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解题
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今杭州
霁: 雨后或雪后转晴
当杭州遇到春雨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临安春雨初霁_
作者:陆游 (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2、通过理解本首诗的字面意思以及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深沉内隐之下丰富的情感。
3、背诵全诗。
临安春雨初霁_
作者:陆游 (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哪几句是在描写杭州春雨初霁的呢?
明确: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因其清新隽永的语言历来被人称道,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请你在理解本句话的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赏析画面特点。
明确:
在小楼上听了一整夜的淅淅沥沥的春雨,第二天早晨听到深巷之中传来卖杏花的叫卖声。
作者运用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天的明艳,清新。
夜晚听了一夜的春雨,白天作者又有哪些娱乐活动呢?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矮纸:短纸、小纸。
斜行:倾斜的行列。
草:指草书。
晴窗:明亮的窗户。
细乳: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写草书
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书写草书,慢速行笔,注意转弯调峰,提按长短。
匆匆不暇写草书。
——张芝
家贫不办素食,匆冗不暇草书。
——明·杨慎《古今彦》
分茶
表现力丰富的古茶艺。又称之为水丹青。
临安春雨初霁_
作者:陆游 (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客:客居。
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思考:
诗人为何会在首联直接写“世态人情薄似纱”?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矛盾,国家不幸,家庭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记。
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
陆游的诗今存9300多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资料链接——作品鉴赏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卜算子 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资料链接——生平经历
1153年,锁厅荐送第一,秦桧之孙秦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
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黜之,由是为所嫉。
——《宋史·陆游传》
1164年,献策出师北伐,反对权臣龙大渊等主和派被贬出朝,做镇江通判
1165年,被罢官。
1169年,赋闲四年任夔州通判,主管学事,监管农桑。
1171年,在南郑幕府任职,仅仅八月幕府解散。
1178年,赴成都任职,没有具体职务,后期调任频繁,名分不定。
1179年,于江西主管粮仓,水利,造福百姓,却遭到弹劾,后愤然辞官。
思考:
诗人为何会发出世态炎凉之感慨呢?
心怀家国天下,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是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官员相互倾轧,政治黑暗。
陆游宦海沉浮,仕途坎坷,始终壮志难酬。
诗人既然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为什么还要去京城呢?
陆游写这首诗已62岁。他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宋孝宗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仕之暇,卿可以咏赋自适”。显然不想重用陆游,陆游也对这个闲职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维持生计,只好接受下来。
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思考颔联和颈联的含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颔联表面上在写诗人静听春雨。
实际上从“一夜”,“明朝”可看出诗人彻夜难眠,长夜不寐,外面春雨淅淅沥沥,诗人辗转反侧,忧心国事,内心无限的惆怅郁闷。
表面上写书法,戏分茶非常雅致,闲适的生活。
实际上写书法,戏分茶是极其耗费时间之事,雅则雅矣,然非陆游这种心忧天下,渴望收复失地的志士所好。暗含不能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 愤慨之心。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莫起风尘叹:
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之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事毕后返回,还来得及清明节回家。
尾联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1、表现持守清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信念。
2、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3、对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的不满。
4、对自己官职低微,不会久居京城的自我嘲解。
5、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壮志难酬的愤懑。
······
思考探究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他的豪迈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他的豪情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是他的壮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是他的遗愿
陆游的诗读起来豪情万丈,气吞山河,为什么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却是这样的“无奈”、“消极”,满是“牢骚之言”。难道作者年过花甲,向命运做了妥协,生出了归隐田园之意?
陆游在严州
陆游在严三年,重视农桑,爱民如子,三年内两次向朝廷请求蠲免灾区的赋税,两次颁布劝农布告,鼓励农桑。严州人民自发地为陆游的高祖陆轸建祠,并刻石像供奉,“以慰邦人无穷之思”。
陆游对严州的另一个贡献是刻印书籍, 包括政治、哲学、史学、文学、医学等方面,不下23种,近400卷。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