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29 18:4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选自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是一首无伴奏的三重唱歌曲,是典型的非洲音乐,具有典型的非洲鼓点的节奏特点,这首歌曲他原是一首中非的民间歌谣,没有很多的歌词,而且旋律和节奏也是十分的简单,特殊音符只有休止符号,并没有其它过多的节奏类型,而且歌词也只有“嗨呀,嗨呀,”一类的衬词,歌曲的主要思想内饰是,表达了一种思念的感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的第一部分,并且能完整的进行三声部的演唱。 欣赏《鼓乐》,体验非洲鼓乐的多声部节奏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可以拍打出非洲音乐的多声部节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本堂课的歌曲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思乡爱国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的同学,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更加具有好奇心,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想象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强,这个时期的学生以逻辑思维为主,创新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评价水平也逐步提高了。音高掌握也基本到位,但是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在这一个阶段里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阶段,所以在课堂当中不适合强度大,难度高的训练,而且学生的表现欲望也比较强,但是有时候又胆怯,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
重点:通过学习歌曲,能够自然、流畅,并且有表情的演唱好歌曲。 同学之间可以默契的配合拍打多声部节奏。
难点:通过聆听、学唱,在学习歌曲时,掌握好歌曲的音阶关系,以及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
五、教具:
非洲手鼓、铃铛,双响筒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要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
播放器播放歌曲《小宝贝》 教师利用非洲手鼓拍打歌曲《小宝贝》边打鼓边唱歌曲。
师: 好听吗?
生: 好听
师: 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
师: 这首歌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大家都很喜欢,那你们知道,这首歌曲为什么这么流行吗? 学生回答
师: 因为这首歌运用了一样乐器为它伴奏,也就是老师刚才用的这个乐器,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敲一敲非洲手鼓啊? 学生:想
教师用课件出示歌曲《小宝贝》的节奏。教学生拍打。
6 /4 ○× ○○ × ○ ×× ○× ║
咚哒 咚咚 哒 咚 哒哒 咚哒
跟音乐师生一起拍打小宝贝的节奏
师:同学们打的特别好,那么说到非洲鼓,就让我们想到了非洲,说一说你对非洲有怎样的了解! 学生回答
师: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面积和人口仅次于亚洲,非洲离我们非常遥远,它有着炎热的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气候,非洲不仅有宽阔的地域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繁多的野生动物,更有着神秘而悠久的音乐文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非洲,去探索非洲的音乐!
(二)、感受欣赏:
1、
师:聆听《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认真聆听歌曲中的歌词,看看有哪些歌词,想想歌曲中的歌词表达一种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师:全曲没有语义性歌词,只有“嗨呀,嗨呀”一类的衬词。表达了一种相互呼唤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师:再次 欣赏。这一遍让我们利用老师刚才教你们的小宝贝的节奏来为歌曲《阿伊亚》伴奏。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边唱歌曲边打节奏。
2、师:我们刚刚体验了非洲民歌的演唱特色,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音乐在非洲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非洲乐器: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这里有三个非洲乐器,请你将乐器和它相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找学生上黑板做题)
出示非洲乐器的幻灯片,利用白板做连线题 (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介绍非洲乐器:
木琴(马林巴):一种带旋律的打击乐器,用木槌敲打琴板发音,音域宽广,音色清脆。
拇指钢琴 :发生体部分就是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有弹性金属条,下面则是木或葫芦瓜制成的共鸣箱。
非洲鼓:非洲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非洲鼓种类繁多,有十几种鼓型,大如水缸小如茶杯。鼓皮多用各种兽皮制成。(幻灯片播放非洲鼓)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非洲鼓,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非洲的鼓乐。
3、欣赏《鼓乐》 聆听《鼓乐》
师:这是一首加纳共和国阿萨蒂部落的一段鼓乐。这段鼓乐从A开始,各种乐器按顺时针方向逐一加入,直到F。这种节奏叫做“跨节奏”
介绍“跨节奏”
师:“跨节奏”是一群人在演奏,每个人的演奏与别人是不同的,各个演奏声部又都在同一周期里独立地反复演奏,形成非常复杂、彼此错落的节奏合奏,因此被称之为“跨节奏”。
4、打节奏:
模仿非洲人演奏鼓乐的方式,分成三组,A、B、C的顺序逐一进入,感受体验其节奏特点及风格特征。
A: 4 /4 ××× ××× ××× ×× | ××× ××× ××× ××: ║ × ○ ○ ○ ║鼓1
B: 4 /4 ○ ○× ○× ○× |○ ○× ○× ○× : ║
× ○ ○ ○║铃
C: 4 /4 ××× ×○ ○ ○|××× ×○ ○ ○ : ║× ○ ○ ○: ║
× ○ ○ ○ ║鼓2
根据跨节奏的节奏特点把学生分成三小组拍打三条多声部节奏,默契配合。感受跨节奏特点。
(三)拓展延伸 :
师:非洲黑人舞蹈及音乐对世界音乐,特别是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咱们就来观看一段非洲的舞蹈视频。(多媒体播放非洲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视频中的舞蹈)
教师教学生舞蹈动作,学生跟做。
师:非洲有很多的节日,有撒哈拉联欢节、赛马节、摔跤节、捕鱼节等等,今天啊正好是非洲的捕鱼节,就让我们也来当一次非洲人,跟非洲人一起唱歌,跳舞,打鼓,和非洲人一起过捕鱼节!
多媒体播放歌曲《阿伊亚》学生分组,演唱组,打鼓组,跳舞组进行展示。
(四)总结非洲音乐的特征:
师: 非洲音乐的节奏强烈奔放,复杂多变。有时,甚至具有语义性,成为一些部落用以传递信息的鼓语。因此,可以认为非洲的节奏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文化的重大贡献。今天也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当了一回非洲人,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爱上非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