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预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高频考点精选精练卷 教科版(2017)(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植物的( )会进行光合作用。
A.根 B.茎 C.叶 D.花
2.下列实验步骤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准备两个玻璃皿,编上号
②在其中的一个玻璃皿铺上一层土,另一个不铺
③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个绿豆
④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同样多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3.一些动物在动物园里会过早地衰老,甚至死亡,原因可能是( )。
A.吃不喜欢的食物 B.参观的人过多 C.离开了适宜它们生活的野外环境
4.下列做法利用了水的浮力的是( )。
A. B. C.
5.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 ),但生长需要。
A.水 B.空气 C.阳光
6.在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我们最先观察到的种子变化是( )。
A.长出嫩芽 B.种皮破裂 C.种子膨大
7.手工造纸步骤的顺序是( )。
A.捣碎—浸泡—搅拌—抄纸—晾干 B.浸泡—搅拌—捣碎—抄纸—晾干
C.浸泡—捣碎—抄纸—搅拌—晾干 D.浸泡—捣碎—搅拌—抄纸—晾干
8.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 )。
A.食物网 B.食物链 C.食物圈
9.下列选项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的是( )。
A.月季花、蜘蛛、瓢虫、蚜虫
B.阳光、空气、水、土壤、石头
C.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阳光、空气等非生物
10.给小船安装风力推进装置时,带风轮的电动小马达应安装在( )。
A.船头
B.船尾
C.船的中部
二、填空题
11.奇奇做了一艘如图所示的小船,这艘小船的动力是___________。
12.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食物关系网叫做_______。
13.绿豆苗的根都向着_____地方生长,茎和叶都朝着______的方向生长。
14.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_____发芽开始的。
15.除了垃圾问题之外,当前人类还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
16.地球的_______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7.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对流B.热辐射C.热传导
18.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_____实验,实验中只能改变_____个条件。
19.根据种植经验,我们预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
20.和竹筏相比,我们发现独木舟有装载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足的缺陷。
三、判断题
21.万吨巨轮就是说轮船的质量有1万吨。( )
22.独木舟与竹筏相比更容易浸水。( )
23.古代的船都是用木头制造的,现代的船都是用钢铁制造的。( )
24.靠风帆行驶的小船可以自行持续行驶。( )
25.绿豆苗在生长的过程中,新长的茎、叶会向着阳光强的方向生长,它们的生长与阳光有关系。( )
四、连线题
26.用线把植物对应的关系连接起来。
仙人掌 刺叶 山地
芭蕉 阔叶 雨林
松树 针叶 沙漠
五、排序题
27.小凡与小组的同学想制作一个生态瓶,讨论后确定了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________。(请填写序号)
① ② ③ ④
六、简答题
28.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
(1)我的猜想:_________。
(2)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_。
(3)不改变的条件:_________。
(4)试验方法:_________。
(5)我的发现_________。
(6)我的结论_________。
29.2016年日本昆虫王国首相大选,凡有冬眠症或上夜班症的取消资格,安倍晋三刚走到门口被把门的螳螂拒绝,安倍晋三说:“我为什么不能参加大选”,螳螂耐心的解释,安倍晋三:“哦,我明白了”,安倍晋三在回去的路上遇见蚂蚁、猫头鹰、眼镜蛇、狐狸、田鼠、黄鼠狼、蝙蝠等去参选,你想一想谁不能参加大选,为什么?
