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期末统测
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1、(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A(扩大范围)
2.(3 分)B(A 项说法绝对;C 项曲解文意;D 项因果关系不当)
3.(3 分)C
4.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点出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途径,然
后从多方面具体分析,最后加以总结。
②局部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等层面具体分析。
(共 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5. ①树立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身的人文精神。②培养健康、文明的
上网习惯,不参与网络暴力。③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辨别能力,谨防网络暴
力和欺诈。(共 6 分。每点 2 分,围绕“价值观”“健康文明”“安全”三
个方面进行分析,意思对即可)
6.A(B 项曲解文意,“广东富豪重金求取‘镇店之宝’而不得”只能印证
丹青“只为公家作画”“不愿留名”的事实。C 项无中生有,“仍是看重他
潜在的经济价值”的表述没有文本依据;从文本中不难看出,这一次家乡父
母官前来邀请丹青是在丹青离乡“若干年后”,“家乡掀起了民俗画热,男
女老少皆能一展画技”的背景下进行的,返乡是参加“草堂乡民俗画展”活
动,而非招商引资等与发展经济相关的活动。D 项对小说的主旨理解有误,
“倡导艺术家调整艺术追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表述,没有文本依据;而“利
用艺术家的劳动发展经济”也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对其加以“肯定”,
自然不妥。)
7.C(小说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也有利于作者直接抒情”的说法不够准
确。应当说,小说中运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有利于作者借文中之“我”来
抒情和议论,第三人称则有利于客观陈述,引起读者共鸣。)
8.客观因素:①天赋极高:极富作画天性,无师自通,又得到父亲真传。②
时代机遇:适逢改革开放,被县里看中,县领导要求尝试山水写意画。
主要因素:①不畏困难:触类旁通,改变绘画风格。②淡泊名利:暗立规矩,
坚持“三不”原则。 (每点 1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9.①妹妹热爱并能创作民俗画,让曾为了县里要求而改变画风的丹青感到欣
慰;②妹妹的画作“麒麟送子”远超自己,丹青为自己在乡土民俗画创作方
面的落伍而感到惭愧;③尽管丹青在山水画领域有了一定建树,但他却在自
己曾经最擅长的民俗画领域止步不前,所以他觉得“迷失的远比获得的多”,
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坚持初心,方得始终。
(每点 2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0.C 11. B 12. C
【10 题详解】
句意: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
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
张良刺杀一事。
“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是说张良与客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
秦始皇,“博浪沙”做状语,前省略介词“于”,属于状语后置,和“秦皇
帝”不能断开。
“大索天下”“求贼甚急”意思是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
“索”和“求”两个谓语动词,是两层意思,中间应该断开。故选 C。
【11 题详解】
B.“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错误。“字”是成年后才定的,
名出生时就可以取。
【12 题详解】
C.“原因是刘邦是上天派来的”错,真正的原因是刘邦能赏识他,经常采
用他的计谋。
13. (1)弟弟死了不安葬,用家里的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
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的缘故。
(2)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
计谋。
【13 题详解】
(1)“悉”,全;“为”,替,给;第二个“以”,因为;“相”,担任……
相。
(2)“数”,多次;“说”,说服;“善”,赏识。
14. (1)分析秦国暴虐无道导致失去天下,明确沛公现在的任务是“除残贼”。
(2)引用古言,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意见。
【14 题详解】
结合“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
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分析,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
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
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秦朝因暴虐
无道失去天下,沛公进入这里是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而不是来安享其乐
的,不能给百姓以错误的认识。
结合“‘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分析,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意见,希
望刘邦接受下属善意的提醒。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字子房,他的先人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王的相。父亲平,
做过悼惠王的相。悼惠王二十三年,父亲平去世。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灭亡了
韩国。张良当时年纪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弟弟死
了不厚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
韩王之相的缘故。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得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
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
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为了张良的缘故。
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过了十年,陈涉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
驻在留县。张良打算前去跟随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
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
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
“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跟随了沛公,没有离开他去见景驹。
沛公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的意
图是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朝正因暴虐无
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
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意见。”沛公这才回军驻在霸上。
项羽来到鸿门下,想要攻打沛公,项伯于是连夜急驰到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
