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1 08:18:08

文档简介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 年 级 物 理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4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200 g B.两只鸡蛋重约为10N
C.空气的密度是 1.29g/cm3 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103Pa
2.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推论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空隙
B.汤姆生发现电子——原子是可分的
C.星系离地球远去——宇宙正在收缩
D.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宇宙中心
3. 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
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A.甲带正电 B.乙带正电
C.乙不带电 D.丙带负电 第 3 题图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5.厨房中的抽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B.饮料通过吸管被“吸”进嘴里
C.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D.干手搓开的塑料袋“吸”在手上
6.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核桃夹 C.园艺剪刀 D.赛艇的桨
7.下列情境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人对车做了功
八年级物理 第 1 页 共 8 页
B.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人对水桶做了功
C.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
D.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但人对石头做了功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是手发生形变产生的
B.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排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
D.排球能够下落,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
9.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平衡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会慢慢停下来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
10.如图所示,用两只手指压住铅笔的两端并保持静止,左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 F1、压强
为 p1,右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 F2、压强为 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边手指感觉比左边手指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F1 和 F2 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F1=F2
C.右边手指感觉比左边手指疼,是因为 p1<p2
D.此实验只能验证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
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 0.9N 的液体,乙杯溢出 0.8N 的液体.则
A.小球在甲杯中排开液体质量小于在乙杯中排开液体质量
B.小球的重力小于 0.9N,它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 0.8N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1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
接一金属滑块,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开始时用
力推滑块压缩弹簧到 A位置,释放滑块,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
端,AO>OB,滑块从 A位置滑到 B位置过程中(此题中滑块 第 12 题图
到达某一位置是指滑块中心到达该位置上方):
①速度最快的位置在 AO之间
②弹簧对物体弹力最大的位置在 A点
③物体在 O点的左侧和右侧运动,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相反
八年级物理 第 2 页 共 8 页
④物体最终可能停在 O点的右侧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76 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3.夏日靖江的容湖中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 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
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力;湖中的荷叶随风摆动,说明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 ▲ .
14.如图,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轮胎用橡胶制作是因为橡
胶的 ▲ 较好(填一种物质的物理属性);要使自行车立即停住,应紧握刹把,这是用
▲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坐垫呈马鞍形,它能够减小臀部所受的 ▲ ,所以人会感到
舒服.
15.如图所示,一个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小聪用 30N 的水平拉力将重 100N 箱子匀速移动了
0.4m,小聪的拉力做功为 ▲ J,箱子的重力做功为 ▲ J,待箱子静止后,小明用
20N 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箱子没有推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 (大于/小于/
等于)20N.
16.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 0.5m,物体重 75N,滑轮重
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绳端移动的距离 s 甲= ▲ m,图乙装置中拉力 F 乙= ▲
N, 拉力 F 乙做的功为 ▲ J.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 第 16 题图 第 18 题图
17.“嫦娥五号”探月卫星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后,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 200km 高度经过
多次“刹车制动”,使其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与运动方向 ▲
(相同/相反)的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 ▲ (不受力/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
18.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建筑工人常用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是否水平,这是利用了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 的;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
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小,水的沸点较 ▲ 的缘故;
如图所示是我国汉代发明的孔明灯,它是利用加热灯笼内的空气,使 ▲ (重力减小/
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孔明灯就腾空而起.
19.2022 年 3 月 23 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了:
(1)环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中可近似看作“零重力”环境,“太空教师”王亚平从水袋里
八年级物理 第 3 页 共 8 页
挤出了一些水,这些水变成球形,悬浮在天宫中,接着向水球内注入一个气泡,气泡会悬
在水球中央,此时气泡 ▲ (受到/不受)浮力作用.
(2)如图乙所示,王亚平老师用冰墩墩演示了
“太空抛物实验”,当冰墩墩离开王老师的手之
后,它将处于 ▲ 状态,该实验可以用
▲ 定律来解释.
(3)弹簧测力计和托盘天平,可以在空间站中
正常使用的是 ▲ .
20.小明利用 18cm 长的吸管、细砂、石蜡等材料自 第 19 题图
制密度计.
