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情境类作文讲评“修养、人格”主题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情境类作文讲评“修养、人格”主题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21: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任务驱动、情境类作文讲评
”修养、人格“主题
一、审题
(德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冬奥会闭落式折柳寄情的表演惊艳世人,有人欣赏的是柳姿婀娜,有人赞叹的是声光电综合的科技之美,有人折服于中华传统文化传达深情厚谊的独特魅力。
西班牙的一家造船厂每建造一艘船都要造一个船模放到陈列馆。参观陈列馆的人们,有的被船模千姿百态的造型吸引;有的则被船模上记载的该船舶几十年经历的灾难震撼,从而汲取精神的力量。
一个人修养的高低、格局的大小,致其所见不同,所感迥异。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关键句
提示语部分 一个人修养的高低、格局的大小,致其所见不同,所感迥异。
揭示主题句
材料部分 北京冬奥会闭落式折柳寄情的表演惊艳世人,有人欣赏的是柳姿婀娜,有人赞叹的是声光电综合的科技之美,有人折服于中华传统文化传达深情厚谊的独特魅力。
西班牙的一家造船厂每建造一艘船都要造一个船模放到陈列馆。参观陈列馆的人们,有的被船模千姿百态的造型吸引;有的则被船模上记载的该船舶几十年经历的灾难震撼,从而汲取精神的力量。
低、小—感官层面
高、大—精神层面
紧扣材料分析主题(吻合情境)
任务驱动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紧扣材料的情境意识
确定身份的身份意识:文字要落实你的修养和格局
什么是高修养?什么是大格局?将其用中心论点明确化
不能用《高修养、大格局》作为题目
二、立意
1.涵养恢弘格局,擘画美好人生。
2.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
3.格局、修养决定眼界。
4.格局修养至高之境
三、书写
三、书写
三、书写
三、书写
四、辨别题目中暴露的问题
1.《修养与格局》
2.《人的格局与修养》
3.《格局》
名词不表观点,即为无立意角度作文
四、辨别题目中暴露的问题
1.《角度不同,理解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
《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见解不同,所感迥异》《格局不同,所感迥异》
《修养格局异,所见所感异》
3.《千人千心》
4.《限制角度的因素》《修养与格局决定所识所感》
题目无明确自我观点,即为无立意角度作文
四、辨别题目中暴露的问题
1.《欣赏内在美》《涵养内在,培养思维》
2.《“中国浪漫”展现“中国格局”》《格局不同,所感迥异》
3.《差异产生美》
4.《怀揣阳光之心,领略世界之美》
5.《欣赏其形,感悟其蕴》《增底蕴,方可见本质》
6.《国家发展不停歇,文化传承永不止》
没有整体把握材料,即为无立意角度作文
四、辨别题目中暴露的问题
1.《以行动提升修养》
2.《认识深度决定修养高度》
3.《涵养格局,打开慧眼》
把分论点作为中心论点,大题小做
四、辨别题目中暴露的问题
1.《表现不同,本质相同》
2.《高度决定角度》
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正确认识事物,走向成功之路》
偷换概念
四、辨别题目中暴露的问题
1.《微光虽小,闪耀四方》
2.《一起向未来》
3.《登高山,揽天下》
4.《正确认识事物,走向成功之路》
5.《雪花飞入山海关》
故作高深,
主题不明
四、辨别题目中暴露的问题
1.《格局决定修养,修养体现格局》
并列关系偷换为条件关系
五、(材料)情境化
材料作文中材料的作用
材料是引出话题的引子,是得出观点的依据。
第一自然段:
引用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观点
五、(材料)情境化中的问题
人们常说,一个人格局越大,他的成就就越显著。所谓格局,就是从一个人的价值观的高度、看问题的宽度、胸怀的气度所体现出来的修养和学识。
