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随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30 23:42:05

文档简介

随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曲线,请分析并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若适当提高温度,光合速率的增加值小于呼吸速率的增加值,则补偿点B应相应地向右移动
B.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点左移,C点左移,D点向右上方移动
C.D点时,AT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D.若图为阳生植物,则换为阴生植物,B点向左移动,D点向左下方移动
2.秋水仙素是一种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鳞茎细胞中提取出来植物碱,呈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该物质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有丝分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间期
B.用秋水仙素处理根尖伸长区细胞,可使其染色体加倍
C.洋葱鳞茎细胞不能合成秋水仙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秋水仙素可能贮存在秋水仙植株的鳞茎细胞的液泡中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基因的DNA序列受损可能导致细胞衰老
C.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4.下列有关遗传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花与白花杂交,F1为粉红花,否定了融合遗传
B.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将出现3/16的新的性状组合
C.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单显性和双显性个体性状表现不同
D.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
5.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A/a和D/d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中白花的基因型应该是( )
A.AADd或者aadd B.AAdd或者Aadd
C.AAdd或者aaDd D.Aadd或者aaDd
6.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若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上成功导入了2个抗虫基因,则理论上,该转基因植株自交的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为( )
A.全为抗虫 B.抗虫:不抗虫=1:1
C.抗虫:不抗虫=3:1 D.抗虫:不抗虫=15:1
7.某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花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该植物控制花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花色形成的相关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该植物红花基因型有4种,白花基因型有3种
B.用该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C.用该植株进行自交实验,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 : 白花=9 : 7
D.用该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后代出现少部分红花可能是基因重组所致
8.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和EF段染色体数目相等,均包含n对同源染色体
B.AB段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CF段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FG段细胞的名称是精子
C.AB段和EF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可能不同
D.CD段细胞内有n个DNA分子,EF段细胞内有2n个DNA分子
9.甲至丁图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戊是某分裂时期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甲,乙两图所示的时期
B.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一个乙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两种类型
C.图戊中基因1和2互为等位基因,A,B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若图戊中3为b,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1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果蝇(体细胞中具有8条染色体)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
A.3+XY B.3+X或3+Y C.3或3+XY D.3或3+XX
11.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Ⅱ—1、Ⅱ—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
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截刚毛为1∶ 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
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存在于( )
A.性染色体的I区段 B.Ⅱ—1区段
C.Ⅱ—2区段 D.常染色体上
12.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S型菌可以分为I、Ⅱ、Ⅲ型等,其中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下列有关R型菌和S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型菌无毒,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催化多糖荚膜合成的酶
B.厚荚膜基因(S-Ⅲ)和薄荚膜基因(S-I)可能是一对等位基因
C.将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只有少数R型菌会转化成S型菌
D.若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茵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则小鼠不会死亡
13.用一个被32P、35S、3H充分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大肠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子代噬菌体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3H
B.子代噬菌体的DNA中都能找到3H和32P
C.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能找到3H和32P
D.有n—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1H和31P
14.2019年的Science刊登了一项对27个不同品种狗基因组的样本测序,该研究表明,所有的狗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的共同祖先——已经绝种的一种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狗的基因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通过氢键连接构成的
B.脱氧核糖与磷酸连接的顺序决定了不同品种狗所含遗传信息不同
C.判定共同祖先主要依据的是不同品种狗的相同基因序列
D.通过基因组测序可以确定不同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15.奥密克戎(Omicron)是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播速度快,被世卫组织定性为“密切关注变异株”,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奥密克戎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其装配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NA在奥密克戎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B.奥密克戎进行翻译所需rRNA、tRNA均由病毒+RNA复制形成
C.奥密克戎进行图中的①②③④过程,体现了中心法则的全过程
D.噬菌体与奥密克戎的遗传物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只是碱基种类不同
16.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细胞中过程②与过程①相比,特有的碱基对为
B.过程③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C.在人体内的心肌细胞、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神经细胞
D.已知过程②的链中腺嘌岭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则与链对应的区段中鸟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52%.
