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四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口头翻译或复述四则神话故事。
2.能理解神话中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对神话的起源和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鉴赏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读准神话故事中的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读出节奏;能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2.能准确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能翻译文中的语句。
3.能口头翻译或复述四则神话故事。
4.能理解神话中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
5.能体会神话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山海经 >>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二、文学知识
1,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传说。课文选择的四则古代神话故事,体现了早期人类在与大自然抗争中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如毫不气馁、积极奋发的进取精神,与自然抗争的执著精神等。
2,《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神话集。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
神话的主要分类
(1)、创世神话 《艺文类聚》中“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洪水神话 讲《山海经》中“鲧禹治水”的故事(扩展到有关“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娶涂山氏”等禹的故事)。
、战争神话 《山海经》中“黄帝擒蚩尤”的故事。
、发明创造神话 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羿
、英雄神话 《山海经》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淮南子》中“后羿射日”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
1.朗读四则神话
2.疏通课文,将四则神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合作探究
朗读《刑天舞干戚》回答有关问题
1. 请口头翻译短文。
2. 谈谈你对刑天这一形象的认识。
朗读《女娲补天》回答有关问题
1. 结合动画片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 谈谈你对女娲这一形象的理解。
朗读《鲧禹治水》回答有关问题
1.请说出下列生字读音及意思。
(1)堙
(2)溟涬
(3)瀍
(4)沟洫
请小组商议进行诵读设计,以分工诵读方式朗诵全文。
你觉得这则神话蕴含着什么道 理?
朗读《羿射十日》回答有关问题
1.请说出下列生字读音。
猰貐
封豨
缴
2.翻译短文。
3.请用一句话概括后羿其人。
拓展延伸
谈谈中国古代神话四则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学者评说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而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作不懈的努力。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就反映了这种思想,这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有显著的不同。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女娲、后羿等。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南山经》),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再如春神句芒的到来,“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的希望。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本质上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由此而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雄。前者如精卫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着难以征服的自然,作顽强的拼搏。
学者评说
“各民族的神话是各民族在上古时代的生活和思想的产物。神话所述者,是神们的行事,但是这些神们不是凭空跳出来的,而是原始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之必然的产物。”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的原始信仰与生活状况的反映。”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
六.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你心目中的英雄故事。
2.尝试根据后羿的故事写作一个动画短片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