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高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新高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9 20:55:46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2年06月28日10:30—11:45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关于分子力,下列对自然中的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相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 拉长一根橡皮筋,能感觉到橡皮筋的张力,这个现象说明相邻分子间只有引力
C 给篮球打气感觉比较费力,因为压缩气体时相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空中的小雨滴一般呈球形,主要是因为表面张力使水分子聚集成球体
2 关于封闭在容器中的理想气体的压强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气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受到重力作用产生的
B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
C 气体分子密集程度增大,气体压强一定增大
D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压强一定增大
3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圆孔衍射实验,在屏上得到的衍射图样如图乙所示,实验发现,光绕
过孔的边缘,传播到了相当大的范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说明了光不沿直线传播且具有粒子性
B 用不同波长的光做实验,衍射图样完全相同
C 若只将圆孔变小,则中央亮斑和亮纹的亮度反
而变大
D 若只将圆孔变小,则屏上得到的衍射图样的范围将会变大
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 第 1页(共6页)
4 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a 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每吸收一份光子能量E1,就失去一
个初动能为E2 的光电子,下列选项中,h 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则叶绿素a 吸收光的
波长为(  )
hc hc hc h
A E1-E    B E    C E    D 2 2 1 E1-E2
5 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随着科技的进步,所有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真的发生
B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可逆的
C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而转化成机械能
D 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可逆的
6 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成a、b 两部分 已知a 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
内为真空 抽开隔板K 后,a 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  )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 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 单位时间内和容器壁碰撞的分子数目不变
7 封闭在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B,C,D,再回到状态A,其体积V 与热力
学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O,A,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C 垂直于T 轴.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B 由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 由状态D 变化到状态A 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D A 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比D 状态时少
8 2021年1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
地量子秘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关于量子和量
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尔提出轨道量子化和能级,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B 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的概念
C 量子论中的量子,实际上就是指“微观粒子”
D 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9 某实验小组做光电效应的实验,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已知电子电荷量大小为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入射光频率 遏止电压 饱和电流
γ U1 I1
3γ U2 I2
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 第 2页(共6页)
A 一定有U2=3U1
B 一定有I2=3I1
e(U -U )
C 可以推测普朗克常量h= 2 12γ
e(U -3U )
D 可以推测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 2 12
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两个不同过程,分别由压强-体积(p-V)图上的两条曲线Ⅰ
和Ⅱ表示,如图所示,曲线均为反比例函数曲线的一部分.a、b为曲线Ⅰ上的两点,气体
在状态a 和b的压强分别pa、pb,温度分别为Ta、Tb.c、d 为
曲线Ⅱ上的两点,气体在状态c和d 的压强分别pc、pd,温度
分别为Tc、Td.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T 1 T 1
A aT = B
a
b 3 T =c 2
pa 3 pd 1C =2 D =pd pb 2
11 为了解决光信号长距离传输中的衰减问题,常常在光纤中掺入铒元素 如图所示是铒离
子的能级示意图,标识为 4I13/2的铒离子处在亚稳态,不会立即向下跃迁:如果用光子能
量约为2.03×10-19J的激光把处于基态能级 4I15/2的铒离子激发到 4I11/2能级,再通过
“无辐射跃迁”跃迁到能级 4I13/2,从而使该能级积聚的离子数远超过处于基态的离子数.
当光纤中传输某波长的光波时,能使处在亚稳态能级的离子向基态跃迁,产生大量能量
约为1.28×10-19J的光子,于是输出的光便大大加强了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这种光纤传输任何频率的光信号衰减都能得到有效补偿
B 无辐射跃迁中一个铒离子放出的能量约为7.50×10-20J
C 处在 4I11/2能级的铒离子即向下跃迁能产生4种频率的光子
D 上述情景发生时,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波长约为1.55μm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空格2分,共14分)
12 (6分)如图甲所示,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操作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中间某一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逐一连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 第 3页(共6页)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
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 1④ VG 图线,如图乙所示.
p
(1)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 封闭气体的注射器密封良好
C 必须弄清所封闭气体的质量 D 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
(2)理论上由

VG 图线分析可知:如果该图线  ,就说明气体的
p
体积跟压强的倒数成正比,即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3)若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图乙中V0 代表  .
