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等高线地形图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等高线地形图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30 06: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 备课教案
教  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学科 七年级上册 单 元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 题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 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 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教学难点 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以下主要是重点内容,有些有关师生双边活动的内容略。) 一、复习(提问) 1. 什么是地图的三要素? 2. 阅读地图怎样确定方向?确定方向通常会遇到哪几种类型? 二、新授 1.导入 地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如何看懂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等一些知识。 2.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或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我国地形高程的起算点,统一用青岛的黄海水准原点。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实际上就是两地点得海拔之差。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叫等高距。等高距的大小选择根据比例尺和地形高低起伏特征而定。 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 (略) ⑥.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活动: 根据图1.37,比较一下是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五种)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等深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 1.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类型;看图1.39、图1.40、图1.41,比较它们的差异。 2.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以下几个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安第斯山脉。 ⑶.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 要学会阅读地形剖面图。要在教材的地形剖面图上读出不同地形部位的海拔,说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 活动: 按照所学的方法,把下面未完成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三.作业 1.书面 《地理填充图册》p.12- p.13 2.预习 ⑴. 课本p.30-p.33 ⑵.《地理填充图册》p.14 - p.16
板书设计: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 { 相对高度 等高线、等深线 五种地形类型 地形图的判读 {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 地形剖面图
教学后记
第五周,国庆长假。之前,仅有两个班有一节课,为统一进度,安排复习和做《自主学习 当堂反馈》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