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10.4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1课时 基本应用(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10.4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1课时 基本应用(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1 07:1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1课时 基本应用
知识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1.将6 V的电压加在阻值为20 Ω的导体两端,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_A。
2.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 V,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为250 mA,那么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 V,那么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Ω。
3.某电路两端的电压一定,当电路中接入10 Ω的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1.2 A;若改接24 Ω的电阻,则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A。
4.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两手间电阻约为2 kΩ;穿干燥胶鞋时,手与地间电阻约为800 kΩ。若分别加220 V电压,则前一种情况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后一种的(  )
A.2倍 B.400倍 C.220倍 D.800倍
5.对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理解正确的是(  )
A.R与U成正比 B.R与I成反比
C.R与U、I无关 D.以上说法都正确
6.将长度、粗细都相同的铜导线和锰铜导线串联后接入电路,则(  )
A.二者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B.铜导线的电阻较小,通过它的电流较大,二者两端电压相等
C.铜导线的电阻较小,两端电压较小,通过二者的电流相等
D.铜导线的电阻较大,两端电压较大,通过二者的电流相等
7.如图所示是两电阻R1、R2的U-I关系图像,由图可知(  )
A.R1=20 Ω,R2=10 Ω B.R1=10 Ω,R2=20 Ω
C.R1=30 Ω,R2=20 Ω D.R1=20 Ω,R2=30 Ω
8.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5 min内通过它的电荷量是60 C,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_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 V时,其电阻为________Ω。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 V,R1与R2都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则R1的阻值为________Ω,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10.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________Ω。将元件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 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________A。
11.如图所示,R1=5 Ω,R2=10 Ω,则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是(  )
A.1∶2 B.2∶1 C.1∶3 D.3∶1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灯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5 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灯L1、L2是串联的 B.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3 A
C.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3 V D.电压表测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5 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 A,求R2的阻值。
 
14.如图所示为电阻R1与R2的I-U图像,问:
(1)当R2两端的电压为1.5 V时,R2的阻值是多少?
(2)若将R1与R2并联连接到电压为2.5 V的电源上,则通过干路的电流是多少?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6 V不变。求: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 V时,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电阻。
考|  题|  展|  示
16.2020·顺义二模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已知阻值R1>R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U1U2 C.I1I2
17.2020·房山一模如甲、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分别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闭合两电路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U1<U2 B.U1>U2 C.I1=I2 D.I1<I2
1.0.3 2.8 8 3.0.5 
4.B 5.C 6.C 
7.A
8.0.2 30 
由电流的定义式:I===0.2 A,
由欧姆定律得,导体的电阻:R===30 Ω,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 V时,导体的电阻大小不变。
9.20 10
10.5 0.75
由I-U图像可知,当元件A两端的电压是3.0 V时,通过元件A的电流是0.6 A,因此RA===5 Ω;同理可得元件B的电阻:RB===10 Ω。当将元件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 V的电源两端时,两个元件两端的电压都是2.5 V,通过元件A的电流:IA′===0.5 A,通过元件B的电流:IB′===0.25 A,因此,通过元件A和B的总电流:I=IA′+IB′=0.5 A+0.25 A=0.75 A。
11.C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两电阻的总电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I=可得,===。
12.B  观察电路图可知,灯L1、L2是串联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电路中的电流I===0.3 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 A,读数更精确,故选项B符合题意;灯L1两端的电压:U=IR=0.3 A×5 Ω=1.5 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3 V,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电压表测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13.闭合开关S,电阻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中的电流。由I=可得,R1两端的电压:U1=I1R1=0.4 A×5 Ω=2 V,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U=U1=U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I2=I-I1=0.6 A-0.4 A=0.2 A,故R2的阻值:R2===10 Ω。
14.(1)由I-U图像可知,当R2两端的电压U2=1.5 V时,通过它的电流I2=0.15 A,由欧姆定律可得,R2的阻值:R2===10 Ω。
(2)由I-U图像可知,当U1=1 V时,通过R1的电流I1=0.2 A,由欧姆定律可得,R1===5 Ω,
将R1与R2并联连接到电压为2.5 V的电源上时,由图像可知,通过R2的电流为0.2 A,
通过R1的电流:I1′===0.5 A,
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I=I2′+I1′=0.2 A+0.5 A=0.7 A。
15.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0.75 A。
(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 V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5 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2=U-U1=6 V-4 V=2 V,
则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电阻:
R2===4 Ω。
16.C  两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1>R2,根据I=可知,在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可得I117.C  相同的两个灯泡的电阻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通过相同的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故选项A、B错误;相同的两个灯泡电阻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由I=可知,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即I1=I2,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