用你的知识发表你的见解。 南极洲的冰川量大、无污染,是人类利用优质水资源的一条途径。但是由于南极冰川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获得几十万年历史上各个时期大气成分和水环境的本底值,一旦遭到破坏,其损失不可估量。其次大量利用南极冰川使世界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国家的生存。世界水资源的解决只有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进步来实现。我们要切实保护南极洲的生态环境,在利用南极洲的资源和环境时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措施。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 093米)。读图并完成(1)~(6)题。1)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极点(南纬90°) B.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
C.冰点(约南纬78°) D.磁点(约南纬65°)
2)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置会移动 ②高度会变化
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④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的依据是
A.方向标 B.海陆位置
C.经线 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1)D (2)C (3)C (4)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5)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②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④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4)C (5)D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