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数学 9.1 成比例线段(1)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数学 9.1 成比例线段(1)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30 10: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 成比例线段 课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比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体会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长社会见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 难点:会判断四个数或四条线段成比例.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设计
课堂导入 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 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 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图上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不同.
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84~86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线段的比 2.在求线段的比时要注意什么 3.什么叫成比例线段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线段的比 1.已知线段AB=2.5 m,线段CD=400 cm,求线段AB与CD的比. 分析:要求AB和CD的比,只需要根据线段的比的定义计算即可,但注意要将AB和CD的单位统一. 求线段的比时,首先要检查单位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应先统一单位,再求比. 2.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 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m. 分析:根据“比例尺=”可求解.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实际尺寸的单位要进行恰当的转化. 探究点二:成比例线段 1.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3 cm,4 cm,5 cm,6 cm     (B)4 cm,8 cm,3 cm,5 cm (C)5 cm,15 cm,2 cm,6 cm (D)8 cm,4 cm,1 cm,3 cm
续表
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 2.已知,四条线段a,b,c,d,其中a=3 cm,b=8 cm,c=6 cm. (1)若a,b,c,d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d的长度; (2)若b,a,c,d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d的长度. 3.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1 cm, cm,2 cm,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面三条线段的长能够组成一个比例式. 教师指导 1.易错点: (1)计算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选用同一长度单位,即单位要统一; (2)两线段的比的最后结果应约分、化简; (3)两条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2.归纳小结: 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 (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3.方法规律: (1)利用比例线段关系求线段长度的方法:根据线段的关系写出比例式,并把它作为相等关系构造关于要求线段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的长; (2)若使四个数成比例,则应满足其中两个数的比等于另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化为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
当堂训练 1.若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且a=3,b=4,c=6,则d等于(  ) (A)2 (B)4 (C)4.5 (D)8 2.在比例尺是1∶3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成比例线段 1.线段的比    2.成比例线段
教学反思
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概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课题 1 成比例线段 课时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比性质. 2.经历比例的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提高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 3.通过用比例性质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比性质. 难点: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能通过比例变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设计
课堂导入 配制糖水时,通过确定糖和水的比例来确保配制糖水的浓度. 若有含糖a千克的糖水b千克,含糖c千克的糖水d千克,……,含糖m千克的糖水n千克,它们的浓度相等,把这些糖水混合到一起后,浓度不变.可表示为=.这样表示的数学根据是什么
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87~8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那么         . 2.若ad=bc,请写出比例式.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比例的基本性质 1.已知=,求的值.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转化成等积式,再用含有其中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然后利用代入法或化成方程求解,这是解决比例问题常见的方法. 探究点二:等比性质 2.求值 (1)已知a∶b∶c=3∶4∶5,求的值; (2)已知===2,且b+d+f≠0,求的值.
续表
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 3.若a,b,c都是不等于零的数,且===k,求k的值. 教师指导 1.易错点: 运用等比性质的条件是分母之和不等于0,往往忽视这一隐含条件而出错.题目中没有交代a+b+c≠0,就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略讨论a+b+c=0这种情况. 2.归纳小结: 解多个比例式连在一起求值型试题的方法:方法一是引入参数,使其他的量都统一用含有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求分式的值;方法二是运用等比性质,即如果==…=(b+d+…+n≠0),则=,转化后求分式的值.
当堂训练 1.已知=,那么下列等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2.已知=,则=    . 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b+c=12,试判断△ABC的形状.
板书设计
比例的性质 1.基本性质: 2.等比性质:如果==…=(b+d+…+n≠0),那么=
教学反思
经历比例的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提高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

1
页 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