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10)作文
1.“心中有你,心灵就不会再空虚;心中有你,脸上就不会有泪滴;心中有你,生活就充满了甜蜜;心中有你,生命就拥有了意义……”读着它,会让人充满着温暖,洋溢着喜悦,涌动着感激……
请以“心中有你,让我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在自读课上,我们要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生活就是一本大书,在阅读这本书时,也需要有这样的“自读课”。在生活的自读课上,我们不应只是被动接受,更应主动学习;不只是等待帮助,更应独立面对;不能一味盲从,而应自主探索……
请以“生活中的自读课”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3.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研学或许带给你全新的体验,或许引发你深层的思考,或许给予你更多的期待。你梦想过到海底、地心、太空等地方研学吗?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关于自己的研学之旅的故事。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4.小明同学参加树人中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以下是他演讲的部分内容: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作曲家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所谓的英雄,其实就是勇于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小明同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看法及演讲内容,在同学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5.阅读以下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
一块石头躺在地里,他针对时雨发出了非议:“嘿!它算出足了风头,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们像恭候贵宾似的,对它欢迎备至。它到底做出了什么功绩?只不过飘洒了两三小时!人们何不打问打问我的身世:我长期住在这里,文静、谦虚,随遇而安,彬彬有礼。但我从未听到过感谢之词。怨不得人们咒骂这个世界,的确一点也不公平合理。”
“住嘴吧!”发话的是只虫子,“雨下得虽短,但滋润了干旱的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你在地里完全无用,十分多余。”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得套做,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例文]
心中有你,让我无比温暖
喜欢牵着你的手在阳光下幸福地漫步,追寻小鸟快乐飞翔的影子,倾听泉水叮咚流淌的乐章。晚上,喜欢靠在你的肩膀上,听你讲那过去泛黄的故事,欣赏萤火虫飞过身边的痕迹,静观天边飞速滑落的流星,默默在心里许下美好的愿望。希望一直就这样,依很在你的身旁。
现在外婆老了,她走不了远路了,整天窝在小小的院子里。
我却长大了,飞出了外婆的小院,再没时间拉着她的围裙,像鼻涕虫一样黏着她撒娇了。
“外婆,快过年了,我考完试放假就来看你。”在学校里我兴奋地打电话给外婆。
“那好啊,等你放假了,外婆做好吃的等我的小猴子回来吃。”听得出来,外婆说话的声音里都带着笑意。外婆在小院里待得太久了,寂寞了,想念她的孙儿了。
天公不作美,我刚收拾好课桌里凌乱的东西,便看见外面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阴沉沉的天空压在头上,仿佛随时会坍塌下来。我不情愿地背着书包向校门口走去,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大雪中缓缓走来,更像是从遥远的时光里走来,走到面前,才变成真实的外婆。
我与外婆并肩走在路上。已是中学生的我明显比外婆高出一个头。外婆穿着一双旧布帮胶底鞋,在堆满了雪的小路上蹒跚走着,深一脚,浅一脚,每迈出一步都十分吃力。她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但她手中的伞却始终罩在我头上,紧握伞柄的手在风雪中艰难地调整着角度。外婆的手像一件粗糙的雕塑,又像寒冬里干枯的灰色树枝。寒风夹杂着雪花不断地向她那佝偻而单薄的身体袭来,漫天飞雪和她那花白的头发相互交织着,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瞬间心疼了,赶忙接过外婆手中的伞。
我们就这样互相扶持着,艰难地走回了那个熟悉的小院。
外婆老了,脊背弯成了一张弓,身子比先前缩小了一号,但她却像阳光,照亮我的心灵,带给我丝丝温暖。我多想,就这样一直陪在外婆身边,一直,一直……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感谢您,我亲爱的外婆。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带引导材料的半命题作文题,可写的内容非常广泛。审题时,应确定“你”的指称对象,“你”不仅仅指代人,也可以指代某一动物、植物或工艺品,指代某一处风景,或某一种感悟、思想品质等。就人而言,“你”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接触不多的、甚至是只有一面之交的人,还可以是中外名人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人或物“让我”怎样呢?补题的内容,最好是正面的,如:温暖、喜悦、感激、充满力量、不再空虚、信心十足……
写作时,要重点描写人或事物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聚焦笔墨,定格,放大,让人或物的特点在笔下鲜活起来,这样,“我”的情感才能够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感悟才能深刻透彻,从而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2.答案:[例文]
生活中的自读课
“我把头发剪了。”我很平静地对妈妈说。
“我说你这孩子,脑子一热,想一出是一出!你的头发好不容易才留长,干吗剪了……”妈妈放下手中的书,一脸气愤地看着我,开始喋喋不休。
我靠着墙,一句话也没说。阳光透过窗户,照到脸上,我甩了甩头发,感到再没有什么重力压在脑袋上了。很好,很舒服,我就是要这样。不是说“我的青春我做主”吗?何况是我的头发,所以,我更要自己做主。
