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虎丘记(袁宏道)》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虎丘记(袁宏道)》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9 19: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作者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著有《袁中郎全集》。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性灵”为“个性”、“真情”)
初步感知
同传统的山水游记相比,本文有哪些“不拘格套”的地方?
初步感知
取景不在景物,而在游人,在“我”游虎丘的感受;
不是对某一次游览情景的再现,而是综合了多次游览的观感,集中描写了印象最深的场景;
场景细品
作者是如何描绘游人纵游虎丘的盛况的?
场景细品
盛况总述—中秋尤胜
游客之多 歌会之隆 酒宴之盛
长镜头—摇镜头----远镜头
动静 比喻 夸张
场景细品
与《虎丘中秋夜》对应的部分相比较,体会各自的妙处。
场景细品
作者是如何描写中秋月夜竞歌场景的?
场景细品
时间不断推移
景象意境逐渐变化
人员不断减少
审美情思逐渐深入
斗歌场面,歌者由多到少;歌声由粗到精;对虎丘中秋月夜的描写,由极喧闹渐入极静寂;作者的感情也由极热烈到极凄凉;文章的基调和风格也由欢快明朗到幽深凄杳。
场景细品
与《虎丘中秋夜》对应的部分相比较,体会各自的妙处。
情感深探
全文寄予了作者哪些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情感深探
钟情自然
鄙夷官禄
与民同乐
写作借鉴
根据学习本课之所得,试着从选材、技法等方面加以借鉴,写一则游记散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