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11: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词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结构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遂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文法》)
材料二:
80多岁的吴良镛在各种场合大声疾呼:中国不能成为西方畸形建筑的试验场,动辄造价十几亿、几十亿的“这些建筑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我们的伤痛”。
采访中,吴良镛总是笑呵呵的温和模样,但这样一位谦和老人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
“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真正地开始盖起来了。畸形建筑结构动辄多花费十亿、十几亿、几十亿,中国是不是已经成了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家?”2005年,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工程科技论坛上,吴良镛的发问语惊四座。“这些建筑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我们的伤痛”。
看着许多城市,一幢幢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合理、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吴良镛既痛心又无奈。他揪心现在的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精英文化、轻大众关怀;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制度完善。他认为出现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地方意志、部门意志、长官意志在作祟,是文化灵魂失落的表现。
这当然不是建筑师以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在与一些现实问题和错误交锋的过程中,虽然不能每次都赢,但他绝不轻言放弃。建设部举办各种专题会议,很多城市邀请作规划指导,吴良镛都会千里迢迢赶到会场,畅所欲言,据理力争。
“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西方的先进东西你还是要吸收,另外一方面,本土的文化、传统的优秀的遗产要继承,发扬。这是文化的根基。”吴良镛告诉记者。
“从建筑师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建筑师无疑正面临新一轮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竞争。但是,我并不认为中国建筑师无此才能,而是失之于方向的不明确。中国建筑师必须明确,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在于植根于文化传统。”吴良镛说。
(摘编自《吴良镛:为中国建筑求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系统的“梁架”中,在柱子顶上用“斗”和“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
B.我们确实知道到宋代才有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每一结构的做法、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有规格。
C.中国建筑的“文法”就在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这些方面,即“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
D.中国工匠创造性地使用各种颜色的油饰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一些大城市盖起来的在西方往往只是在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将成为时代的‘伤疤”。
B.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合理、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是文化灵魂失落的表现。
C.中国的建筑师们只有学好了传统的文化和传统的建筑文法,才有可能解决现在我国城市建设的危机。
D.吴良镛积极参加建设部举办各种专题会议,应邀到很多城市作规划指导,虽然不能赢,但他绝不轻言放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畸形建筑的原因的是(3分)( )
A.中国建筑师才能不足 B.文化灵魂失落
C.地方意志、部门意志、长官意志在作祟 D.中国建筑师方向不明确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如果在农村建造一处住宅居住,你会采用中国古建筑的哪几种文法?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桃花蝴蝶
刘诗伟
祖母坐在桃树下,蝴蝶在她和桃花之间飞。我看见祖母身上歇了许多桃花,手里正抚摸着银簪,走过去蹲下,跟她一起抚摸。不知什么时候,哥哥站在了祖母和我的身边。祖母就告诉我们:蝴蝶银簪是小姑奶奶的陪嫁,小姑奶奶叫刘春桃,十八岁出嫁,不满十九岁成了烈士。
九月间,在一次送信途中,被四个“白匪”追杀。小姑奶奶从田野朝娘家的湾子跑,实在跑不动了,靠在湾子西头的一棵枣树上喘气,“白匪”冲过去,小姑奶奶倒在血泊中。
当时祖父在外地药房当学徒,曾祖父已过世,家中只有祖母和已经眼瞎三年的婆婆。湾子里来人报信,把祖母拉到屋外,说你家春桃被“白匪”杀了。祖母朝那棵枣树疯跑。枣树前,小姑奶奶还没断气,想笑,笑不出来;一只拳头一点一点移到祖母手边,松开,是蝴蝶银簪。
祖母背着小姑奶奶回家,不停地喊春桃。半路上,小姑奶奶断了气。祖母不能把小姑奶奶背进屋,直接背到屋前的杂树林歇下。回家拿了一套干净衣服和一把铁锹,转来,在林中为小姑奶奶更衣、下葬……祖母一直在哭,一直不敢放声大哭,几次差点儿就要闭气。天黑,祖母拖着铁锹回家,瞎眼的婆婆问她做什么,祖母说没什么,在家门口栽一棵小桃树。婆婆摸到她的手,问怎么这样冰凉,祖母说用冷水洗过的。
