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下图示意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外出距离 B.经济水平 C.国家政策 D.交通通达度
2.导致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②产业结构的优化③交通设施逐步完善④国家政策的推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
A.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B.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C.信息通达度逐步提高 D.区域协同发展增强
【答案】1.B
2.D
3.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读图分析,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以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可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B正确;外出距离、国家政策、交通通达度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2019年和2009年相比,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口比例降低,中部和西部比例增加;省外就业农民工比例降低,省内就业农民工比例增加;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东部地区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②正确;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国家政策的推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④正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关系不大,①错误。故答案为:D。
3.结合上题分析,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协同发展增强,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缩小,D正确;使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可能加重,但不能使全国的人口老龄化缓解,A错误;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是空间变化,对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与信息通达度关系也较小,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下图示意该村的内部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村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方便村民进行活动
C.增强文化活力 D.充分利用村庄空间
5.该村传统民居特色体现了当地( )
A.冬冷夏热,日温差大 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茂密,种类多样
6.庭院内棚架种植葡萄有利于( )
A.降低热岛效应 B.缓解人地矛盾
C.改善居住环境 D.推广特色农业
【答案】4.B
5.A
6.C
【知识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上的体现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空间分布与产业发展区位因素相关知识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以葡萄装点庭院、美化村庄、美化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葡萄庭院旅游产业,带动葡萄观赏、葡萄采摘、葡萄销售等环节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读图可知,该村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其主要目的是方便居民进行休闲、集会等活动,B正确;并不能降低建设成本,A错误;有助于增强村庄的文化活力,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C错误;不能体现出对村庄空间的充分利用,D错误。故答案为:B。
5.根据材料“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可反映出该地应位于我国新疆,当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错误;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A正确;地表植被稀疏,种类较少,土壤发育差,土层薄,土壤贫瘠,CD错误。故答案为:A。
6.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位于我国新疆,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光照强,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有利于遮阴防晒,改善居住环境,C正确;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的现象,A错误;庭院内棚架种植葡萄不能体现出缓解人地矛盾的作用,B错误;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工厂化农业”也叫“车间农业”,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工厂化农业”得以发展主要是由于( )
A.政策的支持 B.科技的发展 C.市场的扩大 D.交通的改善
8.“工厂化农业”的生产特点是( )
①用地规模大②资金投入少③专门化程度高④商品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
A.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B.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C.改变农业地域类型 D.增加城市就业压力
【答案】7.B
8.D
9.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7.结合材料分析,“工厂化农业”也叫“车间农业”,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可知“工厂化农业”主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实现了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B正确;政策的支持、市场的扩大、交通的改善均有利于“工厂化农业”的发展,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ACD错误。故答案为:B。
8.结合材料分析,“工厂化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占用的土地面积小,①错误;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②错误;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专门化程度高,③正确;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商品率高,④正确。故答案为:D。
9.结合材料分析,“工厂化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因而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B正确;不是进行粮食生产,不能缓解粮食短缺问题,A错误;“工厂化农业”目前还不适合大规模开展,并不能改变农业地域类型,C错误;“工厂化农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浙江省嘉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近年来,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基地。下图示意嘉兴市行政区划及产品主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嘉兴市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该地( )
A.位置优越 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科技发达
11.促进嘉兴市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措施是( )
A.大量引进外资 B.完善流通渠道
C.扩大产业规模 D.注重品牌建设
【答案】10.A
11.D
【知识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10.由图可知,嘉兴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处杭州、上海、南京三地的中心位置,周边三大城市对这些产品需求量大,嘉兴利用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发展这些产业,A正确。材料没有显示该地有丰富的皮革、羊毛、木材等原料,B错误。地租廉价有利于吸引产业迁入,但特色产业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地租廉价并不是该地的最大优势,故不是形成特色产业基地的主要原因,C错误。相比周围城市,嘉兴市科技并不发达,且特色产业不是技术类产业,主要考虑的因素不是科技,D错误。故答案为:A。
