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名篇名句默写
一、情景默写
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
”,就是对他们
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
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
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2.(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葵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
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3.(2022全国新高考1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
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4.(2022北京西城.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古人创作时,常常借鉴前人妙语,写出自家新意。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谢跳的“余霞散
成绮,澄江静如练”,写出了“
”,景象开阔高远。曹操引用《诗经》中的
悠悠我心”,表达对英才的渴慕。魏征借用《荀子》中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阐明了“载
舟覆舟,
”的治国道理。韩愈取意《论语》,在《师说》中用“三人行,
”来强调从
师学道的普遍性。杜牧《阿房宫赋》的起句“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出”,仿效了陆参“千城
绝,长城列。秦民竭,秦君灭的句法,短促有力。张孝祥在苏轼“扣舷而歌之“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
何夕”等诗文的影响下,以“
”,抒发了自己的满腔豪情。
5.(2022四川六市.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在《无题》中写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的诗句是“
”。
(2)与荀子《劝学》中“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相反,《爱莲说》中赞美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3)《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灭亡之因时说,若六国当年能善待人民,“
”;如果秦人能善待六
国之人,“”,又怎么会灭亡呢?
6.(2022河南郑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
”一句写出了常年漂泊异乡的悲苦,又用“
”一句展现了自
己备尝艰辛的人生。
(2)苏轼《赤壁赋》中,主客对话结束,二人再次畅饮,其后用“
”表现了他们的
率性洒脱之风。
(3)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7.(2022河北保定市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谈到自己当年从师学习的时候,在寒冬的烈风大雪中步行,以至于
”:面对服饰华美若神人的同窗们,自己则穿着“
”,毫不羡慕。
(2)在《离骚》中,屈原对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世风痛心疾首,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叹息不已,但他
依然表示“
”,体现出自己信念之坚定。
(3)羌笛是古代西部羌族使用的一种乐器,常在边塞诗中出现,具有寂寞、悲凉的象征意蕴,如
”。
8.(2022江苏南京市、盐城市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读书人应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