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红与白(金克剑)》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红与白(金克剑)》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9 19: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红与白
金克剑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家独特的婚丧习俗——哭嫁和跳丧
2、通过比较古今的婚俗演变形成自己的
思考与审美
3、尊重与理解异族文化,“传承文化,我亦有责” 。
研读课文
1、土家的哭嫁歌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内容:哭父母、哭哥嫂、哭姊妹、哭骂媒人、
哭开脸、哭上头、哭辞祖宗、哭上轿……
特点:(1)时间长短不一
(2)多即兴而作,也有固定歌词
(3)节奏因句式而变,曲调因地而异
(4)向以“嗡”“蛮”“啊呀呀”
“了了呐”为衬字
2、哭嫁歌有什么具体作用?
(1)追忆父母情
(2)感谢养育恩
(3)诉说别离苦
(4)宣泄心中忿
(5)托兄嫂照护父母
(6)教女儿处事做人
(7)诙谐娱乐
(8)祈福
研读课文
3、推断哭嫁的由来
(1)“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独立生活的开始
(2)抢婚的痛苦
(3)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
(4)封建土司的“初夜权”
……
研读课文
4、 “跳丧” 包含哪些程序?
研读课文
(1)绕棺歌舞
(2)队形歌舞
(3)过“奈何桥”
(4)唱丧歌“伴亡”
(5)“送亡人”
研读课文
5、 跳丧舞的歌词内容 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内容:(1)叙事长诗(2)神话故事
(3)民间传说(4)历史演义等
作用:(1)让后辈追忆先人、体验艰辛、
歌颂功勋、赞美伟业……
(2)娱神,送亡人上天堂
(3)充满人世哲理,引人深思
(4)劝人行孝行善,净化心灵
(5)慰生者,冲淡死别的痛苦
5、思考讨论“跳丧” 的文化含义。
研读课文
这就是土家人,即使面对死亡也要笑,也要歌之舞之,让亡灵在快乐中飞升,悼念在歌舞中飘溢,离别在超脱中激荡。撒尔嗬是笑对生死的歌舞,土家族是笑对生死的民族。
审美与思考
“热热闹闹陪亡者,欢欢喜喜办丧事”
审美与思考
“热热闹闹陪亡者,欢欢喜喜办丧事”
审美与思考
“热热闹闹陪亡者,欢欢喜喜办丧事”
审美与思考
“热热闹闹陪亡者,欢欢喜喜办丧事”
审美与思考
“热热闹闹陪亡者,欢欢喜喜办丧事”
“热热闹闹陪亡者,欢欢喜喜办丧事”
审美与思考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哭哭啼啼办喜事,哀哀戚戚送嫁娘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古代社会)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民国)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民国)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抗战)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建国初)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建国初)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建国初集体婚礼)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文革)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改革开放后)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80年代集体婚礼)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今日集体婚礼)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21世纪婚礼)
审美与思考
婚俗演变
假想一下你的婚礼
审美与思考
文化传承,我亦有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