11.引进外资发展的是外资公司的产业,不一定是特色产业,A错误。完善流通渠道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节省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措施。扩大产业规模有利于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注重品牌建设,创建品牌,可获得品牌效应,大幅度提高附加值和利润,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最优措施,D正确。排除B、C选项。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陆港选址的主要条件是( )
A.距海远近 B.交通通达度 C.用地成本 D.劳动力素质
13.陆港的建设促使海港的( )
A.用地规模扩大 B.港口负担减轻
C.服务范围扩大 D.运输效率降低
【答案】12.B
13.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陆港又称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无水港内完成订舱、报关、
报检等手续,通过多式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直接装船出海。陆港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减少了货物在港口的仓储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通过增加基建,扩大了海港的经济腹地,促进经济发展。
12.由材料可知,陆港是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因此选址时对交通通达度有较高要求,B正确;陆港可分为近海陆港、远海陆港等,因此距海远近对其选址影响不大,A错误;作为物流中心,用地成本、劳动力素质不是影响其选址的主要条件,CD错误。故答案为:B。
13.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可提升海港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但不会减轻海港的负担,在陆港已经过报关、报检等手续,可以提高海港的运输效率,C正确,B、D错误;陆港建设不会扩大海港的规模,反而可缓解海港用地紧张的问题,A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为40平方千米。下图示意“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该科技产业园选址的优势区位是( )
A.气候条件适宜 B.生态环境优美
C.市场需求量大 D.劳动力数量多
15.与该科技产业园内服务业类型相同的是( )
A.物流 B.家电生产 C.教育 D.批发零售
【答案】14.B
15.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
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14.读图分析,该科技产业园靠近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和水域,园区内布置低碳社区,可知该园区生态环境优美,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出该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量大,AC错误;科技产业园区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而且材料信息也无法反映出该区域劳动力数量多,D错误。故答案为:B。
15.由图例可知,该园区内的服务业主要为生产性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属于同一类型,A正确;家电生产属于生产企业,不属于服务业,B错误;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业,C错误;批发零售属于传统服务业,D错误。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1)参照19世纪和21世纪以来人口流动方向示意图(下图),画出其他两个时期的人口流动方向。
(2)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绘图如下:
(2)伦敦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优美;城乡间有公路相连,交通便捷、小汽车的普及。
【知识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可知,此时英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即人口由城市和乡村迁往郊区。由材料“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可知,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画图如下:
(2)由材料“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可知,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可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角度分析。城市由于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离;乡村地区则由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较少,环境优美吸引人口迁入;城乡间有公路相连,交通便捷,以及小汽车的普及,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点评】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17.(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徽州,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现属江西上饶)、绩溪(现属安徽宣城)六个县组成。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明代中期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徽墨是以松烟或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再加骨胶、中药、珠宝和香料等辅料,经过11道工序(选料→炼烟→漂洗→和胶→杵捣→成型→晾墨→挫边→洗水→填金→包装)制作而成的供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下图示意古徽州及周边区域。
(1)分析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
(2)分析徽州夏季晾墨不利的气候条件。
(3)分析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的原因。
【答案】(1)多古松,为徽墨制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
(2)夏季气温高,墨锭干燥过快,易开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持续时间长(梅雨),易霉变。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砍伐松树,原料缺乏;辅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制墨的发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冲击。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自然原因:徽州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为徽墨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社会经济原因: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
(2)结合材料“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分析,徽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持续时间长,空气湿度大,易导致墨锭霉变;夏季伏旱期气温高,空气干燥,墨锭干燥过快,导致易开裂、变形。
(3)结合材料“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分析,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制墨的发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巨大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徽墨以古松为原料,随着环保意识提高,禁止砍伐古松,使制墨的原料减少;徽墨需要添加骨胶、中药、珠宝和香料等辅料,这些辅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
【点评】工业区位指企业所在的地区,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受资源分布的影响和制约。特点:需进行一定开发,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投入要素为原料。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点:产品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需开发优质新产品,并降低生产成本;投入要素为劳动力。
18.(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下图示意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分布。
(1)分析与荷兰相比,印度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说明花卉出口国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新鲜程度的可行性措施。
(3)将主要花卉出口地区和对应的消费市场连线 ,请任选一组并说明理由 。
【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光照、热量充足;国土面积大,种植面积大;属于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提高鲜切花冷藏保鲜技术,延长保鲜时间;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保鲜时间长的新品种。
