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07 08:5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4张PPT。(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一、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成立—巩固—开拓—确立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 1953—1956年我国开展了哪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温故知新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经济上的探索)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1956-1966)重要成果:中共八大严重失误: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背景: 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国情走自己的道路,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
地点:
内容:
地位:
意义:1956.9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2、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如果下面的历史是按中共八大所探索的道路走将会怎样? 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左倾 1957年11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受其影响,定下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背景: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想一想: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什么的愿望?议一议:总路线存在着什么缺点?说一说:总路线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是什么?观察下列漫画,思考:1.这组漫画和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事件?
“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赶超英国!” “以钢为纲!” 年产1070万吨钢!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
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全民大炼钢铁“忽如一夜春风至 土炉如笋冒出来”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农业: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现在普通水稻单产一般产亩六百多斤,杂交水稻亩产才900公斤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大跃进表现:1、工业方面:全民大炼钢铁
2、农业方面:农作物产量过度浮夸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2.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原因: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急于求成。危害: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我国在实行“大跃进”运动的同时,在农村还进行了一场什么运动?1、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严重失误表现: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
典型表现: “一大二公”
(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农村经济水平普遍低下,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村生产力严重下降。材料:1958年~1961年的粮食生产状况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1、大跃进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又急于求成 全国工农业产量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后果:原因:调整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教训:自学探究: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怎么进行调整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国民经济的调整(1)1961年初(2)1962年1月(3)1962年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七千人会议经济开始复苏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作用?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人民公社化运动归纳总结仍然向前迈进1.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和挫折,以下有关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了象“大跃进”这样的左倾错误
B.工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C.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D.出现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C2.下图所反映的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出现的 现象。 A.浮夸风
B.共产风
C.高指标
D.瞎指挥A3.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的报告是毛泽东的(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为人民服务》3.中共八大会议上提出的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4.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八届 二次会议,通过了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第二个五年计划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新时期总路线C5.有一场运动的发动反映了曾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但它却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场运动是指 A.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生产运动
D.延安整风运动B6.看右图(“大跃进”时期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你认为这是典型的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C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是 A.1956年 B.1949年 C.1958年 D.1954年A8.八大提出当前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
D.抗美援朝B9.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①调整 ②巩固 ③充实
④提高 ⑤改革 ⑥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A10.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因为: A.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作出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 B11.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发展
C.经济建设速度一定要慢         
D.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一定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D12.新华社记者黄义杰本报记者骆正元  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城管大队已收的一亩零七厘五中稻田,获得亩产十三万零四百三十四斤十两四钱的惊人纪录。根据所学知识,你一定知道它是  时期的产物。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大跃进     
D.改革开放 C13.1960年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油料跌落到建国时的水平,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灾害                   
B. 苏联逼债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没有良种,粮食产量不高 C19.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不包括: A.调整充实     
B.瞎指挥     
C.高指标     
D.共产风 20.阅读材料 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请回答: (1)这是什么会议作出的论断?你认为它对当时的矛盾分析符合实际情况吗?
(2)会议作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后来出现哪些偏差?答案(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符合,它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2)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1966年,又发动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1.阅读材料 材料一:一大二公,三面红旗飘,高产全靠大胆,
赶超英美若等闲,万众一心,十级东风
催,想到必定做到,建设天堂 看今朝。 材料二:大跃进大好形势,大干大发财,大家发财。
高指标高山低头,高产高分配,高级分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面红旗”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写对联的人有什么样的愿望?这种愿望实现没有?为什么?答案(1)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 (2)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3)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普遍愿望;没有;因为它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2.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这一成果在以后的建设中没有得到发扬光大?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重大成果,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提出许多正确的路线和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略了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①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在此“路线”指引下,我国发起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标志是什么?
③材料中所说的“缺点”给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④举出三条这一时期“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言论。答案①主要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我国全国范围发起了大跃进运动;标志:盲目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并且掀起全民大煤钢铁的群众性运动。③我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④ “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大多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动”等等。1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A B
请回答:①图A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什么群众运动?
②图B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其特点是什么?
③你能分析出造成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吗?
反映了我国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大跃进”高潮中办起人民公社,其特点是“一大二公”对国情认识 不足、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④通过合作学习,谈谈图A、B 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图片A所反映的现象全国普遍存在。土法炼钢质量差、浪费大,污染环境,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
图片B所反映 “人民公社”化运动,忽略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发展规律。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大锅饭”盛行,很多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粮食浪费。答案①反映了我国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②反映了“大跃进”高潮中办起人民公社,其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把原先的几个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合作社财产及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甚至房屋等,都由人民公社统一调用,统一安排,统一分配。
③对国情认识 不足、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④图片A所反映的现象全国普遍存在。土法炼钢质量差、浪费大,由于炼钢需要燃料,对煤的需求量大增,全国出现了很多小煤窑,污染环境,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农村大面积的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图片B所反映 “人民公社”化运动,忽略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发展规律。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破坏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大锅饭”盛行,很多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左”的思想在人们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粮食浪费。15、比一比
1953—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6%
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0.6%
1963—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7%
比较以上数据,并分析:
1.1953-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6%,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高的增长率?
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
2.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0.6%,如此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3.1963-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加快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961年以来,党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