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17: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桂花雨
【教材分析】 《桂花雨》作者琦君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反映出纯真的童趣和淳朴的情感。全文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乡情。文章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情景交融,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分享“摇花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箩、杭”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懂、兰”等10个生字和相关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桂花给我美好回忆的句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联系阅读链接和上下文,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4.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并领悟这种情感是怎样借助具体事物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师生对话,关注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诚实自信的品格培养。
【知识易错点】
1.这些字容易出错:尤、拣、谢。
2.“拣”和“捡”的字义区别,“拙”是一声。
【主线问题】 “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那些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1. 同学们好!今天我展示的是古诗《桂花》
《桂花》 宋 王茜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
2.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最好。
3. 这首诗写出了金秋时节桂花的独特香味压过群芳、传遍天际,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请同学们课下抄到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由《桂花》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预设: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能够积累优美的古诗,而且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希望你继续努力,不仅会背诗,而且能够成为一个会写诗的孩子,加油】
二、激情创景,导入新课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著名女作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场特殊的雨。 齐读课题。
关于桂花,你的了解有多少?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三、 检测交流,巩固基础性前置性学习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预习收获。
1.检查生字词
(1)出示:尤其 谢落 糕饼 拣选 姿态 沉浸 即时(中等偏下学生读)
(预设:尤与龙比较,谢,身撇不出头。拣,右面部分别写成东)
指名读--开火车读--同位互查
(2)指导书写谢、糕,先描红,再写两个
2.听写:尤其 谢落 糕饼 拣选 帮忙 新鲜 吩咐
同位互批--总结反馈--学生纠错
3.朗读课文 :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长注意明确分工。
请4个小组进行PK,内容是3、4、5自然段,其他同学随机点评,并且对照朗读标准打分。
4.整体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指导方法: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不但要简练概括出事件,还要说说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归纳。】
【品格培养: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习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认真预习讲诚信。】
四、精读感悟,深化理解
(一)“我”喜欢桂花
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预设 1 桂花不与繁花争艳,笨笨拙拙的,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预设2 桂花开得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3.通过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二) 感受“摇花乐”。
1.过渡:“我”最喜欢桂花,不仅因为桂花树的姿态,桂花的不张扬,桂花的香气,更因为童年时“我”最爱做的事——摇桂花。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咱们称它为“摇花乐”如何?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和她一起摇桂花吧。看看“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那些乐趣?
(投影出示前置性作业“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那些乐趣?)
轻声读第3、4自然段,画出能看出“我”喜欢“摇桂花”的句子。小组交流批注,展示读书收获。
【评价预设:刚才我关注到第四小组在交流时,xxx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了xxx, 并且听得特别认真仔细,这种谦让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在小组合作时既要大胆发言,又要懂得谦让,给平常发言少的同学一些机会来展示自己。】
(预设:1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大事” “缠” 感叹号表明作者急切盼望摇桂花。我是怎样缠母亲的,想象,朗读, 生生对话)
【评价预设:从同学们的读书中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真是够缠人的】
孩子眼中的大事必定是最看重最喜欢的事情,作者把摇桂花看做是大事能看出她的喜欢。
是啊,她对摇桂花是多么向往啊!多么急切的心情啊!真够缠人的。
表面看是在问妈妈,其实这句话流露出作者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迫不及待
【评价预设:宝贝,你不仅读得好,而且还会用“迫不及待”这个词来形容作者摇桂花的急切心情。同时你专注听讲的神情,使老师快乐,给我鼓励,你真是一个会读书、会学习、也能把快乐传递给他人的孩子。谢谢你,宝贝!】
这样急切地盼望着摇桂花的日子早些到来,看来摇桂花一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
指导学生读出这样的心情。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有层次的指导朗读。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预设:2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乐” “帮着” “使劲”。)
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能不激动吗?
是啊,盼望了这么久,就等这一天了。
孩子的快乐相信你们是最能体会的,谁来读出这份发自内心的快乐。
(预设: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纷纷” “满头满身” “喊” 三个感叹号)
“纷纷”和“满头满身”能看出桂花很多。
“喊”可以读出作者的激动和兴奋,不然的话就用“说”了
连用三个感叹号可以看出作者有多么快乐, 语言已经不能完全表达了。
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评价--再读
过渡:同学们有过在小雨中漫步的经历吗吗?那可是一件非常浪漫而有诗意的事情啊。你能把你在小雨中的情景或者感受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吗?
