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也许──葬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也许──葬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12:4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也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诵读诗词,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了解诗人及诗歌传达的情感。
把握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及在本诗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
运用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品味诗歌。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韩红歌曲《天亮了》,带领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二、作家作品
(一)创作背景
诗中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据说聪敏,当时已识不少字,只是身体虚弱单薄。闻一多对她怜爱之至。1926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但为生存,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在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训导长。此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闻一多得讯后却抽不出时间,只得寄一张照片回家。立瑛看着照片边叫边哭。并于同年冬天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是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这一诗派提出了诗歌创作中的“三美”主张:分别是( )美、( )美、( )美。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
三、赏析诗歌
(一)音乐美
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二)绘画美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 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意象:夜鹰、蛙、蝙蝠
阳光、清风、松荫
黄土、纸钱
(三)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思考探究
文中为何连用了三个“不要”和两个“不许”?
女儿病重,又及其思念父亲,为何闻一多先生不回家呢?
闻一多是著名的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巴金先生说“民族的良心,青年的挚友、一多先生是中国知识分子光辉的榜样。”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闻一多:“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鲁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改写诗歌,品味“三美”
对比诗歌,说说两首诗歌的区别,品一品哪种书写与表达更好?
也许——葬歌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也许——葬歌
你真是哭得太累,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合作探究
诗的题目是“也许”,为什么不直接用副标题“葬歌”?
写作训练
“也许”,我们常用来表达憧憬、懊悔或者宽慰之情。请你也以《也许》为题,写几句诗,把你最想说的话说出来。
例如:也许我是一棵树,也许我是一滴水;也许我是某个人;也许时光可以倒流,也许我可以预见未来……
课堂小结:
一般写悼诗,总是要表达强烈的悲痛和哀伤,而本诗却从“三美”出把歌写成优美的安魂曲。
吴晗:“一多一生的追求美,不只是形式上的美,更是精神上的真、善、美。早年搞诗是为了美,中年弄文学也是为了美,晚年努力于民主运动也是为了美,追求的方式有变化,但目标却从来没有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