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章末复习(Word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章末复习(Word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30 20:3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
核心要点突破
一、质量及其测量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    、    、    和    的变化而变化。
2.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换算关系为1 t=    kg=    g=    mg。
3.天平的使用
(1)“看”:观察天平的      以及标尺的分度值。
(2)“放”:把天平放在    工作台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0”点上。
(3)“调”: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4)“称”:称量时,    盘放置被称量物体,    盘放置砝码,通过增减    和移动
    的办法,使天平平衡。
(5)“记”:左盘被称量物体的质量=右盘内    的总质量+    指示的质量值。
二、密度及其测量
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
2.密度: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    与    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为    ,其中字母ρ表示      ,m表示      ,V表示      。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       ,换算关系为:
1 g/cm3=    kg/m3。
4.纯水的密度是         ,其物理意义是                 。
5.测量物体密度时,只要用    测出物体的质量,用    或    测出物体的    ,运用密度公式    ,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三、物质的物理属性与新材料
1.材料具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    、    、    、   、   、      等。
2.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3.根据导电性能的不同,材料可分为    、    和    三大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二极管具有      的属性。
4.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        。
5.在温度降至一定值时,超导材料的电阻变为    。
6.纳米是    单位,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如图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     、    等的改变而改变。
命题点2 质量的测量工具
  如图示,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日常生活中,质量还可以用                   等来测量。
命题点3 密度的测量
  如图示,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为    ,其中质量用    测量,体积用    测量。
命题点4 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如图示,物质的    性、导   性和导    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命题点5 晶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如图示,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属于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实验器材:两块形状规则但体积不同的木块、两块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块、天平、刻度尺等。
2.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水平平衡。
(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各物块的棱长。
(3)用天平分别测出各物块的质量。
(4)将所得数据填入下表,并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实验序号 测量对象 体积V/cm3 质量m/g /(g·cm-3)
① 木块1
② 木块2
③ 铁块1
④ 铁块2
3.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
4.评估与交流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是不相等的吗           。
实验二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器材:10枚1元硬币、天平、量筒、水、烧杯等。
2.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水平平衡。
(2)将10枚1元硬币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10枚硬币的质量m。
(3)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4)将10枚1元硬币轻轻放入量筒中,测出10枚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2。
(5)将所得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10枚硬币的 质量m/g 水的体积 V1/cm3 10枚硬币和水的 总体积V2/cm3 硬币的密度 ρ/(g·cm-3)
3.实验结论:硬币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4.评估与交流
(1)一般来说,应该先测被测物体的    ,再用量筒和水配合测量被测物体的    ,以免沾水后造成所测    不准确,最终导致密度的测量值偏    。
(2)测量固体体积时,倒入量筒中的水要适量,既要让被测物体    在水中,又要保证升高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       。
实验三 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烧杯、牛奶、量筒等。
2.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水平平衡。
(2)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3)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下牛奶的体积V。
(4)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
(5)将牛奶的体积、质量记入表格中,并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空烧杯的 质量m/g 牛奶的体 积V/cm3 牛奶和烧杯的 总质量m1/g 牛奶的密度 ρ/(g·cm-3)
3.实验结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4.评估与交流
(1)测量待测液体的质量时应该将其装在     ,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倒在托盘中。测量液体质量时也不能将    作为容器放在托盘里,以免摔碎。
(2)如图果在实验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左侧,应该如图何操作 如图果在将空烧杯放进天平左盘后,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左侧,应该如图何操作
(3)本实验中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导致哪一个物理量的误差较大 如图果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则将会导致哪一个物理量的误差较大 为什么 如图何操作能够减小误差
中考真题链接
类型一 质量及其测量
1.[2020·长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  )
A.5 g B.50 g C.500 g D.5000 g
2.[2020·咸宁]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图下实验步骤:
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点处;
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⑥根据所用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计算小石块质量。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3.[2020·齐齐哈尔]在“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实验中: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待测小金属块(质地均匀)等。
(1)小鑫同学首先将托盘天平放置于    工作台上,将游码拨至标尺的      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金属块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横梁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把金属块缓慢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
类型二 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2020·青岛]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5.[2020·南充]一杯牛奶有250 mL,其质量为300 g,则牛奶的密度是    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2020·牡丹江]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示。在0~4 ℃间,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    。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是    (选填“最大”或“最小”)的;罐装饮料(可看作水)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7.[2020·甘孜州]建筑工地需要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沙石的质量为52 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 kg,已知ρ水=1.0×103 kg/m3。求:
(1)桶的容积。
(2)沙石的密度。
(3)若用一辆载质量为4000 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类型三 密度的测量
8.[2020·深圳]小明测量鹅卵石密度的实验操作如图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于是他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
(2)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如图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再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 g;然后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并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接着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最后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 g。
(3)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鹅卵石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9.[2020·临沂]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 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 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图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点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天平再次平衡后,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 g,然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类型四 物质的属性
10.[2020·威海]塑料泡沫具有质轻、隔热、吸音、耐腐蚀等特点。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的食品,这利用了该材料的什么性质 (  )
A.密度小 B.导热性差
C.导电性差 D.隔音性好
【核心要点突破】
一、1.物质 形状 状态 位置 温度
2.千克 kg 103 106 109
3.(1)称量范围
(2)水平 游码
(3)平衡螺母
(4)左 右 砝码 游码
(5)砝码 游码
二、1.相同 正比 不同
2.质量 体积 ρ= 物质的密度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体积
3.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103
4.1.0×103 kg/m3
1 m3的纯水的质量为1.0×103 kg
5.天平 刻度尺 量筒 体积 ρ=
三、1.磁性 导电性 导热性 密度 弹性 延展性
3.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单向导电
4.良导体 不良导体
5.零 
6.长度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形状 位置
命题点2 托盘天平 台秤、电子秤、电子天平
命题点3 ρ= 天平 量筒
命题点4 磁 电 热
命题点5 半导体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3.相同 不同
4.不一定,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有可能是相等的,如图冰(0 ℃)和石蜡
实验二 3.
