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回顾·拓展一2(新课标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回顾·拓展一2(新课标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4-24 22: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回顾·拓展一》教材简析
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在交流和对比中,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师可组织学生按课内学习和课外综合性学习两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先在小组内,就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然后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还可以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最后,教师再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日积月累
  (1)教学建议。
  这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这些句子千百年来历久不衰,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还可以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会。如果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还搜集了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还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或者准备一个名言摘抄本,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参加展览。
  (2)相关链接。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展示台
  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角度的展示建议,分别是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课外做阅读记录卡;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允许学生有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更充分地展示学习的成果。
  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可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由小组长组织同学自由参观、阅读、评比。并对自己欣赏的作品进行投票或写出评语。对组成的兴趣小组,教师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班里建立的图书角,可由同学推选图书管理员,按借阅制度使图书角被充分利用起来。
  总之,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而要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
PAGE
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