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 语文
(考试范围:1--3单元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文学世界是精彩纷chéng( )的世界。在这里有jiǒng( )然不同的四季美景:生机àng( )然的春天,雨水充pèi( )的夏天,硕果丰收的秋天,万物凋零的冬天;在这里可以dì( )听平凡者的心声,也可以透视显hè( )者的灵魂。
2、按课文原文填空。(6分)
①临风一唳思何事? 。《池鹤》
② , 泥香带落花。《迎燕》
③ ,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
⑤《陋室铭》一文中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幽雅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三江以它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B.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莫衷一是。
C.赵女士在几家大医院都没有治愈的感冒,被这个小诊所的大夫治好了,这真可谓妙手回春啊!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任意找出两处并作修改。(2分)
目前,①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②就要求我们发挥同舟共济这一传统美德,激发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③大家群策群力,尽早总结出便捷的检测方法。④以遏制疫情的不再蔓延。
第 句,修改:
第 句,修改:
5、阅读诗歌完成题目。(4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 诗中“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对禽流感,人类所知还有限(6分)
①禽流感是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的禽类传染病。尽管历来的禽流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失,但最近在亚洲爆发的禽流感却仍令人高度关注。目前,人们对禽流感的发生、发展和遏制方法的认识仍待继续深化。
②禽流感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和危害性极大。1999年3月11日,美国伦巴地区爆发禽流感,当年12月疫情扩散到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到去年3月,仅加州就销毁了326万多只鸡。2003年4月,荷兰发生禽流感,人类感染者达80人,并出现了死亡病例。
③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种类非常复杂。仅按血清型分类,禽流感病毒就有135种。如果对禽流感进行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即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韩国爆发的禽流感致病毒为H5N5型,是禽流感中传染性最强的一种。1977年中国香港地区爆发的也是这种禽流感,当时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6人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因此,韩国此次爆发的禽流感被命名为“香港禽流感”。然而,经过韩国检疫机关检疫,所有与患病家禽密切接触的人无一感染禽流感。禽流感爆发近两个月来,韩国也尚未发现有人感染禽流感。这多少说明,同一种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后,其传染性会有所改变。
④韩国检疫当局推测,一种来自西伯利亚的野鸭是禽流感最可疑的传染源。野鸭从西伯利亚飞到朝鲜半岛越冬,通过在湖汉湿地排便传播禽流感病毒,鸡喝了受污染的水,造成禽流感爆发。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韩国的部分家鸭体内早就潜伏着的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了鸡群,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禽流感爆发。
⑤当前,禽流感在亚洲的扩散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要加强对禽流感的防备,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只要采取科学防疫措施,就能遏制并最终消除禽流感疫情。
6.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围绕禽流感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2分)
7.本文第②段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8. 禽流感的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你也一定很想为遏制禽流感作出自己的努力。请结合本文知识,总结两条防治禽流感的方法。 (2分)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8分)
董保纲
在我的书房里,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书的4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作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②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除了具有顽强的毅力,还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④做到“心系一处”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试想,一个人的一生假设能活到80岁,也不到3万天,除去睡觉、吃饭等闲杂时间,可利用的时间所剩无几。倘若在这短短的一生之中再左顾右盼,走走停停,又会留下多少清晰的脚印呢?只有那些真正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够站在人生的高处,尽览无限风光。 “
愚公荷锄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的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位于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事业的巅峰,“心系一处”能带给你一份清凉,让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0.说说第②段主要采用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分)
11.第③段“门外的繁华”和“我的繁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分)
门外的繁华:
我的繁华:
12.为什么说“‘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 (2分)
天 窗 (10分)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3.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2分)
1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赏析下面句子。(2分)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 品读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15.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2分)
16.文章结尾写“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开一扇心灵的天窗”,从下列名著中找出表现这一哲理的一个事例,简要叙述。(2分)
《童年》 《名人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 》
事例: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17.写出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 尝贻余核舟一 贻: (2)无案牍之劳形 劳 :
(3)佛印绝类弥勒 绝: (4)瞬息可就 就:
18、翻译句子(4分)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
②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9-21题。(10分)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①语,即指示之。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因呼濂字曰:“微②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注释】 ①禁中:指宫中。 ②微:如果不是,没有。
19.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复往从吴莱学 复: ②或指其书 或:
③悉召廷臣诘 诘: ④于是帝廷誉之 誉:
20.翻译句子:(4分)
①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
②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21.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作文(43分,写字分3分)
22. 请以《这里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