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的歌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07 20:0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香格里拉云卷云舒飘逸的泸沽湖快意大理迷人的丽江翠绿的石林彩色的世界能歌善舞云南的歌会沈从文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云南少数民 族的歌会习俗。
2、赏析文中生动优美的画面和语句,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
3、体会作者在歌会场景的描写中对生命活力和乐观精神的赞颂。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很多传奇:一个只读了几年私塾、自学成才的大学教授,一个写了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伟大作品的文学大师,一个生命前40年做作家、后40年成为考古学家的奇人,一个永远自称为“乡下人”的透明自然的赤子…… 由于《边城》和一系列湘西风情的作品,他的故乡湖南凤凰成了“世界名城” 。凤凰古城听录音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和画面,并用所给的句式进行简单的赏析。
我喜欢????????? ,因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描绘了哪几个场景?这几个场景在写法上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下面一段话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表现了云南妇女的什么特点?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空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描绘了哪几个场景?这几个场景在写法上侧重点各是什么?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唱歌的人唱歌环境唱歌场面合作探究2、下面一段话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表现了云南妇女的什么特点?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空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描写描绘了她们健康俊俏的身姿,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劳聪慧的品格检测拓展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迤西 蹲踞 酬和

譬喻 淳朴 柞木 熹微 龙吟凤哕 即物起兴yǐjùhèxīhuìxìngPìchúnzuò 2、判断下列诗句说的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1)(唐)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唐)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重阳节;登高、插花、赏菊等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 (3)(唐)文秀: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4)(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等3、情景设置 同学们,假如章丘电视台要拍一部展示云南民歌风情的记录片,如果选你们小组为摄制组到云南拍摄,你们打算选择哪一幅画面来展示云南歌会的美?仔细阅读这个画面,小组交流:这幅画面美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拍的好镜头,并说说原因。美,无处不在----自然、生活、文化艺术……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领悟到美的真谛爱自然、爱生活、爱民族文化艺术……探究思考一、与作者对话:
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二、与编者对话:
编者把本文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
(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热爱、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学了这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或感触是什么?课堂小结 学了本文,我们不仅要了解云南歌会的独特之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感悟生活的美好,感悟人生的美好。让我们用稚嫩的文字,吟唱家乡的山歌吧。
作业布置一、课外选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如《边城》等。
二、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