4.(1)质量 体积 质量 大
(2)浸没 最大测量值
实验三 3.
4.(1)容器中 不能 量筒
(2)实验前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将空烧杯放进左盘后,指针左偏,则应估测空烧杯的质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3)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导致质量的测量误差较大,因为在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牛奶沾在量筒内壁上,所以质量的测量值偏小。
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将导致体积的测量误差较大,因为在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牛奶沾在烧杯内壁上,所以体积的测量值偏小。
减小误差的操作:将适量牛奶倒进空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适量牛奶倒进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1,再测量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3,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m2-m3,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
【中考真题链接】
1.B  一斤(500 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故B正确。
2.B  测量小石块质量的步骤:
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点处;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⑥根据所用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计算小石块的质量。
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⑤⑥。
3.(1)水平 “0”点上 右 (2)54 (3)20
(1)实验前,首先要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金属块的质量:m=50 g+4 g=54 g。
(3)由图可知,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0 mL;金属块的体积:
V=V2-V1=40 mL-20 mL=20 mL=20 cm3。
4.D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根据公式ρ=可知,罐内氧气的密度变小,故A错误;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体积变大,由公式ρ=可知,球内气体的密度变小,故B错误;粉笔是固体,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也相应地减小,而粉笔的密度不变,故C错误;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公式ρ=可知,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故D正确。
5.1.2×103 变大  牛奶的密度是ρ===1.2 g/cm3=1.2×103 kg/m3;加糖溶解后,牛奶的体积基本不变,但总质量变大,由ρ=知,牛奶的密度会变大。
6.变小 最大 安全  由图像可知,水在0~4 ℃之间,随着温度升高体积逐渐变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4 ℃时,水的体积最小,由ρ=可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温度低于4 ℃时,水的体积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高于4 ℃时,水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灌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4 ℃时体积最小,在4 ℃以下或以上时,体积均增大,故在4 ℃存放罐装饮料是最安全的。
7.(1)因为桶装满水,所以桶的容积:
V=V水===0.02 m3。
(2)沙石的密度:
ρ沙===2.6×103 kg/m3。
(3)400 m3沙石的质量:
m总=ρ沙V总=2.6×103 kg/m3×400 m3=1.04×106 kg;
若用一辆载质量为4000 kg/车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的车数:
n==260车。
8.(1)左 
(2)132.6 
(3)2.6×103 仍然准确
(1)指针在刻度盘中间偏右,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鹅卵石的质量:m=100 g+20 g+10 g+2.6 g=132.6 g。
(3)鹅卵石排开的水的质量:
m'=192.4 g-141.4 g=51 g,
则鹅卵石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
V===51 cm3,
鹅卵石的密度:ρ===2.6 g/cm3=2.6×103 kg/m3;
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时,鹅卵石上虽会沾有水,但计算鹅卵石排开水的质量减去的仍为烧杯和水的初始质量故对实验无影响。
9.(1)右 (2)B
(3)40 (4)62
(5)0.9 纯酒精
(1)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调节游码,即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B正确。
(3)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示数为40 mL=40 cm3。
(4)如图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m'=50 g+10 g+2 g=62 g。
(5)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m=98 g-62 g=36 g,
酒精的密度:ρ===0.9 g/cm3;
由于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 g/cm3,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小的纯酒精。
10.B  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食品,是因为塑料泡沫的隔热性能比较好,能够隔绝大部分的热量,即导热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