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共17张PPT)《姑苏菜艺(陆文夫)》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共17张PPT)《姑苏菜艺(陆文夫)》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9 19: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姑苏菜艺
陆文夫
民俗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可以囊括人类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劳动成果,既包含着物质的部分,也包含着非物质的部分。拿“食”这一方面来说,吃什么,怎么吃,这里也大有学问和讲究,它们就构成了所谓的饮食文化。
《姑苏菜艺》以苏州菜为观照焦点,抓住苏州菜的特点和烹饪艺术,展示出苏州传统饮食文化独具匠心的某些方面。
学习目标
1、了解苏州菜艺的特点,把握苏州菜艺与
苏州人性格的关系。 (重点)
2、探究传统饮食文化怎么适应社会的发展。
(难点)
3、通过感受苏州菜和家乡菜的特色,唤起
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热爱,增强自信
心和自豪感。
苏菜
珍珠糯米丸子
盐水鸭
酱方
松鼠鳜鱼
西瓜鸡
三套鸭
苏州糕点
白什盘
清炒虾仁
蟹粉豆腐
葱油萝卜丝
桂花糯米藕
陆文夫 (1928---2005),江苏泰兴人,当代著名作家、美食家。
在50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小说《美食家》曾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问题一: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全文表达了几层意思?
文章可分为 三 个层次。
第一层,开门见山地指出苏州菜的好,引领下文。
第二层,介绍苏州菜的三大特点。
第三层,关注苏州菜的将来。
其中,第二层是文章的重点,传递的信息较为密集,表达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概括要点如下:
问题二:
研读苏州菜的三大特点,并说说其形成和具体表现:
苏州菜艺是如何集中体现苏州文化和苏州人性格的?
[总写]苏州菜的三大特点:精细、新鲜、品种随着节令的变化而改变
(侧 重点不同)
详写精细,略写新鲜、变化
苏州的天、地、人决定的
(整体因素)
形成:
[详写]苏州菜的精细与苏州人性格温和,不急不火,做事精细的特点分不开。
研讨分析:苏州菜艺是如何集中体现苏州文化和苏州人性格的?
具体表现:
鸡丝嵌绿豆芽(精细)
徐珂的“清稗(bai)类钞.饮食类三”中曾记载:“镂豆芽菜使空,以鸡丝、火腿满塞之,嘉庆时较盛行。”
[略写]苏州菜的“新鲜”、“变化”   
苏州人对新鲜食物嗜之若命 ,但是,这一特点的现实命运---受到采购、贮运和冷藏的威胁。
苏州人对四时八节的时令菜的喜爱。
(继承传统、发展创新)
小组讨论,深入探究
问题三:在工业文明的猛烈攻势下,传统的苏州菜艺,将何去何从?
拓展延伸:说说家乡的特色菜
陇中名菜
“ 羊十道”
家乡特色菜“羊十道”
家乡特色菜“羊十道”
家乡特色菜“羊十道”
家乡特色菜“羊十道”
家乡特色菜“羊十道”
作业:写一篇调查小报告
对家乡的特色菜“ 羊十道”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关注原料产地,还要关注做法和风味等。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苏州菜和家乡名菜“羊十道”的不同风格,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能够运用各自的聪明才智,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那么,只要我们用心、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民族的饮食文化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