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湘版高中音乐教材 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劳动号子跟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和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不仅会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还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
我设计的这节说课题目是《澧水船夫号子》,选自湘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模块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本节课是在欣赏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之后,对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的进一步了解。
学情分析
当代中学生对于劳动号子知道的有限,时代的不同需要用较形象生动的影像资料加以辅助引导; 在学习中学生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歌宝藏。 2、熟悉劳动号子这一汉族民歌形式及其音乐特点。 3、培养学生爱劳动知感恩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澧水船夫号子》,熟悉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难点是培养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音乐情感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导入领唱《军民大生产》,安排展示与劳动有关歌曲(课前作业)2、播放相声《劳动号子》自由演唱课前搜集到的相关歌曲以幽默相声和熟悉歌曲激发学习热情深入展开︽澧水船夫号子︾初听问题1:通过相声同学们思考劳动号子的概念是什么?播放《澧水船夫号子》问题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画面?展示澧水风光及船夫图片带着问题去欣赏随音乐听赏、感受思考并描述画面观看图片初听作品形成初步印象搜索记忆,积极思考从视觉上肯定并梳理学生的答案,再引起探究欲望相关链接1. 播放《澧水号子介绍片》2. 教唱《澧水船夫号子》片段了解作品渊源看谱学唱生动纪实资料帮助理解作品。看视频激发学唱兴趣复听播放《澧水船夫号子》问题3:通过再次欣赏,同学们感觉作品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呈示乐曲结构,提示:不同情景下号子音乐的变化再次聆听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以音乐的变化进行推想明确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由音乐的发展变化推出乐曲结构深入体验教唱《过滩号子》教划船动作师生合作《过滩号子》问题4:经过大家切身体验,你觉得劳动号子有什么作用?学会合着动作演唱号子积极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深入体验,感受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拓展︽抗洪夯号︾展示打夯图片 教唱《抗洪夯号》学唱及打夯动作模仿为下一步体验做准备体验不同地域劳动号子的异同,加深理解师生配合表演《抗洪夯号》小 结问题5:号子的音乐特点是什么?分组讨论以听赏体验谈认识总结1.填表劳动号子概念演唱形式作用音乐特点2.学习本课思想上最大的收获依据欣赏“帮”老师填表格梳理知识点检验学习效果升华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粗犷豪迈的生命放歌——劳动号子音乐鉴赏一 、代表作品 二、 概念 三、收获 《澧水船夫号子》 演唱形式《过滩号子》 作用《抗洪夯号》 音乐特点粗犷豪迈的生命放歌——劳动号子音乐鉴赏一 、代表作品 二、 概念 三、收获 《澧水船夫号子》 演唱形式《过滩号子》 作用《抗洪夯号》 音乐特点
教学反思
1、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2、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