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张良说:“我为韩王辅佐沛公,现在事态紧急,逃走就太
不仁不义了。”于是张良就将情况全都告诉了沛公。沛公非常吃惊。张良说:“沛公自
己揣度一下能够打退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好一会儿,说:“一定是不能的。现在该怎
么办呢?”张良于是坚决邀请项伯见沛公。项伯会见了沛公。沛公与项伯同饮,为他敬
酒祝福,并以宾礼相待,约定结为亲家。沛公请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
沛公之所以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的强盗。等到沛公会见项羽以后,取得了和解,
这些情况记载在《项羽本纪》中。
15.C“又隐喻入侵南宋的金人”文中并无此意。
16. (1)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作者借用“淝水之战”这个典故是为了借古
讽今。(2)词主要写战争,词以十分快意的笔调赞扬晋军出奇制胜、力挫强
敌,以少胜多,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3)作者借
此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
定可以击退侵略者。建立像前人那样的伟大功业。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
17(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B 解析:结合上下文可知括号内的内容与上文并非因果关系,应构成并
列关系,以“同时”承接上文更恰当,排除 A、D两项;根据“如恋人互赠信物和
新婚婚服上会采用鸳鸯的图样”“寿诞则采用龟、鹤的图样”,可知下文是按照
场合再说图样纹饰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故先说“根据不同的场合”,再说“选择
不同的纹饰”与下文衔接更有连贯性,排除 C项。
19.B 解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封藏的美酒比喻历史
悠久、底蕴丰厚的汉服。B项,比喻,以玉壶中的冰心,比喻自己的心。冰心在玉
壶之中,比喻人坚守清廉正直的品行。A项,借代,“丝竹”代音乐。C项,夸张,
“不盈尺”夸张。D项,借代,“黄”“苍”,颜色代本体,黄犬、苍鹰。
20.
答案:D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应为“围绕……”
或“以……为中心”;二是成分残缺,句末缺少宾语中心语“的服装”。
21.①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
②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③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深思。
(第①处,在第 1段首,应为总句,语境需要补写的陈述对象是与“一个国家和
民族”有关,而后一句的语境为汉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一二句的
语义关联由概括到具体,故可推知要补写的内容是“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
第②处,在第 2段尾,应为总结句,还原“这些角度”的指代内容,即面临外语
教育和信息化的挑战,并根据语境的提示——汉字教育出现了问题,可知此处应
补写的内容是“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第③处,在第 3段尾,应为总
结句,前文内容是介绍汉字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及采用拼音方法来教授汉字,
但我们的汉字教育却没能很好地认识、总结其规律,提出汉字教育要重视的问题,
根据这一语境,此处应补写的内容是“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深思”。)
22.①了解汉字历史;②重视汉字教育;③创新教学方法。(答题时,需要结
合第 1、3文段的内容,围绕“加强汉字教育”措施这个中心,梳理文本,可知重
视汉字教育及其原因,现有的汉字教学方法存在不足,故得出上述答案。答题时,
注意字数的限制。)
23.【写作提示】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给出了三句名言,都是围绕“青
春”这个话题的。第一句重点强调了青春的短暂仓促,告诫我们要好好把握
易逝的青春;第二句启示我们要拥抱青春,努力奋斗,自信自立,自强不息;
第三句告诫我们要珍爱青春,努力学习知识,努力拼搏,让生命变得充盈。
可从三句中的关键词入手,如“仓促”“回忆”“知识”等,选择其中一个
或多个方面来写。必须结合共青团成立百年的大背景,要有讲话稿基本的格
式。宜春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与电子设备“亲密接触”的高峰期,这让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游戏,或受到低俗、庸俗、
媚俗等网络“三俗”的不良影响。家长们的担心并非多余,青少年蝶介使用技术娴熟,但蝶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介素养有待提升,容易受到网络“三俗”侵蚀。要提高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
学校、家庭、煤体、社会”立体参与。
注意事项:
价值观引领是首位。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分辨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那么以什么尺度去分辨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和解读呢?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有的青少年容易受到“三俗”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影响,其根源在于心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帮助青少年明是非、辨善恶、知良莠,使他们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拥有度量信息的尺子。要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用他们喜欢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递正确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的价值观,就像《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那样,在潜移默化中讲述党的初心和革命先烈的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尚情怀。
材料一:
人文教育是奠基石。如果人文精神缺失,一些年轻人就容易陷入空虚和迷茫,让网络“三
随着我国青少年的触网年龄不断降低,他们能否健康、安全、文明上网成为社会关注的
俗”钻了空子。无论教育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种模式,都应该充分重视人文学科,仅从实
焦点。“很多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寻求猎奇、新鲜,为排解社交焦虑,他们积极地在社交蝶
用和技术层面来谈人文学科是目光短浅的。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正是在于其能塑造青少年
体平台参与群体交往,容易形成小圈子的意见,情绪极化,引发群体谩骂、煽动对立等问题。”
的心灵和人格,培养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能力,而这正是良好蝶介素养的根基。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藤乐说。沉迷虚拟社交,缺失现实社交,也让当下
父母是第一影响人。如果年轻父母没有节制地玩手机、刷视频,很难想象孩子能养成好
的青少年们,更容易被误导,不自知地陷入群体意见极端化。而很多家长对此无所适从。“疫
的媒介使用习惯。由于父母的引导方式不同,使得孩子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产生了很大差异,
情期间,孩子一直在上网课,花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变多了,但我不知道她在网上除了学
有的偏向学习信息,有的偏向娱乐消遣。一样的屏暮和健盘,由于父母蝶介素养的不同,让
习还干些什么。”北京朝阳区的一位家长说。一些青少年毫无顾忌地在网上发出一些带着脏
孩子走进了两个不同的世界。父母的爱和陪伴、父母的正确引导和以身示范,能使网络在青
话的弹幕、评论、跟帖,很多人不禁问:这些青少年到底怎么了?