17.以下语句中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身可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③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④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⑤1个DNA分子只能转录出1种1个mRNA
⑥人类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丢失的结果
⑦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⑧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A.④⑧ B.①④⑦ C.⑥⑧⑨ D.④⑤⑥
18.研究者用X射线照射紫株玉米(AA)后,用该玉米花粉给绿株玉米(aa)授粉,F1幼苗中出现少量绿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紫株自交后代出现绿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推测射线照射可能导致A基因突变为a
C.推测射线照射可能导致带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D.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初步判断变异的原因
19.玉米籽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受基因R和r控制。现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三体纯合黄色玉米分别与正常白色玉米杂交,得到F1,F1中选择三体自交得到F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亲本黄色玉米为甲图所示三体,则F1三体产生的配子中R占1/4
B.若亲本黄色玉米为乙图所示三体,则F1基因型比甲的F1少一种
C.若基因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F2中黄色:白色=35:1
D.若基因位置如图乙所示,则F2中黄色:白色=3:1
20.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种子,是由于双亲产生了少数正常的生殖细胞
B.染色体易位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纯合豌豆杂交后F1自交,F2中重组类型比例为3/8
D.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即可得到不可育的三倍体小麦植株
21.细胞代谢中AT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在2018年被测定,对其工作机制的研究在2019年有了突破性进展。如图1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每空2分,共12分 )
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除图中外还有_____。
(2)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若叶绿体光合产物输出受阻,短时间内图中ATP的量将有所_____。
(3)为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机制,研究人员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植物CO2吸收和释放速率,得到图2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①如相同光照周期,改用遮阳网覆盖温室(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的1/3),c点的位置将_____。
②图2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个;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_____(选填<、=、>)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22.下表表示6个品系的果蝇(都是纯种)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②~⑥都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其它性状都正常。(每空2分,共12分 )
品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性状 野生型 残翅 黑体 白眼 棕眼 紫红眼
染色体 Ⅱ Ⅱ X Ⅱ Ⅲ
(1)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n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为_____。
(2)若要研究伴性遗传,应选择表1中哪两个品系之间进行交配最为恰当:_____。
(3)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的交配品系是_____。(多选)
A.②和③ B.③和④ C.②和⑤ D.⑤和⑥ E.③、④和⑥
(4)果蝇的X染色体上还存在眼形基因,图1显示了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据图回答:
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_____,该种变异称为_____。
(5)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lBXb(如图2所示),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l,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另一条X染色体上有b基因而无隐性致死基因l。l在纯合(XlBXlB、XlBY)时能使胚胎致死。回答下列问题:
若棒眼雌果蝇(Xl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雄果蝇占_____。
23.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分裂图像,图2是细胞分裂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曲线,图3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
(1)图1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处于图2曲线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区段,对应图3中___________(用甲、乙、丙、丁表示)表示的时期。
(2)该动物细胞分裂时基因B与基因b的正常分离发生在图2曲线___________区段。若出现图1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___________发生了互换,则这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4.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 )
(1)可判断甲病属于_____染色体上_____性遗传病;乙病属于_____染色体上_____性遗传病。
(2)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
(3)Ⅱ8和Ⅱ9生一个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
(4)Ⅲ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源于I代中的_____。
2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由两条肽链构成,能够促进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长发育。若BDNF基因表达受阻,则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下图为BDNF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甲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以_____________为原料,若mRNA以图中DNA片段整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测定发现mRNA中C占27.4%,G占22.7%,则DNA片段中T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图2中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_____。(AGC:丝氨酸;UCG:丝氨酸;GCU:丙氨酸;CGA:精氨酸。)
(3)由图1可知,miRNA-195基因调控BDNF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从而使BDNF基因表达的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丙过程______________(填“减弱”或“不变”或“增强”),若甲过程反应强度不变,则BDNF的含量将____________(填“减少”或“不变”或“增加”)。随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试题答案
1.B 2.D 3.D 4.D 5.D 6.B 7.D 8.C 9.B 10.D 11.A12.C13.C14.B15.A16.D17.A18.A19.A20.D
21.【答案】(1) 线粒体内膜
(2) ATP、 NADPH 增加
(3) 上移 4 <
22.【答案】 2n 品系①和品系④ BDE 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 染色体变异 1/3
【答案】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BC 乙 B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AB:Ab=1:1
24【答案】(1) 常 隐 X 隐
(2) AaXBY AaXBXb 1/3(2分)
(3) 1/2 (2分)
(4) Ⅰ2和Ⅰ3(2分)
25.【答案】(1) RNA聚合 (1分) 四种核糖核苷酸 (1分) 24.95%
精氨酸 miRNA-195与BDNF基因表达的mRNA形成局部双链结构 增强 减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