指名描述
真够美的。此时我站在那桂树下,纷纷落下的,是那散发着醉人的香气的金黄的桂花,你能想象得出当时的情景吗?
你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桂花落在 ___________, 我能看到______,闻到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的句式来描述一下。 (评价:通过你的描述,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桂花飘落时的美) 。
是啊这样的情景多么让陶醉啊!此时,在这桂花雨中我会有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呢?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这是动作,表情,心情,语气等)
把这些表现加到喊的前面,这叫提示语,根据提示语不同,朗读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画面,具体描述,进一步感受我的“乐”。】
【评价预设:同学们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谈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是诚实自信的孩子!】
过渡: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这醉人的桂花雨中笑着,跳着,喊着,完全陶醉了。我相信学到这里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能给我带来——快乐。
3.父母对桂花的喜欢。
其实喜欢着桂花,并且从中感受到欢乐的不仅仅是作者一人,快速默读课文三四小节,想一想还有谁?
默读后交流 父母 村庄
我们先来学习描写父亲和母亲的段落。
出示:母亲洗净双手……
女同学读写母亲的部分,男同学读写父亲的部分。读完后交流从中读出了什么。
(1) 母亲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呢?
( “洗净双手” “撮” “水晶盘”)
母亲在拿桂花前还特意洗净了双手,不肯弄脏了桂花。只用手指尖撮了这么一点,对这桂花真够珍惜的。
(这可不是一般的盘子啊,用这么好的盘子来放桂花,真够喜欢的。)
【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体验“摇花乐”】
(2)父亲
人在高兴时都会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父亲高兴了就吟诗作对,
出示父亲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能读懂父亲的这首诗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
(竞:赶紧,忙着 解:明白,体会)
你最喜欢哪句话,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预设:花雨缤纷入梦甜。
那想象一下,作者在做着这个甜美的梦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设计意图:体会诗意,品味感情】
过渡:从父亲的诗中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摇落了桂花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我收获了童年的欢乐,母亲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而父亲则收获了浪漫的诗意。难怪我们一家都会这样喜欢着桂花。
(3)同样喜欢着桂花的还有整个的村庄。自读课文第四段,看看从中你能读出什么?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4.桂花真是香,我不禁又想起了作者在树下的赞叹。
出示:好香的雨呀,它香了 我的全家,香了整座村庄。
让我们也沉浸在这桂花香中齐读课文的3.4小节。
(三) 品读感悟思乡情。
过渡:当童年渐渐远去,故乡也已模糊,故乡的桂花成了一份遥远的记忆。
(教师引读5、6小节)
出示母亲的话: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因为那桂花有着全家人的劳动,全家参与摇桂花,其乐融融,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桂花陪伴了母亲好多年,有感情了。母亲想家了。)
是啊,我们可以想象,
假如有人对身处外地的母亲说,这里的水可真甜,母亲会怎样回答呢。
假如有人说,这里的人可真好,母亲又会怎样回答呢。
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母亲的话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品味思乡之情】
板书:思乡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的感觉。
【设计意图:有层次的指导朗读。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过渡:母亲思念着故乡,作者同样如此。12岁 时琦君离开浙江老家去外地求学,1949年移居台湾,27年后,又去了美国。这漂泊的生活让她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所以作者说(教师引读)每到这时……
再读,读出思念。
【评价预设:你们是老师心中最会读书的孩子,现在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请用你们的声音来让老师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思乡情。希望你们能像作者一样,将来不管在哪,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
联系作者的生活的经历,想一想,每到这时,我想起的仅仅是摇花乐和桂花雨吗?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
(母亲 父亲 旧宅院 故乡 祖国)
过渡:俗话说叶落归根啊,2005年已经是85岁高龄的琦君老人坚持来到了浙江永嘉的故乡老宅看一看,她要了却生命中最后的心愿。让我们再读课文的5、6两节,读出母亲和我对故乡的那份眷恋。
五、拓展想象,总结巩固
同学们,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时侯,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几十年后记起仿佛就在昨日。而如今岁月的流逝,它带给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一种缠绵的乡愁……
六、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 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