剪头发时,看着剪掉的碎发从白色的围布上滑下,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很小的时候,我是一头短发,妈妈说这样好收拾,不用成天梳啊洗啊的。我见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整个儿一男孩样子,以至于弟弟看到我那时的照片,非说照片上的人是他。
因为小时候那一头短发,加上那时的我衣着打扮酷似男孩,还闹过不少笑话。幼儿园时上厕所,女生说我是男生,不可以进去。我去报告老师,老师听了也哭笑不得,后来老师建议妈妈把我的头发留起来。直到三年级时,我的头发才能够扎个小辫子。后来妈妈干脆让我留了长发,而且一留就是这么多年。
记忆中,我好像一直都是在家长的安排下生活,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
一天早晨,在阳光下,我甩了甩头,突然前所未有地感受到长发的重压,心里一下子冒出一个念头:把头发剪了。在下定决心的那一秒,我迅速地跑进了理发店。是该自己做一次主了,过惯了“言听计从”的生活,也该尝试一下自己做主的新鲜感觉了。
剪完头发后,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了。我有点不敢相信,镜子中那个干净利落的女孩就是我。很好,我要的就是这个样子。我要做一个全新的我,一个干净利落的我,一个阳光爱笑的我,一个可以自由奔跑的我,一个轻松自在的我。
今天的天气很好,满世界都是灿烂的阳光,我觉得这才是我要的生活。生活中我也需要自读课,我的青春我做主,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带引导材料的命题作文题。“自读课”就是在学校里,我们要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的课。在生活的自读课上,我们不应只是被动接受,更应主动学习;不只是等待帮助,更应独立面对;不能一味盲从,而应自主探索……真正的成长是从“生活的自读课”开始的。独自去观察生活,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独自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敢于去面对和探索未知的生活,“生活的自读课”需要我们学习的技能还有很多很多。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应紧扣题目,展开叙述或议论,从寻常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以凸显“我”在生活中的自读课上的自觉和自律。
3.答案:[例文]
月球之行
一直梦想到月亮上遨游一次,正好,这次的研学旅行,即将满足我这个小小的愿望。
此时的我,穿着笨重的宇航服,被安全带紧紧勒在宇宙飞船狭小的船舱中,耳边充斥着火箭隆隆的启动声,那“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声音渐渐远去,无垠的夜空向我猛扑过来。惯性使我压向椅背,我强忍紧张和不适,想起杨利伟在《太空一日》中说他当时“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我觉得我也有了同样的感受。
火箭爬行平稳后,大家渐渐放松下来,老师在广播里对我们说,还有三个小时我们就将在月球上着陆了,在此之前,大家可以闭目养神。但是我兴奋得根本睡不着。虚空中有无数细小的颗粒在发着微光,我看不清那是什么,但是那些光让我们周围的太空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一片漆黑。我把目光转向舷窗下方,蓝色的地球在我脚下渐渐退远,慢慢显现出她温柔的形状。她的轮廓上绕着一层金边,那是太阳在她的背后对我们打招呼。
比我想象中快得多,我还没看够太空中的地球,飞船就平稳地降落在了月球上,我们随着老师的指挥带好了氧气罩,舱门缓缓打开,月球向我们敞开了怀抱。
到了月亮上,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走出船舱,踏上了月球的地面。这里的重力比地球小多了,我们拉着牵引绳,小心翼翼地挪着脚步,生怕一不小心冲进空中。走了不远,我们来到一号环形山,老师告诉我们,它的名字叫“万户”,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中国明朝的陶广义,他是“世界航天第一人”。听到这个名字,我心中涌起一股亲切又自豪的感觉。飞天的愿望古已有之,然而最先有勇气实践的,是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今天,虽然我们已经踏上了月球,但还有更加渺阔无垠的太空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万户的探索精神,努力将中国的宇航实业向前推进……游览的过程中,我忍不住心潮澎湃。
然而时光总是飞逝,我还没有看够月亮上的景致,这次的游览已经到了尾声。我捡起一块月球上的石头,恋恋不舍地回到飞船上。就让这块小小的月球石来见证我心中这段值得珍藏的回忆吧。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想象作文题,需要围绕“研学活动”这个主题来写作,那么可以想象的内容就多了,比如说如何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从中学到了什么,这些都需要结合自己平时真实参与过的研学活动来进行想象。想象务必大胆新奇,但发生的事情和所学到的东西又务必贴近真实。
写作时选材需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主题”的原则,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再有一点新颖的材料就更好了。贴近生活,要求我们选择我们熟悉的题材,只有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材料,我们才能把它们写好。贴近主题,要求我们准确把握题目要求,能围绕自己所选择的立意来选材。
写作想象作文,重点在于想象的新奇大胆。一个故事,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将它讲好,在这趟想象的旅程中,你可以是参与者,可以是组织者,也可以是旁观者,可以大胆使用不同的人称,也可以采用书信或者演讲的方式来写。写作手法的恰当运用,在行文中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答案:[例文]
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何谓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气过人,谓之雄。