哥哥和我听到这里,呆望着无边春天的深处。
听过这段往事没几天,母亲生下五弟。祖母的三寸小脚满屋子咚咚响,笑出一脸菊花说:“要是个女娃就好了,可以叫小桃。”
桃树上的桃子成形了,阳雀子飞来啄桃子,祖母啾啾地驱赶。阳光照耀,祖母后脑上的蝴蝶银簪闪闪烁烁。我问祖母:“小姑奶奶怎么闹革命的?”祖母说:“跟大姑奶奶学的。”我问:“还有大姑奶奶?”祖母说:“大姑奶奶走得更早。”
夏天里,乡下人在禾场上乘凉。我用食指的指腹在祖母的肩头探索,忽然触到一块光溜的皮肤,祖母的身子猛地一抖。我问:“是伤疤吗?”祖母说:“不要碰它。”我又问:“为什么?”祖母说:“是敌人的杪子(长杆刺刀)插的。”
哥哥说,他听隔壁杨奶奶讲过我们家的事,便讲起来。祖母也不阻止,像听别人的故事,只是偶尔帮忙补充一下——
这年秋天的一个深夜,祖母听到有人在屋外拍打床头的墙壁,接着发出微弱的呼叫:“嫂子——我饿!”祖母听出是大姑奶奶,赶紧起身开门出去。大姑奶奶趴在墙脚边喘息,站不起来。祖母抱起她,把她背进屋,放在床上躺下,热了一碗油盐饭端来。大姑奶奶没力气拿住碗,祖母一口一口喂她吃。
吃完歇了一会儿,大姑奶奶告诉祖母,反动派的人正在抓她,她逃回乡下,躲在湾子南边的芦苇林,吃了十一天野菜,饿得不行,只好爬回来。祖母说:“你呀,就躲在家里吧。”大姑奶奶摇头:“那样,家里人会因为窝藏受牵连的。”祖母说:“要遭罪,我同你一起遭罪。”
大、小姑奶奶的姆妈也跟了进来,扑到床边,抱住大姑奶奶一阵哭泣,决不放人。这年曾祖母的眼睛还没有瞎。大姑奶奶就妥协了,同意在家里的床上睡一天,洗个澡,换一身衣服,家里给她做一些米粑,等到第二天天黑再走。
第二天,大姑奶奶睡觉,祖母和曾祖母去灶房做米粑,小姑奶奶在禾场上站岗。眼看太阳正在落土,一天就要平安无事。突然传来狗吠,小姑奶奶跑到台坡口观察,看见两个扛杪子的反动派乡丁向湾子南端走来,转头向灶房喊“肚子饿了”(报警)。
祖母赶紧去房里拉起大姑奶奶,牵着她往后门走。祖母一把将大姑奶奶推进麦秸垛的麦草洞里,自己也跟进去,转身散开两捆麦秸,遮在洞口。两个乡丁进屋查看了所有房间,又来到屋后,先看茅厕,再看麦秸垛。其中的一个麻子含着米粑,拿起杪子,在松散的麦秸上连插两下,没听见叫声,走了。
就是这两杪子,一下插空,一下插在祖母的肩头。
可是,五天后的傍晚,一个陌生小伙子来敲门,确认是刘春梅的家,告知:你家春梅走的时候,被奸细发现,报告上去,敌人顺着她的脚印追赶,过了毛场,春梅被捉住——砍了头。
一阵号哭冲破寒冬里的屋子。
曾祖母从此每天哭,哭了四年,哭瞎了眼睛。
小姑奶奶从毛场回来后,把磨过的菜刀和削好的杪子放到床底下,经常出门打探消息,十六岁时找到组织,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到我七岁时,小姑奶奶已牺牲三十四年。
在兜斗湾,是不允许用“砍头的”“遭刀杀的”这类话骂人的。有一次,一个新媳妇跟人吵架,吵到高潮,一溜儿地骂对方“砍头的”“挨枪子的”“遭刀杀的”“死了没棺材埋的”……杨奶奶劝她,吵架就吵架,不要这样伤人。她掉头跟杨奶奶吵起来,又骂回刚才的话。这时,她公爹冲出围观人群,上去给了她两耳光。当天半夜,这个新媳妇在丈夫的陪同下,来敲我家的门,进了堂屋,向我祖母和全家人低头道歉,说她不晓得兜斗湾的历史,是个混账坯子。说着就哭,双手左右抽自己的脸,祖母赶紧抓住她的胳膊。
我们家自旧社会起就受人照顾。父亲出生后,杨奶奶喂奶,湾子里的人送米送鸡蛋。祖父送父亲读私塾,先生不收钱;父亲学医,先生倒付工钱……只有一条,我们家的人不吃湾子西头那棵枣树的枣子。
而我,一生沉迷于那幅图景:祖母坐在桃树下,桃花灿烂,祖母如土,一只白蝴蝶在祖母和桃花之间飞。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姑奶奶牺牲后被祖母悄悄葬在屋前的杂树林,主要是怕曾祖母伤心,也暗示了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
B.祖母不让“我”碰她肩头的伤疤,既有对“白匪”难以释怀的仇恨,也有对大姑奶奶深切的怀念。
C.小姑奶奶把磨过的菜刀和削好的杪子放到床底下,表明大姑奶奶的牺牲更坚定了她参加革命的决心。
D.“我”父亲当年受到村民们的多方照顾,学医时先生甚至倒付工钱,突出了乡邻们的淳朴、善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写晚年的祖母,回忆大、小姑奶奶,以“我”——七岁孩子的视角观照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经历。
B.小说时空交织,实虚穿插,引领读者感受一个家族为革命所作的贡献,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C.小说以祖母为线索人物,既表现了对亲人的缅怀,又突出了群众对革命的作用,丰富了小说主题。
D.“蝴蝶银簪”物象多次出现,贯穿全文,既暗示了“我”家族当时的富有,也成为缅怀亲人的寄托。
8.小说末尾写新媳妇的骂人及道歉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作者深谙“以淡写浓”的艺术辩证法,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师说
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答窦秀才书
韩愈
愈白:愈少驽怯,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又重以自废。是固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
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顾足下之能,足以自奋;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愧耻而不敢答也。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稛载而往,垂橐而归,足下亮之而已。愈白。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B.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C.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D.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读,北宋之前,经书多为师徒口口相传,行气压韵的句读方式多为口传心授。
B.百工,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后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
