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11: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窗》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将“意象切入法”运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去,熟练掌握本文所涉及的意象的深刻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法、点拨法、练习法,让学生理解“重帘”“黄昏”等意象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并将诗歌中运用到的表现手法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理解“重帘”“黄昏”等意象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并介绍——乐山古城不仅以乐山大佛闻名,从这里走出了两位现代诗歌史上非常有名的诗人:郭沫若和陈敬容。
简单介绍郭沫若、陈敬容和“九叶诗派”。
郭沫若:中国现代诗歌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陈敬容:著名的“九叶诗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现代最抒情的女诗人”。
九叶诗派:又称九叶诗人,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朗读全诗,并初步感知:本诗作者主要为了表达什么意思?
学生明确:作者主要为了表达自己想要获得心上人的爱情却因求而不得产生的痛苦和失望。
小组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回答:本诗中有哪些意象?分别有什么深意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意象有很多,如太阳、蓝天、黑夜、重帘、星空、黄昏以及中心意象窗等。但这些意象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充满正能量的意象,代表希望、光明以及温暖等;一类是流露出负面情绪的意象,代表怅惘、失望以及黑暗等。
五:教师重点强调三个意象——重帘 黄昏 窗
明确:补充——重帘:
特点——掩而不掩,闭又不闭,可深情曲入,亦可拒人千里。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白《怨情》
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许棐《喜迁莺》
寓意:小小的帘子隔着两个世界,是拒绝爱情的一种委婉的方式。
黄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陈敬容的诗像流动的河,充盈着永远的憧憬和新鲜的焦渴。
明确:本诗里流露出作者的孤独、怅惘、失望等负面情绪,但是作者在茫然之中还是怀有希望的,因为诗歌最后一节用到了一个意象——星空。
作业:让学生练一练——
以《我的窗内窗外》为题目,写两段文字。要求:字数100——200字,运用两种以上表达技巧,尽可能生动形象,情感真挚。
(学生在这一环节展示自己的写作片段,教师当场加以点评。)
教师展示自己的下水片段,并引导学生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
结语:希望大家能如同樱花一般绽放自己的生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