昔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容纳九州之器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可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一圈又一圈,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就没有英雄;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英雄的误解。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哪个时代都有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的英雄,哪个时代都需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鲁迅曾经说过,真的英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个时代远去了冲锋陷阵的机会,抛去了闹革命促生产的蛮劲儿,不见了革命小将的造反有理举动,能有的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习惯了安逸与漠然,如何在内心激起那种一呼即应的使命感、在简单的生活里保持高尚的操守却成了一件难事儿。
那一年,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搭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19岁。他们的生命永远19岁,他们的青春永远19岁。
且不必说他们是80后、90后、00后,亦不必说他们是大学生,仅仅因为他们站出来的这个举动,我们就该为他们鼓掌、呐喊。而他们不仅站了出来,还用生命向我们证明,这代人,并不尽是世人眼中那所谓垮掉的一代。我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我们的身上也流着英雄的血,充满了英雄的精神。
鲜活的生命已经与大海融为一体,他们用生命做出的呐喊却久久回荡在我们耳边,唤起我们心中沉睡的真神。
英雄,从来就不只是活在历史和记忆里的。真正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这个世界奉献他们微不足道却又举足轻重的力量,让我们得以安生,备受感动。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可知,关键词为“英雄”。“英雄”可以是危难时刻保家卫国、为民请命的伟大人物,也可以是和平时期在各行各业创造出不凡业绩的平凡人。只要他们身上有闪光之处,为社会作了贡献,就都可以是英雄,是“我”心中闪耀的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英雄”一词的理解上,表现自己对“英雄”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5.答案:[例文]
有感于石头和虫子的故事
真是没想到,躺在地里的一块毫无用处的石头,竟然因为人们对一场知时节的好雨的欢迎和赞赏而心生怨愤:“嘿!它算出足了风头,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们像恭候贵宾似的,对它欢迎备至。它到底做出了什么功绩?只不过飘洒了两三小时!人们何不打问打问我的身世:我长期住在这里,文静、谦虚,随遇而安,彬彬有礼。但我从未听到过感谢之词。怨不得人们咒骂这个世界,的确一点也不公平合理。”俨然一副泰山的架势,就是不被人重视,因而咒骂这个世界一点也不公平合理。
一只小虫子在雨后的田野里畅游,听到了石头的这番话,觉得这石头太可气,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便打断石头的话,让其住嘴,并正言以告:“雨下得虽短,但滋润了干旱的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你在地里完全无用,十分多余。”小虫子的话说得在理,石头无言以对,只好羞愧地低下了头。
读了这个故事,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自己什么事都不做,成天就是眼巴巴地盯着别人,说三道四,哪怕鸡蛋里面挑骨头,也要找出别人的不是,以显得自己的深明大义、高风亮节。这样的人和这块石头相比,是多么地相像啊。他们对别人的指责、对社会不公的抱怨,更加暴露了自己的一无是处,让人更为厌恶。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是意义十分深刻,它告诉我们不要嫉妒别人比自己受拥戴,要多想想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只有对别人有所付出和帮助,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容不得别人的好,逢人就夸耀自己,说自己为他人做出了多少贡献,自己的功劳是无量的,只会让人反感,甚至厌恶。
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那样,我们的存在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审题时,应仔细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立意、拟题。比如,抓住石头针对时雨所发出的非议,从“审视自我”或“学会反思”的角度立意,可拟题为“公道自在人心”“人人心中有杆秤”;再如,抓住虫子反驳石头的话,从“价值”的角度进行立意,可将题目拟为“人生的价值”。此外,还可根据材料的其他内容立意,将题目拟为“别人的赞扬源自你的付出”等等。
根据立意进行选材。可以选择那些一味嫉妒别人而自己却无所事事的人的事例,说明与其抱怨不公,不如付诸行动,做出样子;可以选择那些善解人意、急人所难的人的事例,阐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的奉献中;还可以选择名人中有关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所选的名人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比如现代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感动中国人物等。
可以写记叙文,记叙自己或他人由此感悟而成为有用的人的故事,反映材料的主题。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以所给材料为由头,联系现实中的典型事例,论证“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