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乐府
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汉代人把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
明日歌
(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歌谣六首
中国民俗文化
壹
了解并积累歌谣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
贰
领略歌谣的魅力,体会歌谣中所蕴涵的浓郁生活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
三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
教学目标
歌谣
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合称。歌唱的叫“歌”,吟诵的叫“谣”。
由民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反映民众生活,表达民众思想情感和愿望的诗歌形式。
篇幅短小、具有独特的韵律、节奏、章法,是可以歌唱和吟咏的韵文作品。
广义:包括史诗、长诗和所有的短歌。
狭义:指短小的民歌、民谣、童谣等。
按题材大致分为七大类: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儿歌、历史传说歌。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 诗经 魏风 园有桃》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毛诗》
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
——《 韩诗章句》
赏析六首歌谣
三
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贰
分别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壹
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歌谣?各写了什么内容?
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儿歌、历史传说歌
生活歌
上邪——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女子形象
西洲曲——感情炽烈、痴情的女子形象
长干曲——大胆倔强、不畏风浪的弄潮女子形象
菩萨蛮——对爱情忠贞热烈的女子形象
情歌
击壤歌——自在安闲、勤劳知足的百姓形象
凤阳花鼓——流离失所、逃荒卖艺的花鼓艺人形象
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故乡,是我们民族的根。
壹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血脉相成的财富。
贰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力量的源泉。
三
传统文化更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肆
南唐·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五代·佚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南唐·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