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地理 备课教案
教 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学科 七年级上册 单 元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课 题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3.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重点 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经纬网等初步概念的掌握。
教学难点 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过程:(以下是主要是重点内容。有些有关师生双边活动的内容略) 一、复习(提问) 1.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 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3. 什么是两极? 4. 我们看地图时怎样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漫长的,是一个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一对科学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用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我们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就是看它的经纬度,那么,什么是经线、纬线?经度和纬度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2.新课 ⑴.纬线和纬度 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在南北极缩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出不同的度数,这就叫做纬度。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纬度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90°。 低、中、高纬度划分(略) 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活动: 1. 观察地球仪,说说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2.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图1.8,说明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 ⑵.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②.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是经线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度,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180°线是东西经重合线。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③.东西半球的划分:我国和很多国家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用这个经线圈为界来划分,穿过的陆地少。) 活动: 1. 观察地球仪,说说经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经线可以有多少条? 2. 以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大概基于什么考虑? ⑶.利用经纬网定位 ①.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经纬网。 ②.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察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如,2011年底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位于11.7°N,135 E°。我们利用经纬网,就可以找到热带风暴的中心位置了。) 活动: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填表。 三.作业 1.书面《地理填充图册》p.3 - p5 2.预习 1.课本p11-p15 2.《地理填充图册》p.6-p7
板书设计: 纬线和纬度(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南北半球) 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 利用经纬网定位 (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最难的一个章节,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能听懂的学生只有一半左右,加上时间少,又会有冲掉的课,整体效果不佳,今后教学应该加强备课,随堂精讲精练,做到隋唐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