(3);就近销售,保证花卉品质;降低运输和冷藏保鲜成本。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花卉种植业本质上仍属于农业,其区位条件评价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说。从自然条件来说,与荷兰相比,印度纬度低、热量充足,可使种植的花卉种类多,可种植时间长,效益更好;印度国土面积大,耕地面积也较大,可使花卉种植面积大,效益更好;从社会经济条件来说,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条件好。
(2)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新鲜程度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因运输时间太长,导致花朵枯萎;第二方面可使用先进冷藏保鲜技术,保证花卉运输中的新鲜程度;第三方面可通过技术改良品种,提高花卉新鲜时长。
(3)从材料来看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且鲜切花不宜长距离运输,故连线的对应关系是亚洲到日本;非洲到欧洲;南美到北美。这种搭配的选择都是产地就近销售到市场,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有效降低运输和冷藏保鲜成本同时保证花卉品质,获得更大效益。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19.(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耳他为地中海中部岛国,欧盟成员国。由马耳他岛等五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岛上多石灰岩丘陵。马耳他的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到了20世纪70年代,马耳他的葡萄酒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引进种植国际著名的葡萄品种,葡萄酒的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马耳他的葡萄酒主要销往欧盟国家。下图示意马耳他及周边地区。
(1)分析马耳他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原因。
(2)分析马耳他夏季适宜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
(3)说明马耳他葡萄酒主要销往欧盟国家的原因。
【答案】(1)由多个小岛屿组成,适合机动、灵活的公路(短途)运输;多石灰岩丘陵,地形起伏较大,铁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2)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3)马耳他为欧盟成员国,葡萄酒内部交易成本低;葡萄酒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距离欧盟其他国家近,交通联系密切且运费低。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分析,马耳他由五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岛屿面积小,道路里程短,运量较小,且岛上多石灰岩丘陵,地势起伏较大,适合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岛屿面积小,地势起伏较大,铁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2)读图可知,马耳他为地中海中部岛国,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生长。
(3)结合材料分析,马耳他为地中海中部岛国,距离欧盟其他国家近,交通联系密切且运费低;马耳他葡萄酒品质优良,欧盟国家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马耳他为欧盟成员国,销往欧盟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低。
【点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空运适合运输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公路适合运输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铁路适合运输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水运适合运输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管道适合因素以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等。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下图示意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外出距离 B.经济水平 C.国家政策 D.交通通达度
2.导致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②产业结构的优化③交通设施逐步完善④国家政策的推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
A.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B.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C.信息通达度逐步提高 D.区域协同发展增强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下图示意该村的内部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村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方便村民进行活动
C.增强文化活力 D.充分利用村庄空间
5.该村传统民居特色体现了当地( )
A.冬冷夏热,日温差大 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茂密,种类多样
6.庭院内棚架种植葡萄有利于( )
A.降低热岛效应 B.缓解人地矛盾
C.改善居住环境 D.推广特色农业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工厂化农业”也叫“车间农业”,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工厂化农业”得以发展主要是由于( )
A.政策的支持 B.科技的发展 C.市场的扩大 D.交通的改善
8.“工厂化农业”的生产特点是( )
①用地规模大②资金投入少③专门化程度高④商品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
A.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B.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C.改变农业地域类型 D.增加城市就业压力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浙江省嘉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近年来,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基地。下图示意嘉兴市行政区划及产品主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嘉兴市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该地( )
A.位置优越 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科技发达
11.促进嘉兴市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措施是( )
A.大量引进外资 B.完善流通渠道
C.扩大产业规模 D.注重品牌建设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陆港选址的主要条件是( )
A.距海远近 B.交通通达度 C.用地成本 D.劳动力素质
13.陆港的建设促使海港的( )
A.用地规模扩大 B.港口负担减轻
C.服务范围扩大 D.运输效率降低
(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为40平方千米。下图示意“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该科技产业园选址的优势区位是( )
A.气候条件适宜 B.生态环境优美
C.市场需求量大 D.劳动力数量多
15.与该科技产业园内服务业类型相同的是( )
A.物流 B.家电生产 C.教育 D.批发零售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1)参照19世纪和21世纪以来人口流动方向示意图(下图),画出其他两个时期的人口流动方向。
(2)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17.(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徽州,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现属江西上饶)、绩溪(现属安徽宣城)六个县组成。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明代中期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徽墨是以松烟或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再加骨胶、中药、珠宝和香料等辅料,经过11道工序(选料→炼烟→漂洗→和胶→杵捣→成型→晾墨→挫边→洗水→填金→包装)制作而成的供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下图示意古徽州及周边区域。
(1)分析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
(2)分析徽州夏季晾墨不利的气候条件。
(3)分析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的原因。
