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1 00: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球味承面真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文的于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江南的文化版图如何界定?实际上,文化的存在必须依托特定时代与环境。因此,研究文化要
有时空坐标,否则雄以道说、难触实质。
从地理概念的角度来看,江南区域时大时小,小到环太湖流域,即“苏锡常”和“杭嘉湖”
大到洞庭湖、都阳湖、太湖流域,即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广大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减。
关于这个大区域概念,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有过记载。
江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这与其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江南地区
地形地貌特征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因此气候湿润、万物滋润,人也和润。相对优越的
自然条件,使江南人民大体得以半衣足食、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形成了文明祥和的区域文化。
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江南地区就已有较高的文明程度。
商末周初,吴和越这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苏浙地区逐渐形成。自那时起,吴越文化便成为江南文化
的重要本土根脉。
正式把江南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唐代。贞观元年,唐太宗分天下为0道,其中就有江南道。
这个江南道区域甚广,包含几乎今天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后江南道所辖区域和名称不断演变,
到了清代,先后有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和江南省。
人人过处(摘编自盛大伟、李想《江南文化何时形成独特区域风格》)
材料二:
在精神本质的层面上,要弄清楚江南文化最独特的创造与深层结构。任何文化,在广义上都包
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江南文化也不例外。如果说本质是一个对象所独有的东西,那么关于
江南文化的本质,就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与其他区域相比,江南最显著的特,点
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但同时江南也更是一个诗与艺术的对象,是“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精神寄
托,也是“人生只合扬州老”的人生归宿。它可能很大,如白居易诗中的杭州;也可能很小,如李
流芳画里的横塘,但作为超功利的审美存在却毫无疑问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从这个角度出发,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政治家讲的“财赋”,并不是江南
独有的特色,在中国,“天府之国”的巴蜀,在富庶上就可以与它一比高下。第二,政治家讲的文
人荟萃,也不能算是它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面是更有资
格代表中国文化的。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