C.足下,古代交际用语,仅用于下级称呼上级。文中是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D.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各级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12.下列对两段文字表达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师说》通过多重对比,阐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评了当时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B.《师说》运用感叹句、反问句,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感情激越,增强文章说服力。
C.《答窦秀才书》语气亲切,条分缕析,既有亲身经历的印证,又有设身处地的关切。
D.韩愈以“稛载”形容窦秀才有盼而来,以“垂橐”形容他无获而归,言语饱含祝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分)
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5分)
14、面对窦秀才从师的请求,韩愈“临事愧耻而不敢答”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下列对《登岳阳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诗高远的境界不分伯仲。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漂流。与上联结合起来看,洞庭湖的汪洋浩渺,更加重了诗人身世的孤危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上,想到北方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不仅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感情深沉。
16.古人作诗都讲求炼字,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颔联中的“坼”和“浮”。(6分)
(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7、(1)《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 。
(2)《归园田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 ,

(3)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又到一年赏花时,作为中国民间一项重要习俗,踏春赏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我们今天仍可在众多的诗文和游春图中一窥当年古人赏花盛况,而历经千年,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不仅未减,带火了乡村旅游,催生出“赏花经济”,为赏花文化导入时代内涵,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
在古代,赏花是一项受众广泛、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审美活动。不用香车宝马、鸣锣开道,只要有一颗不误春光之心,便可呼朋引伴,亲近自然。杨巨源写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在唐代,每逢各处园林春花盛开,长安城街道上便人头攒动。花如云,人亦如云。可见在古人生活中,逢春赏花是一项__________的审美活动。
赏花文化__________并延续千年,与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情结__________。在古人观念中,昼夜__________化生阴阳,阴阳变化推动万物规律地运动。《素问》中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而冬藏春发,春天正是阴阳更替、万物重生的转折点,因此被赋予万象更新、充满希望的文化内涵,正如萧绎《纂要》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集体化 蔚为大观 休戚与共 演替
B. 大众化 蔚然成风 休戚与共 演变
C. 大众化 蔚为大观 息息相关 演替
D. 集体化 蔚然成风 息息相关 演变
19. 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不仅未减,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催生出“赏花经济”,带火了乡村旅游,为赏花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B. 不仅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未减,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带火了乡村旅游,催生出“赏花经济”,为赏花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C. 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不仅未减,催生出“赏花经济”,带火了乡村旅游,为赏花文化注入时代内涵,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
D. 不仅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未减,带火了乡村旅游,催生出“赏花经济”,为赏花文化注入时代内涵,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例如,将氧化铝称为“陶土”,氧化钙称为“碱土”等。事实上,稀土是铜、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因为当时冶炼提纯难度较大,用于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比较稀少,而且获得的氧化物难以熔化,也难以溶于水,也很难分离,且外观酷似“土壤”, ① ,这一名称从18世纪沿用至今。
现实中,小到手机屏幕、数码相机,大到导弹、雷达、潜艇, ② 。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它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
