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秋收》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季——秋收》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6-06 21: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
《四季——秋收》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音版第十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是一首器乐曲,曲名《秋收》。《秋收》原是一首陕西民歌,歌曲表现了农家在秋日的丰收季节中勤劳劳作的情景和无限欢悦的心情。歌曲仅两个乐句,一段体结构。旋律高旋低回,流畅明快。乐曲以歌曲的旋律作为A段的主题,分别用板胡和阮等弹拨乐器演奏,情绪欢快活跃。B段则将歌曲旋律加音装饰及节奏拉宽,使音乐舒展明朗,展示了人们喜获丰收的幸福欢乐的心情。这段旋律先后用竹笛,弦乐和双簧管演奏,多次出现。A段与B段虽然都取材于同一旋律,但在音乐表现的情绪上却有着鲜明的对比。
2、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不同表现形式的《秋收》,熟悉陕西民歌《秋收》的旋律和所表现的内容;并了解秋天中的大自然变化,感受出人们的生活、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
(2)、运用对比聆听、示范演唱、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在聆听中熟悉乐曲旋律,并能记忆、听辨乐曲主题与演奏乐器的音色。
(3)、聆听器乐曲《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尝试用自己身边的乐器吹奏或创编伴奏来表现乐曲。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器乐曲《秋收》的旋律和所表现的情感及内容。
教学难点: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出现顺序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提高音乐欣赏及理解能力;并尝试用竖笛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及良好的聆听习惯,能够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竖笛吹奏水平参差不齐,在器乐吹奏练习中应该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学法
教法:教师采用情景创设、示范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运用聆听对比、模仿、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设计意图
欣赏歌曲,一般从歌曲和旋律两个方面入手,对于经过改编的器乐曲,如果在熟悉改编前的歌曲的基础聆听,会使学生更快的熟悉曲调。所以,我设计让学生先聆听民歌《秋收》,留下初步印象,激起学习的兴趣。而后再进一步聆听器乐曲的时候从乐曲的情绪、旋律、演奏乐器的音色等方面深入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与理解能力。最后,再适时让学生用竖笛练习吹奏一下乐曲的主题旋律或用长音节奏来给乐曲伴奏,让学生感受到器乐的乐趣,音乐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
五、说预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希望学生都能聆听记忆乐曲《秋收》的主题旋律,听辨出演奏乐曲的各种乐器;并能用竖笛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以求全员参与。
六、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欣赏有关四季的儿童画,提问导入,引入学习内容;
2、聆听民歌版本《秋收》,感受歌曲醉人的魅力,引出器乐曲《秋收》;
(三)、聆听器乐曲《秋收》,分析乐曲内容;
(四)、拓展练习
1、布置任务:用竖笛吹奏主题B的旋律,教师出示C调曲谱;
2、复习指法;
3、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评价、提问;
(你觉得有什么困难吗?我们一起解决)
4、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5、表现、评价;
(五)、总结、评价;
(六)、下课。
七、说板书设计
秋收(器乐曲)
A(板胡)——A(阮)——B(竹笛)——B(弦乐)——A(板胡)——A(阮)——B(双簧管)——B(弦乐)——A(板胡)——A(竹笛、板胡、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