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案
一、复习《史记》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中谈到写书目的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那么它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史书?
2. 关于史记的篇章分类,谁能介绍一下?
3. 它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很高,鲁迅先生给予他什么评价?
秉笔风范,千载永传;史家绝唱,万古流芳。我们再看看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是怎么评价的 “他以自己残破的生命,换来了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他以自己难言的委屈,换来了千万民众宏伟的记忆;他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了华夏文化无比的尊严。”
二、言归正传
1.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
《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
《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
《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
《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
《易》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
《春秋》是用来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的。”
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史学巨著其实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教会我们生活和生存的道理。
太史公说:“世上的道理广阔无垠,难道不伟大么!谈笑之际能巧妙地合于正道,也是能排解不少纷扰的。
2. 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我们刚刚学过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还有一篇叫《滑稽列传》
《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他们出身虽然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
褚先生曰:臣幸得以经术为郎①,而好读外家传语②。窃不逊让③,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④。可以览观扬意⑤,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⑥,以游心骇耳⑦,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
①以经术为郎:因通晓经术得为郎官。经术,犹经学。②外家传语:当时以六艺为正经,其他一切史传杂说都被称为“外家传语”。③窃:谦词。逊让:谦逊退让。④左方:即下首或后边。古人写字为文均为竖行,由右向左,故云。⑤览观扬意:看了可以扩大些见闻。⑥好事者:喜好多事的人。⑦游心骇耳:舒畅心怀,耸动听闻。
至于褚少孙先生增补进去的文字,历来方家学者褒贬不一,大多以为较之太史公,显得“蔓弱”。不过,也应指出,篇中西门豹治邺县的巫婆官绅骗钱害人一段,叙来有条不紊,栩栩如生,历历如画,它在众多读者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3.点译个别字词,通译全文。
4.学生概括西门豹的形象特点。
5.西门豹是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人。 改革破冰攻坚,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如果说《西门豹治邺》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智者形象的话,那么,这一形象之所以塑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又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巧妙的构思与富于戏剧性的表现。
据褚少孙在《史记·滑稽列传》中的自述,他平生“好读外家传语”。所谓“外家传语”,是指六经以外的史传、杂说。可见他治学不主一家,旁求博采,所见必多,这正是他能够写出并写好《西门豹治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以民为本,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三、守正创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1.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天干地支……
我们以诗歌为例,看看悠远的节日风俗。
元日 青玉案 元夕 寒食 鹊桥仙 水调歌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习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对于草菅人命的习俗,西门豹大刀阔斧,惩治贪官巫祝。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也要有慧眼和慧心。刚刚体会到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春雨贵如油啊。
4.在生活中品味幸福和快乐,是我们的自由和权力。传承优秀文化我们责无旁贷,做一个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学子,而不是把未来寄托在神明身上。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
5.在传承文明这条路上任重道远。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6.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着眼将来
四、寄语和作业
三年之后,希望你们也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课后作业《滑稽列传》节选 淳于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