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09: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
苏洵、苏轼、苏辙
■苏东坡“是一位随时能向周围的人辐射出快乐的好朋友”,“我每次想起他的形象,便感到亲切并发出微笑。”——韩少功
■“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余秋雨
大作家眼中的苏东坡
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大作家眼中的苏东坡
女作家方方曾以“喜欢苏东坡”为题作文,末尾有这样一段话:“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 。”
大作家眼中的苏东坡
请您品评
易中天朗诵
《念奴娇·赤壁怀古》
研究探讨题
⒈据不少人考证,苏东坡所咏赤壁并非真是赤壁之战的真实战场,赤壁之战的真实战场应该是湖北省嘉鱼县。据此,有人认为,苏东坡在黄冈吟赤壁,咏周郎是自作多情,胡乱抒情。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⒉据史籍记载,周瑜迎娶小乔时是24岁,十年之后,即周瑜在34岁时才指挥赤壁大战。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却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是苏东坡记错了史实,还是苏东坡别有寄托,为了艺术表达的需要,对史实作了特殊的处理?
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是苏东坡别有寄托,为了艺术表达的需要,对史实作了特殊的处理。将史实作了艺术的集中和变形。意在突出周瑜的丰姿俊逸、年少风流(红粉赠佳人,宝剑配壮士,美人伴英雄)、年轻有为。
⒊“羽扇纶巾”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诸葛亮的打扮,而周瑜在人们心目一直都是刀剑在手,戎装在身的形象。为什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的形象会迥异于人们心目中的惯常印象?
参考答案:这是苏东坡有意为之,有意将周瑜塑造成儒将形象。目的在于突出周瑜的胸有韬略,腹有良谋,高度自信,举重若轻。
⒋人都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既有写景,又有写人,也有抒情,而且全词将这三者妙合无间,使之水乳交融。请具体说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这方面的特点。
景——赤壁
人——周瑜
情——作者
由赤壁之景引出周瑜,由周瑜之青春得志而引发自身感伤
⒌苏轼是公认的古代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请说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是如何体现其豪放品性的。
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雄奇壮观
气势浩大
意象恢宏
人:周瑜
年少风流
腹有良谋
举重若轻
指挥若定
功业不朽
忠君爱国
追慕前贤
亟思有为
壮志难酬
情:作者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认识的?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
⒍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参考答案:志士的感喟 仁者的幽怨
再图振作前的自宽自解
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作业:
我有一言寄东坡
文艺全才
散文——欧苏(欧阳修)
诗歌——苏黄(黄庭坚)
词 ——苏辛(辛弃疾)
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文人画”之提倡者和实践者
其他:唐宋八大家
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波浪荡涤尽,千百年来年的英雄人物。那旧时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击败曹操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苍穹,慑人心魄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大好江山像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曾经)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刚嫁给他,他年少俊逸,胸怀韬略。(在赤壁之战中他)手摇羽扇,头戴丝巾,谈笑之间,(就把)曹军的几十万人马击得大败亏输。(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像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
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下午在火车站候车时,和同学常君去逛附近的书店,我一无所获,他则意外地发现一本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这是书店里仅剩的一本,有残缺,印装也很粗糙。但他还是如获至宝,买回后在扉页上签名、盖章、说明购自何处,然后用牛皮纸包上书皮,还忍不住当众念了一段作者在前言里封给苏东坡的一堆头衔。他毕业后留在系里教书,为女儿起名“心远”(陶渊明句),他的一位同事的女儿则叫“相宜”。——刘仰东《估“苏迷”》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概的?
  “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痴情向往。
“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
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请您欣赏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横槊赋诗的曹操
驰马射虎的孙权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
风流人物
(豪杰)
周瑜
小乔初嫁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雄姿英发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
艺术特点
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语言简洁生动,意境壮阔博大,有着动人的艺术魅 力
.  
思想感情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慨。这首词具有 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注:苏轼于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居黄州定惠院,作此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