少年成长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连哭都这么恶心!”“现实生活中肯定也是小三!”…热播剧《三十而已》中“林
社会团体可为助力者。社会团体在青少年蝶介素养提升过程中可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团
有有”角色的粉演者被观众骂哭:“一切来得太快,完全超乎我的预想。”诗人北岛在社交
体应举办丰富多彩的蝶介素养实践活动,以游戏、竟技、趣味的方式来训练和提升青少年的
媒体上发了一首自己的诗歌,没想到却引来了围攻,有的网友甚至用网络缩写对其进行辱骂。
媒介素养,使之成为学校蝶介素养教育的有益补充。
北岛在评论区回复:“这是讨论诗的平台,不应使用语言的暴力,我从此关闭自己的评论区。”
总之,随着我国青少年触网年龄的不断降低,提升青少年蝶介素养已是当务之急。《法
青少年正陷入遭遇网络暴力和参与网络暴力的双重身份中。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组
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就指出,加强全社会网络法治和网络素养教育,制定
织编写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数据显示,28.89%的青少年在上网
网络素养教育指南: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上网。
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其中以“网络嘲笑和讽刺”及“辱骂或者用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居
(摘编自《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多。68.48%的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场景是社交软件:其次是网络社区,比例为55.3%: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而在短视频和新闻留言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0.66%和30.16%。
A.我国青少年的触网年龄不断降低,他们常陷入群体意识极端化,缺失现实社交,容易出
“新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渗透性和嵌入性非常强,他们很难区分社交蝶体中公共室
现暴力情绪,家长们对此也无所适从。
间和私人生活的界限,对于秩序、场景、规范的认识不清,易引发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问
B.材料一中北岛关闭自己的评论区这一事例,突出强调网络暴力给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王斌说。除了网络暴力,青少年还在遭遇其他网络安全
C.部分青少年在陷入网络暴力的同时,也因认识和辨别能力不足被动参与了网络暴力。
风险。《青少年互联网平台参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在青少年遭遇的网络违法侵害风险中,
D.青少年在网上自主学习、表达、交往的同时,也应该做好自我防护,谨防上当受骗。
网络诈骗占比高达46.67%。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新蝶介赋权青少年自主学习、表达、交往的能力,但是与蝶介技术的发展和带来的影响
A.青少年只要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即使是在暑假与电子设备紧密接触,也不会受网络
相比,青少年对媒介及信息的认识和辨别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整体来看,我国的蝶介素养
“三俗”侵蚀。
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青少年的蝶介素养亟待提升,就像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不能
B.材料二中以《觉醒年代》为例,意在强调要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就应用合适的方式
把交通事故的责任都归在驾驶者身上,还要依靠交规、交警等多方管理的合力。
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摘编自《面对网络风险,青少年煤介素养如何提升》)
C.青少年在上网时,要想不让网络“三俗”钻空子,有必要从实用和技术层面来增强自身
材料二:
的人文精神。
蝶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蝶介信息时选择和理解的能力、质疑和评估的能力、创造和
D.父母日常媒介的使用习惯,能让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偏向学习信息,从而给他们的上网活
生产的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这在新蝶体海量信息时代尤为重要。暑假,是青少年
动以正向引导。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