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30 18: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土地资源同步练习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对比图,回答下列题。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 北方地多水少 B. 北方地少水多 C. 南方地多水多 D. 南方地少水少
我国正在实施的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地区的调水工程是()
A. 引滦入津 B. 引黄济青 C. 北水南调 D. 南水北调
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A. 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B. 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 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 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土地资源
A. 类型多样,分布均匀 B. 草地面积占比最小
C. 难以利用土地占比多于耕地 D. 林地的占比最大
图中
A. 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C. 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多于800 mm的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多以水田为主
落实我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的具体表现是
①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②在农耕地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③在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 ④在草原上采挖虫草等野生药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读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南北方差异图,回答下列题。
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A. 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B. 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 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D. 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兴修水库 B. 节约用水 C. 跨流域调水 D. 防治水污染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A.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 充分利用草地和山地来种植粮食
C.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D. 毁林开荒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 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 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 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 B. 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C. 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 D. 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
A. 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B. 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
C.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 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世界首位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
A. 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
B. 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 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 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中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如图示意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内陆区 B. 半干旱地区 C. 东部季风区 D. 寒温带地区
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 退林退草还耕 B. 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 围湖围海造田 D. 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此次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为我国土地类型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__,耕地和林地所占比例__________(大/小),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3)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思想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加大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
②科学制定土地规划,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③占用耕地,增加建设用地,加快发展经济
④加强土地修复,多种措施提升耕地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变化曲线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④ _________。
(2)区域①和②大致以 ________(填山脉)— ________ (填河流)一线为界。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________(单选,填字母)。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4)据图,我国人均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________。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该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为______一线。
(2)北方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
(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在坡度较大的山坡种植农作物,雨水将疏松的表层土壤冲走而造成的______现象;在易遭受风沙侵袭的地方,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所导致的______现象,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还出现了______和土地污染等现象。
(4)土地资源属于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土地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我国始终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图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1)图1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_,该类型与图2中的_________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_________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区,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占有量大
B.耕地、林地比重大,耕地资源充足
C.可利用土地中,草地所占比例最大
D.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单
(2)关于材料二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______(填字母)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体闲娱乐设施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读材料三可知,日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不断______(“增加”或“减少”),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增加”或“减少”)。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A、D、D
【解析】
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地多水少,南方地区地少水多, A 对, BCD 错。
故选 A 。
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跨流域调水工程,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我国正在实施的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地区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 D 对, ABC 错。
故选 D 。
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而不是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 对, ABC 错。
故选 D 。

4~6.【答案】C、D、C
【解析】
4.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
【解答】
A. 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布不均匀, A 错误;
B. 草地面积占比最大, B 错误;
C. 难以利用土地占比多于耕地, C 正确;
D. 草地的占比最大, D 错误。
故选 C 。
5.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解答】
A. 草地多分布于西部地区,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一级阶梯, A 错误;
B.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的山地, B 错误;
C. 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多于 800 mm 的地区,旱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400 mm — 800 mm 的半湿润地区, C 错误;
D.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多以水田为主, D 正确。
故选 D 。
6.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基本国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土地基本国策。
【解答】
落实我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的具体表现是在农耕地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在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②③对, C 正确;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和在草原上采挖虫草等野生药材会破坏生态环境,①④错, ABD 错误。
故选 C 。
7~9.【答案】A、C、C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10~11.【答案】A、B
【解析】1.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多,耕地少;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边远山区。故选:A。
2.
我国耕地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偏小;我国土地资源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我国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不足;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故选: B。
12~13.【答案】A、D
【解析】1.
我国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故A正确;
可利用草地比例较大,故B错误;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不均衡,故C错误;
读图分析可知,我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D错误。
故选:A。
2.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们应该科学规划用地、合理放牧、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应该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因为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4~15.【答案】C、B
【解析】1.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降水较多。
故选:C。
2.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一寸耕地。退林退草还耕、围湖围海造田和开垦难利用的土地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故选:B。
16.【答案】(1)可再生
(2)多样 小
(3)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资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
(1)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2)由图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和林地所占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3)加大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科学制定土地规划,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加强土地修复,多种措施提升耕地质量都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思想;占用耕地,增加建设用地,会使耕地减少,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思想,①②④正确,B正确。
17.【答案】(1)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2)秦岭—淮河
(3)D
(4)逐年减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1)从图中看出,①是南方的水田,②是北方的旱地,③是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的林地,④是我国北部、西部地区的草地。
(2)从图中看,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草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畜牧业。
(4)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减少。
18.【答案】(1)耕地;秦岭—淮河;(2)林地;林业;(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4)可再生;耕地。
【解析】(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该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为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
(2)北方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林业。
(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坡度较大的山坡种植农作物,雨水将疏松的表层土壤冲走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在易遭受风沙侵袭的地方,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所导致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还出现了乱占耕地和土地污染等现象。
(4)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土地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我国始终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9.【答案】(1)林地 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 草地 半干旱
(2)灌溉(绿洲) 地处山脉的冰雪融水丰富地区
(3)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合牧草生长 地形平坦
(4)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不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农业的发展、保护土地的措施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农业的发展、保护土地的措施等是解题的关键。
(1)由图可知,图中③是林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④是草地,草地的分布与图2中的半干旱区分布吻合。
(2)由图可知,⑤是难利用土地,其中有零星分布的灌溉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地处山脉的冰雪融水丰富地区。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合牧草生长、地形平坦。
(4)在内蒙古半干旱区,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不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等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20.【答案】C A 7 增加 减少 计划生育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故C说法正确。
(2)漫画中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问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田遭到破坏,优质耕地大量流失,因此严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加强耕地立法,保护耕地至关重要。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化污染土地,降低土壤肥力。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用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耕地的保护。是不可取的。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A正确。
(3)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用世界7%的耕地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数量将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少。
(4)针对我国资源现状,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
(1)C;
(2)A;
(3)7;增加;减少;
(4)计划生育。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本题贯穿图文转化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图象学习和文字学习都是地理学习不可忽视的部分。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图文资料获取、提炼、运用的能力,信息比较、分析、归纳,有效总结能力。
第4页,共15页
第5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