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教案
教学目标:
1、讨论“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懂得个人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自觉培养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
3.、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心存感激、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用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
教学重点: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国传统孝文化。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课前准备:由组合成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孝亲故事、相关名言警句、歌曲等,经过整理、筛选、探究,为课堂展示做准备。
导入: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的年龄吗?你知道父母穿多大号的鞋,多少码的衣服吗?你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吗?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吗?
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羊有跪乳之恩,雅有反哺之义。反之,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今天我们这节课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快速整理自己准备的素材,同桌间交流。
二、活动过程:
1.感受父母之爱
父兮(xī语气词, 相当于“啊”)生我,母兮鞠(抚养)我。拊(fǔ 慰抚)我畜(哺育)我,长zhǎng)我育(培育,培养)我。顾(照看)我复(反复)我,出入腹(此指怀抱)我。欲报之德,昊(hào 天)天罔极(没有尽头)。(《诗·小雅·蓼莪(lù é)》)
〔译文〕父亲啊,生了我。母亲啊,养育我,抚摸我,爱护我,喂大我,教育我,照顾我,关怀我,出入抱着我。我要报答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比天还大。
(用图片展示从出生开始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2.践行儿女之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韩婴·韩诗外传》
这句话说的是要趁父母都在身边是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
通过中华传统孝亲故事(扇枕温衾、恣蚊饱血、卧冰求鲤)等,让同学们从这些故事中领会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一句话更要在生活中去践行。
3.敬老爱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我们应该经常去看望身边的那些空巢老人、有疾病的老人、独居老人等(图片展示:武警战士慰问高寒山区的老人、少先队员去看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
三、活动展示: 将大家搜集的孝亲故事、名言警句、漫画歌曲等展示出来,触动心底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1.孝亲敬老的名言。
(1)百善孝为先。 (2)子孝父心宽。
(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4)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5)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孝亲敬老小故事
3、孝亲敬老亲情作文
4、孝亲敬老手抄报
5、孝亲敬老诗朗诵
6、同唱感恩的心
四、课堂小结: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无私,怎么报答得完呢!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小练习
六、板书设计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