18.(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下图示意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分布。
(1)分析与荷兰相比,印度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说明花卉出口国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新鲜程度的可行性措施。
(3)将主要花卉出口地区和对应的消费市场连线 ,请任选一组并说明理由 。
19.(2022高一下·青岛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耳他为地中海中部岛国,欧盟成员国。由马耳他岛等五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岛上多石灰岩丘陵。马耳他的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到了20世纪70年代,马耳他的葡萄酒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引进种植国际著名的葡萄品种,葡萄酒的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马耳他的葡萄酒主要销往欧盟国家。下图示意马耳他及周边地区。
(1)分析马耳他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原因。
(2)分析马耳他夏季适宜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
(3)说明马耳他葡萄酒主要销往欧盟国家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读图分析,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以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可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B正确;外出距离、国家政策、交通通达度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2019年和2009年相比,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口比例降低,中部和西部比例增加;省外就业农民工比例降低,省内就业农民工比例增加;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东部地区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②正确;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国家政策的推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④正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关系不大,①错误。故答案为:D。
3.结合上题分析,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协同发展增强,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缩小,D正确;使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可能加重,但不能使全国的人口老龄化缓解,A错误;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是空间变化,对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与信息通达度关系也较小,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4.B
5.A
6.C
【知识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上的体现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空间分布与产业发展区位因素相关知识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以葡萄装点庭院、美化村庄、美化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葡萄庭院旅游产业,带动葡萄观赏、葡萄采摘、葡萄销售等环节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读图可知,该村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其主要目的是方便居民进行休闲、集会等活动,B正确;并不能降低建设成本,A错误;有助于增强村庄的文化活力,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C错误;不能体现出对村庄空间的充分利用,D错误。故答案为:B。
5.根据材料“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可反映出该地应位于我国新疆,当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错误;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A正确;地表植被稀疏,种类较少,土壤发育差,土层薄,土壤贫瘠,CD错误。故答案为:A。
6.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位于我国新疆,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光照强,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有利于遮阴防晒,改善居住环境,C正确;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的现象,A错误;庭院内棚架种植葡萄不能体现出缓解人地矛盾的作用,B错误;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B
8.D
9.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7.结合材料分析,“工厂化农业”也叫“车间农业”,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可知“工厂化农业”主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实现了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B正确;政策的支持、市场的扩大、交通的改善均有利于“工厂化农业”的发展,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ACD错误。故答案为:B。
8.结合材料分析,“工厂化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占用的土地面积小,①错误;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②错误;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专门化程度高,③正确;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商品率高,④正确。故答案为:D。
9.结合材料分析,“工厂化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因而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B正确;不是进行粮食生产,不能缓解粮食短缺问题,A错误;“工厂化农业”目前还不适合大规模开展,并不能改变农业地域类型,C错误;“工厂化农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0.A
11.D
【知识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10.由图可知,嘉兴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处杭州、上海、南京三地的中心位置,周边三大城市对这些产品需求量大,嘉兴利用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发展这些产业,A正确。材料没有显示该地有丰富的皮革、羊毛、木材等原料,B错误。地租廉价有利于吸引产业迁入,但特色产业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地租廉价并不是该地的最大优势,故不是形成特色产业基地的主要原因,C错误。相比周围城市,嘉兴市科技并不发达,且特色产业不是技术类产业,主要考虑的因素不是科技,D错误。故答案为:A。
11.引进外资发展的是外资公司的产业,不一定是特色产业,A错误。完善流通渠道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节省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措施。扩大产业规模有利于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注重品牌建设,创建品牌,可获得品牌效应,大幅度提高附加值和利润,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最优措施,D正确。排除B、C选项。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陆港又称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无水港内完成订舱、报关、
报检等手续,通过多式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直接装船出海。陆港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减少了货物在港口的仓储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通过增加基建,扩大了海港的经济腹地,促进经济发展。
12.由材料可知,陆港是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因此选址时对交通通达度有较高要求,B正确;陆港可分为近海陆港、远海陆港等,因此距海远近对其选址影响不大,A错误;作为物流中心,用地成本、劳动力素质不是影响其选址的主要条件,CD错误。故答案为:B。