《醉翁亭记》中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鸟、游人、太守的修养不同,他们快乐的点也不同。决定一个人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是内心的修养和格局,所以,我们要提高修养,开阔格局。
观点从哪里来?没有来源依据,缺乏情境性。
加强情境化:紧扣材料,缘事而发,引用材料的位置必须是第一自然段。
五、(材料)情境化中的问题
从2008年的奥运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北京已然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城市”;从2008年中国向全世界展现竞技精神与拼搏精神,到2022年向世界展现文化自信与科技强大;中国人民对奥运的认识也已经从输赢变为了享受。这些都说明着中国人民对奥运的认识越来越深了。
貌似用了材料,实则是“无泉之水,无水之木”,引用材料并非对材料的无端延伸扩展,导致论点与材料脱节。
五、(材料)情境化中的问题
不同格局的人,所观之景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北京冬奥会闭落式表演,有人只浅薄的注意到柳姿婀娜,有人更深感到科技的力量,而修养高者,格局大着则体会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传达的深情厚谊。
片面引用材料,引用材料不全。
五、(材料)情境化中的问题
在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人们对于“折柳寄情”的表演,虽都是赞叹,但角度却有所不同,有的人因我们对于科技的利用而震撼,有的人因中国文化的古雅而窒息。但他们对于这次演出的看法不同,也源于他的格局、修养不同。而人们对于西班牙一处造船厂的船模感兴趣的原因,也是如此。
用词不当,造成曲解。
引用啰嗦且不清晰。
没有分析材料也没有中心观点。
五、(材料)情境化中的问题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落式上,一幕“
折柳寄情“,触动了很多人。然而,有的人看见的是婀娜的舞姿,有人看见的却是科技,而有人看到的是文化魅力。修养内在决定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我们应在学习中涵养自身,在开放中扩大眼界。
照抄材料,引用材料啰嗦
片面引用材料,不全面
引用材料后直接提出观点,无分析,前后二者毫无衔接联系。
五、(材料)情境化
第一自然段:
引用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观点
引用材料要有侧重的概括,剪裁得当,语言必须简练;
分析材料要紧扣材料,围绕论点进行点评,起到引出中心论点的桥梁作用;
得出论点要准确,鲜明,简洁。
五、(材料)情境化
多则材料引用、分析巧用关联词
无论是……还是……都
观者无论是折服于冬奥会“折柳寄情”中华传统文化中传达的的深情厚谊,还是震撼于船模陈列馆中经历几十年灾难的船舶传递的精神力量,他们都能透过事物的外在洞悉到内在的精神。这种洞悉就源于他们的高修养、大格局。只有高修养、大格局的人,才能深刻洞察万物,成就精彩人生。
五、(材料)情境化
多则材料引用、分析巧用关联词
虽然……但是……
冬奥会“折柳寄情”虽美,但更折服部分观者的是这种中华传统文化中传达出的深情厚谊;陈列馆中各类船模虽姿态万千,但更震撼部分观者的是经历几十年灾难的船舶传递出的精神力量。而这些观者之所以能透过事物的外在洞悉到内在的精神,就源于他们的高修养、大格局。只有高修养、大格局的人,才能深刻洞察万物,成就精彩人生。
……
五、(材料)情境化
多则材料引用、分析巧用关联词
固然……但……更
观者重视美感固然重要,但他们更应重视冬奥会“折柳寄情”中华传统文化中传达出的深情厚谊,和船模陈列馆中经历几十年灾难的船舶传递的精神力量。这种洞悉就源于他们的高修养、大格局。只有高修养、大格局的人,才能深刻洞察万物,成就精彩人生。
五、(材料)情境化
多则材料引用、分析巧用关联词
无论是……还是……都
观者无论是折服于冬奥会“折柳寄情”中华传统文化中传达的的深情厚谊,还是震撼于船模陈列馆中经历几十年灾难的船舶传递的精神力量,他们都能透过事物的外在洞悉到内在的精神。这种洞悉就源于他们的高修养、大格局。只有高修养、大格局的人,才能深刻洞察万物,成就精彩人生。
谢谢欣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