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Q1:用什么试剂提取色素?其原理是什么?
A1:无水乙醇。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Q2:用什么试剂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什么?
A2:层析液。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步骤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研磨过程要加什么?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
画滤液细线的要求?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实验结果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色素种类 色素颜色 色素含量 溶解度
胡萝卜素 橙黄色 最少 最高
叶黄素 黄色 较少 较高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多 较低
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多 最低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Q1:某实验小组得到的色素带颜色过浅,原因可能有哪些?
A1:未加SiO2、未加CaCO3、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画滤液细线次数过少、绿叶放置数天……
1、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
2、绿叶中含量越多的色素,其在滤纸条上扩散得越快( )
3、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点( )
4、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段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 )
×
×
×
×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
蓝紫光和红光
蓝紫光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Q1:为了增加蔬菜产量,大棚内的照明灯和大棚的塑料薄膜选择什么颜色最好?
A1:大棚内照明灯:蓝紫光或红光;大棚塑料薄膜:无色。
Q2:为什么在春夏叶子多呈绿色,而在秋季来临之时叶子多呈黄色?
1、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 )
2、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体吸收了绿光( )
×
×
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一、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一、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类囊体
基质
基粒
内膜
外膜
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囊体薄膜
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黑暗中
没有空气
需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
Q1:恩格尔曼第一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光照中
没有空气
需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A1:氧气是叶绿体吸收光能后释放出来的。
大量的需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Q2:恩格尔曼的第二个实验中,大量的需要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为什么?
A2:因为水绵叶绿体上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18O2
H218O
CO2
H2O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一、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
CO2+H2O (CH2O)+O2
光能
叶绿体
氧气的来源?
O2
18O2
O2
NADPH
ATP
2C3
C5
ADP、Pi
NADP+
光反应 暗反应
区别 场所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条件 需光、色素、酶 不需光、色素;需酶
物质 变化 ①水的光解:H2O分解为O2和H+,其中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 ②ATP的合成:ADP+Pi+能量 ATP ①CO2的固定:CO2+C5 2C3
②C3的还原:C3 C5+(CH2O)
③ATP的水解:ATP ADP+Pi+能量
能量 转化 光能→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1、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NADPH和ATP 2、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暗反应为光反应的进行提供NADP+和ADP、Pi 3、两者相互独立又同时进行,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
酶
酶
酶
酶
ATP、NADPH
光合作用中ATP的移动方向?ADP呢?
光照增强 光照减弱 CO2增多 CO2减少
C3
C5
ATP
NADPH
2C3
C5
NADPH
ATP
CO2
(CH2O)
多种酶
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一、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曲线
二、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曲线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只进行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
AB段: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B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B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C点以后:限制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
是CO2浓度、温度、酶的数量和活性、光合色素含量等
B:光补偿点 C':光饱和点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我们观测到的光合作用指标,如CO2的吸收量,是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固定的CO2量吗?
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一、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曲线
二、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曲线
2、开放环境中光合作用昼夜变化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开放环境中光合作用昼夜变化
MN段:只进行细胞呼吸
NA段: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A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AE段: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E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EP段: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PQ段:只进行细胞呼吸
Q1:C点出现的原因是?
A1:中午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
Q2: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区段是?
A2:NP段。
Q3:什么时候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A3:E点。
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一、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曲线
二、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曲线
3、密闭容器中光合作用昼夜变化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开放环境中光合作用昼夜变化
3、密闭容器中光合作用昼夜变化
Q1:哪些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A1:D点,H点。
Q2:一昼夜后植物是否生长?为什么?
A2:生长。因为一昼夜后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减小,即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