13.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可提升海港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但不会减轻海港的负担,在陆港已经过报关、报检等手续,可以提高海港的运输效率,C正确,B、D错误;陆港建设不会扩大海港的规模,反而可缓解海港用地紧张的问题,A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4.B
15.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
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14.读图分析,该科技产业园靠近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和水域,园区内布置低碳社区,可知该园区生态环境优美,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出该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量大,AC错误;科技产业园区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而且材料信息也无法反映出该区域劳动力数量多,D错误。故答案为:B。
15.由图例可知,该园区内的服务业主要为生产性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属于同一类型,A正确;家电生产属于生产企业,不属于服务业,B错误;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业,C错误;批发零售属于传统服务业,D错误。故答案为:A。
16.【答案】(1)绘图如下:
(2)伦敦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优美;城乡间有公路相连,交通便捷、小汽车的普及。
【知识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可知,此时英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即人口由城市和乡村迁往郊区。由材料“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可知,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画图如下:
(2)由材料“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可知,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可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角度分析。城市由于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离;乡村地区则由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较少,环境优美吸引人口迁入;城乡间有公路相连,交通便捷,以及小汽车的普及,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点评】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17.【答案】(1)多古松,为徽墨制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
(2)夏季气温高,墨锭干燥过快,易开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持续时间长(梅雨),易霉变。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砍伐松树,原料缺乏;辅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制墨的发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冲击。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自然原因:徽州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为徽墨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社会经济原因: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
(2)结合材料“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分析,徽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持续时间长,空气湿度大,易导致墨锭霉变;夏季伏旱期气温高,空气干燥,墨锭干燥过快,导致易开裂、变形。
(3)结合材料“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分析,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制墨的发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巨大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徽墨以古松为原料,随着环保意识提高,禁止砍伐古松,使制墨的原料减少;徽墨需要添加骨胶、中药、珠宝和香料等辅料,这些辅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
【点评】工业区位指企业所在的地区,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受资源分布的影响和制约。特点:需进行一定开发,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投入要素为原料。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点:产品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需开发优质新产品,并降低生产成本;投入要素为劳动力。
18.【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光照、热量充足;国土面积大,种植面积大;属于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提高鲜切花冷藏保鲜技术,延长保鲜时间;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保鲜时间长的新品种。
(3);就近销售,保证花卉品质;降低运输和冷藏保鲜成本。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花卉种植业本质上仍属于农业,其区位条件评价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说。从自然条件来说,与荷兰相比,印度纬度低、热量充足,可使种植的花卉种类多,可种植时间长,效益更好;印度国土面积大,耕地面积也较大,可使花卉种植面积大,效益更好;从社会经济条件来说,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条件好。
(2)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新鲜程度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因运输时间太长,导致花朵枯萎;第二方面可使用先进冷藏保鲜技术,保证花卉运输中的新鲜程度;第三方面可通过技术改良品种,提高花卉新鲜时长。
(3)从材料来看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且鲜切花不宜长距离运输,故连线的对应关系是亚洲到日本;非洲到欧洲;南美到北美。这种搭配的选择都是产地就近销售到市场,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有效降低运输和冷藏保鲜成本同时保证花卉品质,获得更大效益。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19.【答案】(1)由多个小岛屿组成,适合机动、灵活的公路(短途)运输;多石灰岩丘陵,地形起伏较大,铁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2)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3)马耳他为欧盟成员国,葡萄酒内部交易成本低;葡萄酒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距离欧盟其他国家近,交通联系密切且运费低。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分析,马耳他由五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岛屿面积小,道路里程短,运量较小,且岛上多石灰岩丘陵,地势起伏较大,适合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岛屿面积小,地势起伏较大,铁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2)读图可知,马耳他为地中海中部岛国,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生长。
(3)结合材料分析,马耳他为地中海中部岛国,距离欧盟其他国家近,交通联系密切且运费低;马耳他葡萄酒品质优良,欧盟国家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马耳他为欧盟成员国,销往欧盟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低。
【点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空运适合运输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公路适合运输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铁路适合运输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水运适合运输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管道适合因素以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等。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