30.找出兔、鼠、草、蛇、狐、鹰之间的食物关系,用食物链表示出来。要求至少写出4条食物链
31.如图所示是一条呈“M”形 的铁丝,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各点上的蜡会先后熔化,请写出各点蜡熔化的顺序。
七、实验题
32.如图是一条呈“中”形的铁环。如果在点A处用酒精灯加热,B、C、D、E各点上的蜡油会先后熔化。请写出B、C、D、E各点蜡油熔化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表是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做的实验记录,请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实验方法
结果 未发芽 未发芽 发芽了 未发芽 发芽了
(1)小组中的果果选择了图中的①号杯和③号杯进行对比实验,她想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___。
(2)贝贝想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她应该选择_______号杯和________号杯进行探究。
(3)上述实验中,除了贝贝和果果所研究的条件外,还可以研究其他的条件。
②号杯和③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③号杯和④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___。
(4)经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八、综合题
阳阳在课堂上研究了竹筏和独木舟的载重能力,如下图所示。
34.如图所示,独木舟上放了两个螺母,如果拿掉其中一个,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如果拿掉竹筏上的任意一个,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根据以上两个现象,说明竹筏和独木舟的___________不同。
37.为了让图中的竹筏装载更多货物,我们可以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下列船体中载重能力最好的是( )。
A. B. C.
39.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热量在试管和烧杯中的传递过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2.C
【解析】
【详解】
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观察进行种子发芽对比实验的步骤是准备两个玻璃皿,编上号、在其中的一个玻璃皿铺上一层土,另一个不铺、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个绿豆、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同样多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3.C
【解析】
【详解】
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但是动物园中的环境相对封闭,动物无法自由选择合适的环境,所以动物在动物园中会衰弱甚至死亡。
4.B
【解析】
【详解】
把小船往水中压时,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小朋友在游泳,利用的水的浮力,所以B符合题意。
5.C
【解析】
【详解】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空气。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6.C
【解析】
【详解】
在种子发芽实验中种子先膨大、再种皮破裂、然后出现根、最后长出叶。在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我们最先观察到的种子变化是种子吸水膨胀,然后是种皮破裂,长出根然后是长出嫩芽。
7.D
【解析】
【详解】
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纸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载体。造纸的原料主要是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手工造纸的顺序是浸泡、捣碎、搅拌、抄纸、晾干。为了保护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8.B
【解析】
【详解】
食物链是指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保护生物链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食物关系,就像一根根链条一样把水族成员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食物链。
9.C
【解析】
【详解】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等)。A选项只有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B选项只有非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C选项既有生物也有非生物,能构成农场生态系统。
10.B
【解析】
【详解】
给小船装上风力推进装:在船尾安装带风轮的电动小马达,电池安装在小船前端,保持船体平衡。闭合开关,让小船自己行驶起来。注意不要让电池进水,所以B符合题意。
11.电动机
【解析】
【详解】
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奇奇做了一艘如图所示的小船,这个装置是风力推进装置,所以这艘小船的动力是电动机。
12.食物网
【解析】
【详解】
食物链是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食物关系网叫做食物网,食物网比食物链更复杂。
13. 有水 光
【解析】
【详解】
植物的根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绿豆苗的根都向着有水地方生长,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茎和叶都朝着光的方向生长,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14.种子
【解析】
【详解】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
15. 大气污染 物种灭绝
【解析】
【详解】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的家园。
16.生物圈
【解析】
【详解】
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称作生物圈。
17. C A
【解析】
【详解】
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对流是冷、热不同的液体或气体相互对流传递热的,辐射是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18. 对比 1
【解析】
【详解】
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实验中只能改变1个条件。
19. 阳光 空气 水 温度
【解析】
【详解】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20. 小 稳定性
【解析】
【详解】
竹筏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它有效地解决了独木舟不稳定、装载量少的问题,这是一次技术的进步。和竹筏相比,我们发现独木舟有装载量小和稳定性不足的缺陷。
21.×
【解析】
【详解】
超过一万吨的排水量就可以称“万吨级”。万吨巨轮说轮船的载重量超过1万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2.×
【解析】
【详解】
竹筏(或木排)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竹筏(或木排)存在货物容易浸水的问题,可以给竹筏(或木排)包裹层防水薄膜等材料,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解析】
【详解】
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现代的船不都是用钢铁制造的,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解析】
【详解】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无风的时候,小船不能行驶; 有风的时候,小船能持续行驶。 这说明靠风帆行驶的小船不可以自行持续行驶,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5.√
【解析】
【详解】
植物的向性运动,指的是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所以绿豆苗在生长的过程中,新长的茎、叶会向着阳光强的方向生长,它们的生长与阳光有关系。
26.
