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裁缝 箱子 夸奖 歪头 承认 夹袄 短袖 衬衫 负责 泄气 手艺 橱子 修改 香蕉 嚷嚷 一溜烟 圆筒 古董
婆婆 脊背 盗贼 莫非 颠倒 胶水
读一读
旋转 纵身 枣核 妻子 爹妈 扶犁 折腾 困难 牲畜 官府 涨红 咳嗽
呕吐 唠叨 谚语 嘀咕 谣言
人山人海 密密麻麻 方方正正 各式各样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善罢甘休 哈哈大笑 大摇大摆
读一读
性子 布料 交货 笑话 大方 夸奖 道理 实在 提前 服务 衬衫 负责 名声 手艺 感动 卷发 争取 夹袄
缝 fèng (夹缝) 夹 jiá(夹袄)
féng (裁缝) jiā(夹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复述故事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冬棉袄 做上能穿
第二天 秋夹袄 没说的
第三天 夏短袖 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 春长袖 没裁料
课文学习
方帽子
圆帽子
《方帽子店》
又奇怪又不舒服
又舒服又漂亮
复述故事我最棒
根据示意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 ),从来没有做过( ),方帽子戴着又( )又( )。小孩子们不喜欢( ),喜欢( ),戴着又( )又(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开了一家卖( )的帽子商店,顾客最后都进了( )。那些不舒服的( ),慢慢地成为( )。
《方帽子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方帽子店》这一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道理。
漏
多音字
嚷
rāng 嚷嚷
rǎng 吵嚷 叫嚷
溜
liù 水溜 一溜烟
liū 酸溜溜 溜达
枣核是一个( )的孩子。
枣核
勤劳能干、机智勇敢
《枣核》是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
漏
多音字
折
zhé 折纸
zhē 折腾
涨
zhǎng 水涨船高
zhàng 涨红
shé 折本
里屋 莫非 厉害 发抖 松手 跟前 甘心 漏雨
喂食 胖驴 盗贼 野狼 拥抱 打架 胶水 粘住 偏爱
漏
默读课文,思考:
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怕( );老虎和贼认为“漏”是( ),所以在文中要用引号引起来。
1.
老爷爷和老婆婆养了一头( ),老虎嘴馋,贼手痒,都惦记着。当他们准备偷的时候,却听老婆婆说怕( )。他们听见后赶紧( ),一直跑到了( )。虎蹭贼,贼上树。后来,虎和贼又在( )相遇,滚下山坡。驴圈里,( )在吃草,老婆婆的屋顶( )了。
2.
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后示意图,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虎蹭贼,贼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贼和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老爷爷老婆婆再说“漏”。
复述故事
《漏》这一则故事告诉我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漏
引述句改成转述句的方法:
①先理解:要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准确转述。
②改人称:句中第一人称“我”或“我们”以及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
③去语气:语气词要去掉。
④改标点:将句子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删掉双引号。
词句段运用
①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②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婆婆说,管他狼,管他虎,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词句段运用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日积月累
在人间四月里,百
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
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
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
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
转到这里来。
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