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马》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马》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12: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老马》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选修课本《中国现当代诗歌与散文》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目标要求是:理解和掌握现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音”的意义;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与暗示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如意象、意境等和一定的鉴赏方法。在这单元精讲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语言也浅显易懂,因而学习这首诗比较顺畅。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此诗本身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坚韧的精神品质和对下层人民寄予同情。
教学重点: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
四、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运用了问题点拨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去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用具:为了突出“老马”的象征含义,我选用了当今一些生活在底层人民的图片和选用了“习主席扶贫”视频,丰富了资源。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分析
(一)图片导入法。我选择了一张“老马拉沉重货物”图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开始就对这匹老马有同情心,引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体会诗歌的“建筑美”和“音乐美”。
通过看形式和找韵脚,同时用了一个音频做示范。
(三)赏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我主要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来分析。如 “大车”和“扣”反映了压力之大,车主的贪婪残忍。“不说一句话”“沉重地垂下”反映了老马的坚韧和忍辱负重。
下一节的“咽”和“望望前面”突出老马的痛苦不堪,渴望有希望出现。“飘”字表明车主的傲慢与随意,残忍。一幅忍辱负重装车图、一幅恐惧无比老马拉车图呈现出来后,开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完成目标二
(四)研读,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
老马的形象已经分析透彻了,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哪类人像老马。然后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老马的深层含义。
我补充一些画面,触动学生的心灵。进而“直击现实”。当今的热点问题:“扶贫”就是帮助下层百姓走出贫困。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和学习他们坚韧的品格。完成目标三。
欣赏艺术手法:托物言志。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我先对其进行了概念解释,然后得出鉴赏流程,可操作性。
学以致用。
选了一篇题材与本篇相仿的古诗来鉴赏,难度不大,但能把今天学的知识运用进去,让学生有成就感。
六、作业布置:背诵这首诗。培养一定的语文素养。
七、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的图案是一个甲骨文“车”,代表老马拉着沉重的马车艰难前行。老马的三个象征含义也写出来了,以及所用的手法托物言志也体现出来了。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板书上一目了然。板书简洁大方且形象。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构思根据教学目标而来,知识能进行实际操作,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整个教学过程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课堂上,学习氛围浓厚,特别是看画面和视频,启发比较大。“学以致用”环节,成就感很强。不足之处,学生读的机会不多。总之,课堂效果很好。
九、教学评价:三个目标都很好地达到。多加强学生的朗读。
《老马》教案
江西省进贤县第二中学 王鲁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坚韧的精神品质和对下层人民寄予同情。
教学重点: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
教学方法:点拨法 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一张图片导入,配上旁白:迎面走来的是一匹瘦弱的老马,它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臧克家笔下的《老马》,一起体会它的苦,它的痛,挖掘它的深层含义。
作者简介
初读课文,体会建筑美与意蕴美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研读课文,挖掘“老马”的象征含义。
(六)直击现实中的老马,引导学生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引申出时事热点:扶贫工作
(七)掌握艺术特色:托物言志
(八)学以致用:《病牛》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九)作业布置: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