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9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9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30 22: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了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影响
主要内容
单元
课时
主线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国际格局之变
两极对峙→多极趋势
(基本和平)
世界各国之变
(不同的发展之路)
第18课时
冷战与国际格局
的演变
第19课时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20课时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21课时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两极格局的瓦解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国家的宏观调控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思考】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的原因?
(第7课)
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
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
殖民体系形成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
民主运动高涨
新航路开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一战前
1918—1945年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
的瓦解与新兴
国家的发展
二战后
殖民体系崩溃
殖民扩张开始
殖民地反抗运动高涨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思考】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的原因?
① 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确立的原则;
② 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③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
④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
⑤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
⑥ 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状元桥》P112探究点一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真纳任总督,成为英联邦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建立。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成为英联邦自治领。尼赫鲁任总理。
1950年1月26日,
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1)印巴分治
《印度独立法案》,
即“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印度分为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国家和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国家。
1947年前
东巴基斯坦
1947年
孟加拉国
1971年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1)印巴分治
194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1946年菲律宾共和国成立
1945年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65年新加坡独立
1953年柬埔寨王国成立
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
1957年马来亚独立
1948年缅甸独立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1)印巴分治
(2)其他国家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2、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①埃及: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②阿尔及利亚: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反对法国殖民政策,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③撒哈拉以南非洲:
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称为“非洲年”。
④成果: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崩溃。
1990年独立。非洲最后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
1957年独立。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2、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3、拉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古巴距美国只有90海里,长期受美国的控制和剥削。美军一直占领着古巴的关塔纳摩海军基地,古巴出口的2/3输往美国,全部进口的3/4来自美国。殖民主义统治使古巴形成以生产糖为主的单一经济。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1962年
卡斯特罗1926-2016
古巴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uba)
巴拿马运河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000~1.4万千米
巴拿马运河(Panama Canal)示意图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变成“国中之国”。
拉丁美洲·巴拿马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2、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3、拉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
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使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拿马的运河”。
黄金水道 ——巴拿马运河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思考】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意义?
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状元桥》P112探究点一
《状元桥》P112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历史解释】发展中国家
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经济高速发展
①东亚:新加坡、韩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与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台湾台北  大楼
101
韩国首尔  大厦
63
香港中银大厦
新加坡鱼尾狮像
亚洲四小龙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经济高速发展
①东亚:“亚洲四小龙”
②南亚:“亚洲四小虎”
马来西亚双子星塔
泰国曼谷东方酒店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亚洲四小虎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四国经济在80年代至90年代高速发展,四国经济实力仅次于亚洲四小龙,故被称为“亚洲四小虎”。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承担风险能力较差
 科威特最大的原油
输出港:艾哈迈迪
沙特 王国中心大厦
伊朗自由纪念塔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迪拜喷泉
西亚石油繁荣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经济高速发展
③西亚:“石油繁荣”、
经济起飞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经济高速发展
①东亚②南亚③西亚
2、非洲经济曲折发展
(非洲)各国独立后都进行过土地改革或实施过土地调整计划;实行国有化或非洲化、本地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都为非洲各国民族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非洲经济发展迅速……从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80年代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80年代中期起,非洲国家全面进行经济调整,采取了诸如改变重工轻农的战略,实行不同程度的私有化,促进非洲区域的经济合作等措施,经济逐渐开始增长。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非洲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停滞、调整、再增长的过程
巴西最大工业化城市:圣保罗
墨西哥城
墨西哥首都:
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卡利
哥伦比亚体育中心:
拉丁美洲:发展民族工业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3、拉美民族工业发展
成就: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成 就
问题
对策
共同挑战
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独立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陷入困境;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曲折发展)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发展不平衡,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改革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2)边界和民族、种族、宗教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思考】怎样应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依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加快改革与发展, 提升国力;
(2)加强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3)谨慎、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1961年,不结盟运动形成,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冲击两极格局。
七十七国集团(G77)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剥削,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中非合作论坛,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推翻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本课小结】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经过艰苦的抗争,先后赢得了民族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新兴的民族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只要发展中国家坚持推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同体,一定能够更加繁荣富强。
A
2、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是( )
A.埃及 B.阿尔及利亚 C.南非 D.加纳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迅速发展,从古巴和巴拿马人民的斗争来看,威胁拉美地区国家主权的主要是 ( )
A.英国 B.美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D
B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出现“东亚模式”“海湾模式”“印度混合经济模式”“拉美模式”等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模式都( )
A.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B.成功地解决了本国存在的经济问题
C.以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出口为核心
D.遭到彻底失败,阻碍了现代化进程
A
5、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些亚洲国家遭受巨大打击。其主要原因是( )
A.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B.经济发展没有从本国国情出发
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束缚
D.国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