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设计 采用视频导入课堂,根据视频 中的地图让学生对南亚多地震进 分析,从而达到初步认识了南亚的 位置、多地震的特点。 南亚的纬度位置:让学生找 出北回归线穿过南亚的部位,确定 南亚的纬度带和温度带,为学习南 亚气候奠定基础。
第七章 认识地区
第二节 南亚
第1课时 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自主合作,以图析文法,阅读“南亚国家与地区分布图”“南亚地形图”“南亚气候类型图”等地图,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能够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cctv “尼泊尔地震”新闻视频后,提问图中尼泊尔位于那座山附近,为什么多地震?学生作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今天我们就进入尼泊尔所在的南亚地区,了解这里的地形与气候等基本概况。
二、预习检查
步骤一:安排小组合作、对阅,查找有无共同存在的问题。
步骤二:针对可能预见的学生易错问题,教师示图讲解。
三、合作、探究
河流与地势的关系:根据印度河和恒河的流向,判断南亚地势特点; 根据德干高原上河流流向判断 德干高原地势特点。 教学反思
探究问题一: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例1.指导学生读图7-11 “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完成下列任务:
(1)南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作答并指正: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南亚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北回归线穿过南亚的北部,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0°~35°N之间。(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南亚的国家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类找出南亚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临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在南亚的7个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有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共4个国家。
(3)南亚次大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南亚次大陆”材料,最后教师应说明“南亚次大陆”与“南亚”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探究问题二:三大地形区
例2.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42 “活动”。
教师:步骤一,引导学生读图,完成“活动”1、2、3、4题;
步骤二,合作探究,南亚的地形与河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南亚河流的流向受地形、地势制约,由北部山地流入中部平原区。南亚的地形受河流影响,在中部塑造出广阔的冲积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这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反映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及板书
(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 (
位置与范围
)
(
南亚
)
(
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 (
地形与河流
)
五、达标检测---《全优设计》“限时训练”。
六、课后作业
完成《全优设计》第二节 “知能-提升训练”并预习第二节“第2课时。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