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出景物的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知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魅力,了解济南冬天的一些景物,明白济南冬天的特点。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济南(??? )??? 着(?? ?)落 ?发jì (??? ?)
镶(? ?)上? zhù(?? ?)蓄?? chéng(? ??)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_________(体裁),本文作者______,原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 _,_________人。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话剧____ 、_____ 等。
(2)课文紧扣济南冬天的“__ ____”这一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____ __之情。
第1课时
【活动方案】
活动1:朗读展示
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情,然后组内分工,各组员自选一段,合作朗读,最后进行班级展示。(接力读、齐读、领读等形式不拘,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活动2:初步感知济南给你留下的印象。在刚才接触全文的基础上,想想你阅读后得到的有关济南的感觉,并以“冬天的济南像 ”句式来谈谈济南给你留下的印象。(先组内交流,要求人人都说两句,然后班级展示)
活动3:整体感知,深入文本
(1)思考:
① 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 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几幅动人的图画)?
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自己动手:
这些景物能构成什么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笔将之画出来,并给图画起一个别致的名字。然后让其他的同学看着你的宇画说出其内容。
个 性
调 整
课堂随笔: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2.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
【活动方案】
活动1:研读精彩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①你最欣赏济南冬天的哪幅山景图?在你认为写得最妙的词语或者句子下面做批注。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写景层次等角度进行赏析。(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示例:“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一个“羞”字,不仅画出了雪景的“色”,与“粉色”相贴切,而且绘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
②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③背诵第三小节。(看谁背得快,准备在全班展示哦!)
(2)①济南冬天的水色又有什么特点呢?作者描绘水色的方法和写山景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从写景的顺序、抒发情感、修辞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
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活动2:济南的冬天是美的,但在老舍的笔下显特更美,现在再总结一下它究竟美在哪里。用“我以为济南冬天美在??????? 。”这样的句式说出你对它的魅力的体会。(抢答或者接力回答,不重复别人的答案)
例:我以为济南冬天美在它有温晴宜人的天气。
我以为济南冬天美在 。
活动3:能力提升
老舍先生住惯了多风的北京,并刚从多雾的伦敦回来,因而对济南的冬天的温晴感受特别深切,你初到某一个新地方,是否有一些特别的感受?请按下面的提示写一段话。
我曾经到过 。它给我最深的感受是
个 性
调 整
课堂随笔:
【反馈练习】
1.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 的特点来写。文章第1自然段先用 的写法,从自己的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图景:一是济南的山景,分别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突出其 的特点; 的山,突出其 ; ,突出其 ;二是济南冬天的水,着眼于表现其 的特点。
2.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⑴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3.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水藻( ) 贮蓄( ) 长枝( ) 澄清( )
4.第⑵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
5.第⑵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
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
由是:
7.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
8.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请
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
9.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转过山谷一瞧,呀!这回既没有狂怒的白龙,也没有散碎的珠帘。却见大龙湫(浙江雁荡山的一条瀑布)不肥不瘦,从连云嶂顶飘泻下来。悠悠忽忽,晃晃荡荡,不到几丈,就化为烟云,如轻纱,似薄雾,那么轻盈,那么柔和。……它飘飘摇摇往下坠,时而像乳白色的纱绉,时而又变为淡青色的烟雾。而从这乳白色的纱绉与淡青色的烟雾里,时时透落块块雪白的棉团,棉团又迅速向下拉长,化为许多玉色的小矛头,蛇一样往下奔窜,却又立即飘散开来,也变成乳白色的纱绉和淡青色的烟雾……,它简直完全失去了水的质感,倒像是袅袅的青烟颠倒了过来,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可又是一气呵成,柔媚中带有刚劲。
10.本文用大量的比喻手法描述瀑布的各种形态。从全文来看,“狂怒的白龙”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碎的珠帘”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11.“纱绉”与“烟雾”分别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结尾的“柔媚中带有刚劲”一句中的“柔媚”指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态;“刚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态。
13.简述对“它简直完全失去了水的质感,便像是袅袅的青烟颠倒了过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