③ 。两者的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离子半径皆不同。在应用上,( );而重稀土资源稀缺,可用于航天、军事、国防及新材料合成等高科技领域,价格昂贵,可替代性小。
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虽然应用广,但存量大、价值相对低廉
B. 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一方面应用广,另一方面存量大、价值相对低廉
C. 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虽然存量大、价值相对低廉,但应用广
D. 轻稀土一方面应用广,另一方面存量大、价值相对低廉,因而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聚会结盟。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教,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C.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左尹,官名,多以亲贵任之,掌管军事。季父,叔父。古代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表示排行最后的。
D.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净、正旦,传统戏曲中的角色名。净,俗称“花脸”,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正旦,女主角。科,传统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
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16岁是生命之花绽放的季节。她美丽,充满梦想;她灿烂,充满活力;她有困惑,但从不放弃;她会迷茫,但绝不退缩。
请你以“花季宣言”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主题班会上演讲。
要求:不脱离材料写作,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1. C “中国建筑的‘文法’就在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这些方面”错误。原文“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只是中国建筑的“文法”的 一部分。
2.D 原文是“虽然不能每次都赢”
3. A “中国建筑师才能不足”不属于“出现畸形建筑的原因”。原文“我并不认为中国建筑师无此才能,而是失之于方向的不明确”一句可知,作者并没有否认中国建筑师的才能。
4.首先指出中国建筑具有特殊的“文法”(1分);然后具体介绍中国建筑中的具体的“文法”,包括斗拱、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瓦作做法等“文法”(2分);最后介绍空间平面处理上采用庭院方法(1分)。
5.①主体采用梁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便于隔断为“间”。②采用斗拱做法,能够减少梁柱间过渡部分的剪力,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③采用瓦作做法,处理好屋檐及屋顶的曲面,同时起到美观的装饰作用;④平面上,采用院落组织,适应对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 (每点两分,任意答出三点得满分)
6.D(父亲受到村民们的多方照顾,突出的是群众支持革命,对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家庭的感激,不是一般意义上乡邻之间的情谊和优良品质。)
7.D(“蝴蝶银簪”未贯穿全文。暗示了“我”家族的富有于文无据。)
8.①表现群众对革命的拥护与支持,对革命家庭的尊重;②侧面烘托出“我”的大姑奶奶和小姑奶奶为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③与下文“我”家一直受到乡亲们的照顾相照应。(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①情节叙述上,在从容质朴的叙事中展现革命斗争的残酷。叙述上娓娓道来,依次讲述小姑奶奶和大姑奶奶的革命事迹,不追求情节的离奇刺激。
②环境描写上,运用简化、诗化方式处理牺牲现场的惨烈。写“我”的两位姑奶奶的牺牲场面简略,没有大量笔墨渲染惨烈、血腥,而是以写景取代。
③人物刻画上,在简洁克制的描写中表达极致的爱憎情感。没有过多的人物刻画,但对革命者的崇敬、对敌人的憎恨寓于其中。(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
10.(3分)C 11.(3分)C 12(3分).D
13.(5分)(1)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之处。(评分建议:每小句各1分,语句流畅一分。)
(5分)(2)现在又因犯罪而被朝廷贬逐,远远地来到这南方边远地区担任县令,愁闷忧虑,无以聊赖,又受瘴坊之病侵扰,整天惴惴不安,无法希冀朝命夕保。(评分建议:“以罪黜于朝廷”2分,“无聊”“惴惴焉无以冀朝夕”,大意正确各1分。)
(3分)(1)窦秀才年少才高,靠自己努力可以成功;(2)韩愈自己道穷志困,能力不足,无以帮助;(3)韩愈被黜远地,自身难保。(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B
16.“坼”有分裂的意思,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浮”给人升腾之感,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展现了阔大的意境和宏伟奇丽的景色。此外“浮”字前加以“日夜”修饰,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可谓一语双关。
17.(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8. C 19. B 20. A
21. ①所以(故)称之为稀土 ②稀土无处不在 ③稀土分轻稀土和重稀土
22.A
四、写作 (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