【解析】
【详解】
香蕉叶生活在雨林地区,温度高、湿度大,所以阔叶状的叶子是为了增加蒸发量;仙人掌是生长在干燥、炎热的大沙漠中的植物,为了能在沙漠中活下去,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而且又尖硬,这样身体里的水分就跑不出去;松树生长在山地地区,为了减少由于表面积过大而蒸发的水分,叶子就进化成细细的针状,针叶表面还覆盖着厚厚的一层蜡质,所以,针叶蒸发的水分要比其他的阔叶树木少得多。
27.③①④②
【解析】
【详解】
制作生态瓶时,要注意先制作容器,再放入植物,植物成活后再放入动物。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的水。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上面放一些浮萍。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28. 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土壤的湿度 盒子、光线、蚯蚓、土质、温度、空气等 在长方形盒子的一端放干燥的泥土,另一端放潮湿的泥土,将蚯蚓放在中间,让它们选择,5分钟后看蚯蚓爬到哪儿去了 湿润环境中的蚯蚓要多 蚯蚓喜欢湿润的生活环境
【解析】
【详解】
蚯蚓对穴居生活适宜,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实验课题: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实验材料:方盒子一个,潮湿泥土和干燥泥土各堆,硬纸板一块。我的猜想: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要改变的条件:土壤的湿度。不改变的条件:盒子、光线、蚯蚓、土质、温度、空气等。试验方法:在长方形盒子的一端放干燥的泥土,另一端放潮湿的泥土,将蚯蚓放在中间,让它们选择,5分钟后看蚯蚓爬到哪儿去了。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点睛】
本题考查蚯蚓生活环境,要求学生掌握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9.猫头鹰、眼镜蛇、田鼠、黄鼠狼、蝙蝠不能参加,因为他们是有冬眠和上夜班的。
【解析】
略
30.草→兔→狐;草→鼠→狐;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
【解析】
【详解】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根据对题干中几种生物彼此之间食物关系的认知,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等。
31.D→C→E→B→F→A
【解析】
【详解】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所以距离加热点H点越近的蜡会越早熔化,而距离加热点H越远的蜡会越晚熔化,故各点蜡熔化的顺序是D→C→E→B→F→A。
32. E B D C
【解析】
【详解】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所以B、C、D、E各点蜡油熔化的先后顺序是距离加热点A处从近到远的顺序,距离加热点A处越近,熔化速度越快,所以B、C、D、E各点蜡油熔化的先后顺序是E、B、D、C。
33. 水分 ③ ⑤ 空气 适宜的温度 空气 水分 适宜的温度
【解析】
【详解】
(1)①号和③号相比,不同的条件是水,所以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2)③号和⑤号相比,改变的条件是光照,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3)除此之外,②号和③号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③号和④号可以研究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4)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34.独木舟不平衡,易倾倒
35.竹筏仍保持平衡
36.稳定性
37.用更多的竹子把竹筏做得更大
38.C
【解析】
34.
独木舟上两个螺母分别放在两端,起到平衡的作用,如果拿掉其中一个,独木舟就会失去平衡,容易倾倒。
35.
竹筏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它有效地解决了独木舟不稳定、装载量少的问题。如果拿掉竹筏上的任意一个螺母,竹筏仍保持平衡。
36.
根据以上两个现象,说明竹筏和独木舟的稳定性不同。
37.
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为了让图中的竹筏装载更多货物,可以用更多的竹子把竹筏做得更大。
38.
图中帆船的体积最大,载重能力最好。C符合题意。
39.
【解析】
【详解】
液体在受热的情况下,比较热的液体会向上流动。液体受热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图中试管和烧杯的水受热后,热量都会向上传递。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0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