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第2课时 液化(Word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第2课时 液化(Word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30 21: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液化
知识点 1 液化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和      。
2.水烧开时,可以看到壶嘴口出现“白气”,“白气”就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
3.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
A.家庭用液化石油气 B.蒸饭的锅口上方出现白气
C.喝热水时眼镜片模糊 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
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大量“白气”冒出,这种现象属于 (  )
A.液化 B.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知识点 2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5.教室内气温为25 ℃,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温度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6.炎热的夏天,向教室里洒水人会感到凉爽,是因为水洒到地上后会    而吸热,    (选填“升高”或“降低”)周围的温度,使人感到凉爽。
7.如图所示,将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A中遇冷将    ,过一段时间,容器B中的水温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       。
8.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9.[2020·安徽] 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
10.如图所示,“漓江烟雨”是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甲房间壶嘴的上方    较多,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
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组装的一套模拟海水蒸馏的装置。
(1)用酒精灯给锥形瓶中的海水加热,使海水沸腾,过一会儿,在试管中将会出现    ,这是采用了      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2)在实验过程中,烧杯里水的温度会升高,这主要是因为  。
考|题|展|示
13.[2020·达州] 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    热过程。
1.气 液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2.液化 小水珠 
3.A 4.D 
5.B  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 ℃;随着酒精迅速蒸发,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 ℃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6.蒸发(汽化) 降低
7.液化 升高 液化放热
8.D
9.液化  眼镜片上出现的“水雾”和饮料瓶上出现的小水珠都是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珠。
10.液化 放出  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
11.白气 乙  由图可知,甲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而乙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少,“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白气”多,表明房间温度低,“白气”少,表明房间温度高。
12.(1)水珠 降低温度
(2)烧杯里的水吸收了试管中的水蒸气液化所放出的热量
13.汽化 吸  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所以此时酒精发生了汽化现象;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