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12:4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
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引导学生体会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作者的赤子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这种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
深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研究法;小组讨论法。
五、导入:
(播放卢沟桥事变视频)这是80多年前,1937年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场浩劫,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国家面临危亡,这时候的中国国民党不顾民族利益,围剿中国正义之士,那么大家试想,如果是你处于当时的环境中,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艾青作为中国正义之士中的一份子,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
六、诗歌的韵味在于诵读——诵读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絮聒( xù guō ) 后裔( yì )
蓬发( péng )垢面( gòu )
蜷伏( quán ) 暴戾( lì )
2、初读诗歌,理解词义。
絮聒:絮叨。
暴戾:粗暴,残酷凶恶。
饥馑:饥荒。
蓬发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
垦殖:开垦荒地,进行生产。
七、诗歌的韵味在于诵读——讨论朗读
1、自由诵读,注意抑扬顿挫,把握内容。
(1)教师朗诵指导。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
(3)讨论全诗分为几部分,并阐述理由。
四部分。四次出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将诗歌分为四部分。
2、诗歌中的起承转合体现着情感的变化,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一条情感曲线,来呈现诗人的情感变化。
在诵读中高低起伏的曲线被称作语势,语势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有声语言中语句发展或行进的趋向和态势,包括声音强弱、高低、长短、气息深浅、多少、快慢,口腔状态松紧、开闭,口位前后的综合变化态势。语势分为几类?有波峰、波谷、上山、下山,半起,那么整首诗歌根据语势的高低由这几类组合形成起伏的波浪线。
八、分析诗歌意向及画面
1、全诗共出现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三幅画面。
第一幅:大雪飞扬下赶着马车的农夫。
第二幅:破烂乌篷船里蓬发垢面的少妇、蜷伏在不是自己家里的年老母亲。
第三幅:失去家畜和田地的拥挤在绝望的污巷里的垦殖者。
2、三幅画表达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三幅画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是苦难中国人民的化身,具有现实性和典型性。
九、精读名句赏析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重复迭现,反复咏叹,构成这首诗的主旋律。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起承转合,出自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强烈的呐喊。大自然季节的更替只是给人感官上的触觉,重要的是在于诗人内心深切的感到了寒冷的封锁,使他不得不发出这种强烈的呐喊。
2、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这三行诗的内容非常沉重,蕴含着深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的落在读者的心头上,引起了深深的震撼——这也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3、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这是他对危难的中国说的,因为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结尾不是无告的呻吟,而是战斗的呼喊,是为祖国急切献身的新声。应当说,这充满悲愤力量的诗句,有力的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感情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鼓舞。
十、艺术表现手法:
叙述、描写、比喻、反复、感叹。
十一、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十二、课后作业:
谈谈对现代生活的感悟。
十三、教学反思:
因材施教。作为教师,面对相同文本,面对不同学生,在难易之间定位和选择,能考察自己解读文本和确定教学策略的基本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