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知识点 1 长度的间接测量
1.一包A4打印纸共500张,小李用刻度尺测出这包打印纸的厚度为5.00 cm,那么一张这样的打印纸的厚度为 mm。
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累积法,如图示,20匝细铜丝的总长度为 cm,细铜丝的直径为 μm。如图果在缠绕细铜丝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那么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020·福建]如图示的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4.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比较合理的办法是 ( )
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去测量
C.用没有弹性的细线与铁路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细线的长度,再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计算
D.不能测量
知识点 2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用 或 来测量,使用时首先应观察测量工具的
和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 或凸液面 相平。
6.甲、乙、丙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
7.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不同规格的量筒,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25 mL的酒精,应选用的量筒是 ( )
A.测量范围为0~50 mL、分度值为1 mL的量筒
B.测量范围为0~100 mL、分度值为2 mL的量筒
C.测量范围为0~250 mL、分度值为5 mL的量筒
D.测量范围为0~500 mL、分度值为10 mL的量筒
知识点 3 估测长度和时间
8.小李测得自己每分钟脉搏跳动80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为 s。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一楼到自家所在楼层,脉搏跳动36次,那么,他乘电梯所用的时间大约为 s。
9.小明同学从教室的前墙走到后墙处共走了12步,从教室的前门处走到学校大门口处共走了288步。测得教室的长是9 m,则教室前门到学校大门口的距离大约是 ( )
A.288 m B.300 mC.216 m D.0.75 m
10.同学们参加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
A.立定跳远的成绩为6 mB.女子800 m跑步成绩为50 s
C.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D.掷实心球成绩为7.8 m
11.如图示,小刚是一名中学生,他旁边的恐龙模型高度最接近 ( )
A.1 m B.2 m C.4 m D.8 m
12.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若要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
A.用刻度尺认真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1枚1元硬币的厚度
13.下列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圆柱体的周长
14.往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时读数为12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底部时读数为3 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
A.小于9 mL B.大于9 mLC.等于9 mL D.无法判断
15.如图示,圆锥体的高h为 cm。
16.如图示是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测量范围为 mL,该物体的体积为 cm3。
17.如图示是小华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过程,由图可知木塞的体积是 cm3,下列四个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18.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方法:向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把石块用细线系好,然后轻轻放入量筒中,使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乙同学的方法: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向量筒中注入水,使水浸没石块,记下注水后的体积V3,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4,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3-V4。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要做此实验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2)如图果两同学的读数方法都正确,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 (选填“甲”或“乙”)同学测出的石块体积比较大。
19.现有甲、乙两捆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捆铜线标签上注明直径是D1,乙捆铜线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若没有刻度尺,只有一支圆铅笔,请你用一种简易的方法测出乙捆铜线的直径D2。(要求: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乙捆铜线的直径D2的表达式)
考|题|展|示
20.[2020·常州] “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示,图中行“夸赞礼”的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
A.0.5 m B.1.5 mC.3 m D.4.5 m
1.0.1
2.1.60 800 偏小
3.C 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刻度尺测出的长度不一定是硬币的直径,且B未与零刻线对齐,故A、B错误;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硬币直径的大小,故C正确;图中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水平桌面相平,故D错误。
4.C
5.量筒 量杯 测量范围 分度值 底部 顶部
6.乙 50 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7.C 为减小误差,应选用分度值小且测量范围合适的量筒。
8.0.75 27 9.C 10.D
11.C 中学生的身高约1.6 m,他身旁的恐龙高度约是他身高的2.5倍,最接近的高度是4 m。
12.D
13.D 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选项A合理,不符合题意。
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选项B合理,不符合题意。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选项C合理,不符合题意。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所以,测量结果是不准确的,选项D不合理,符合题意。
14.B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时读数为12 mL,是正确的读数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底部时读数为3 mL,而俯视读数偏大,即此时量筒中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3 mL,故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9 mL。
15.3.20 圆锥的底端与刻度尺的5.00 cm对齐,其上端与刻度尺的1.80 cm对齐,所以其高h=5.00 cm-1.80 cm=3.20 cm。
16.0~100 10 17.6 ①③
18.(1)甲 (2)乙
19.实验步骤:①将甲、乙两捆细铜线分别紧密地缠绕在同一圆铅笔上;②缠绕相同的长度L后,数出甲捆铜线缠绕的圈数n1和乙捆铜线缠绕的圈数n2。
因为L=D1n1,L=D2n2,计算乙捆铜线的直径约为D2=。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