13 (8分)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d=0.4mm,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
l=0.5m,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
纹.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   .
A 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 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 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 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则:
①分划板在图中A 位置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为xA =11.1mm,在B 位置时游标卡尺读
数为xB=15.6mm,相邻两条纹间距△x=   mm;
②该单色光的波长λ=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3所示.则在这
种情况下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x 时,测量值   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 第 4页(共6页)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 14题12分,15题14分,16题1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
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
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12分)轿车中的安全气囊能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轿车在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
叠氮化钠(亦称“三氮化钠”,化学式 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而充入气囊
若充入氮气后安全气囊的容积V=56L,气囊中氮气的密度ρ=1.25kg/m3,已知氮气的
摩尔质量M=2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mol-1,请估算:(结果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
(1)一个氮气分子的质量m 为多少千克;
(2)气囊中氮气分子的总个数N;
(3)用立方体模型估算气囊中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r.
15 (14分)将热杯盖扣在水平橡胶垫上,杯盖与橡胶垫之间的密封气体被加热而温度升高,
有时会发生杯盖被顶起的现象.如图所示,已知杯盖的横截面积为S,杯盖的质量为m;
假设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0,压强为大气压强p0.当封闭气体温度上升至T1
时,且T1=2T0,杯盖恰好被整体顶起,放出少许气体后又落回桌面,其内部气体压强立
刻减为p0,温度仍为T1,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内部气体温度恢复到T0.整个过程中封闭
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大气压强p0;
(2)当温度恢复到T0 时,竖直向上提起杯盖所需的最小力.
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 第 5页(共6页)
16 (16分)如图所示,一高 H=20cm 的绝热汽缸的侧壁靠近底部安装有能通电加热的一段
很短的电阻丝.开始时汽缸竖直放置,用一个质量为m、横截面面积S=10cm2 的绝热
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此时活塞与汽缸底部的
距离h=5cm,气体温度为27℃.现将汽缸绕右下角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使缸体
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此过程中活塞向缸口移动了x=4cm,缸内气体温度降为-3℃.待
系统稳定后给电阻丝通电对气体缓慢加热,气体吸热7J时内能增加4J.已知外界大气
压强p0=1.0×105Pa,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T=t+273K.求:
(1)活塞的质量.
(2)加热后气体的摄氏温度.
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 第 6页(共6页)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考试
高二期末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B D C C B C AD CD BC BD
12.(1)AB (2)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3) 传感器与注射器间气体的体积
13. B 0.75 6.0x10-7 大于
14.(12 分)
M
(1)由m (2 分)
N
A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m=4.7x10-26kg (2 分)
(2)取 1mol 气体,其质量 m1=ρV (1 分)
m
N 1 (1 分)
m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N=1.5x1024 个 (2 分)
(3)由 Nxr3=V (2 分)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r=3.3x10-9m (2 分)
15.(14 分)
p0 p1
(1)以开始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由查理定律得 = (2分)
T0 T1
已知 T1=2T0 (2分)
杯盖恰好被顶起 p1S=p0S+mg (2分)
mg
联立解得大气压强 p (2分)
0
s
(2)杯盖被顶起放出少许气体后,以杯盖内的剩余气体为研究对象。
p0 p2
由查理定律得 = (2分)
T1 T0
设提起杯盖所需的最小力为 F,由平衡条件得 F+p2S=p0S+mg (2分)
3mg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得 F 。 (2 分)
2
16. (16 分)
(1)汽缸竖直放置时,对缸内气体有
mg
p1=p0+ ,V1=Sh,T1=300 K (3分) S
汽缸水平放置时,对缸内气体有
p2=p0,V2=S(h+x),T2=270 K (3分)
p1V1 p2V2
汽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 (1分)
T1 T2
解得:m=10 kg (1分)
(2)加热过程中气体发生等压膨胀,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W=Q-ΔU=3 J (1 分)
设加热时活塞移动的距离为 y,则有 W=p0Sy (1分)
解得 y=3 cm (1分)
加热结束时,对缸内气体有
p3=p0,V3=S(h+x+y),T3=t3+273 K (3分)
p1V1 p3V3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 (1分)
T1 T3
解得加热后气体的温度 t3=87 ℃。 (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