(1)小明先将吸管的一端用石蜡封口,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细砂,初步
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加入细砂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 在液体中;
(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得浸入水中的长度 H 为 12.0cm,
他在吸管上标出 1.0 刻度线(单位 g/cm3,下同);接着,他在吸管上距
密封端 ▲ cm 处划一刻度线标上“0.8”;用同样的方法标定好其
它刻度后,用它测量可乐密度时,吸管上“沾”上许多小气泡,测得的 第 20 题图
密度偏 ▲ (小/大).
三、解答题(本题有 9 小题,共 51 分.解答 22、23 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1.(6 分)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2)“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乙所示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的情景.水龙头手柄可
以视为一根杠杆,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施加在 A点的最小动力 F1及阻力力臂 L2;
(3)请在图丁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甲 乙 丙 丁
22.(5 分)疫情期间,人们利用 5G 无人配送车实现非接触安心送,
如图所示,一辆总质量为 400kg 的 5G 无人配送车正在工作,轮
胎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250cm2,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
到的阻力是车重的 0.1 倍.(g取 10N/kg)求:
(1)配送车受到重力的大小.
(2)配送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第 22 题图
(3)配送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八年级物理 第 4 页 共 8 页
23.(6 分)如图甲所示,把边长为 0.1 m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
静止时有五分之三的体积浸入水中,然后在其上表面放一块小
柱体,小柱体放在木块上面时对木块的压强为 2000Pa,如图乙
所示,静止时方木块刚好能全部浸入水中.(g取 10N/kg)求:
(1)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第 23 题图
(3)小柱体的底面积.
24.(4 分)小明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做测量食用油和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甲
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着在天平左盘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烧杯,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
平衡,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87.8 g;
第 24 题图
(3)向空量筒中倒入 30.0mL 的食用油,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
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 g,食用油的密度为
▲ kg /m3;
(4)在步骤(1)中测量质量前,若小明没有调节天平平衡,其余步骤不变这会使测得的
食用油密度 ▲ (偏大/不变/偏小);
25.(5 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
车.
第 25 题图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静止释放,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
水平面的 ▲ 相同,你认为需要控制这一条件相同的原因是: ▲ .
(2)从实验现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 .
(3)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
的证据?答: ▲ (需要/不需要)
(4)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 ▲ .
A.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B.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八年级物理 第 5 页 共 8 页
C.A、B 选项均正确
26.(4 分)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 U 形管两侧液面能发生灵活变化,说明
该压强计 ▲ (漏气/不漏气).
第 26 题图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 ▲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
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某点来自 ▲ 的压强相等.
③图甲和图丁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比较 ▲ 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
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
A.只能是图甲 B.只能是图甲和图乙 C.图甲、图乙、图丙均可
27(.6 分)小明用 2mL 的注射器、量程为 0~10N 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实
验步骤如下:
第 27 题图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 时,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2 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 长度为 4.00 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 Pa.
(1)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 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
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 .
② 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3 N,由此可知,此
时活塞所受到的 ▲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 0.3 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
八年级物理 第 6 页 共 8 页
(2)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
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中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7 分)在“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第 28 题图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a)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 (达到/没有达到)
平衡状态;此时我们常把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 调,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
既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又便于 ▲ ;
(2)如图(b)所示,在 A点挂 2 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在 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
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N;(g=10N/kg)
(3)如图(c),保持 A 点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 B点从 a位置缓慢
转到 b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 F ▲ (变大/变小/不变),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 (变大/变小/不变);
(4)如图(d)是小华做实验的一个场景,她发现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她将支
点向左移一格,此时杠杆 ▲ (能/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29.(8 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小明用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①在乙图中,由 ▲ 原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 N;
②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
③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甲、丙两图实验探究结论的是 ▲ .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八年级物理 第 7 页 共 8 页
(2)用图丁装置测量滑动摩擦力操作更方便,若测量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稳定,其
原因可能是 ▲
A.木块的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B.木板的上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C.A 和 B 都有可能
(3)图丁中,小华用 5N 的水平拉力向左匀速拉动木板,若读数稳定,则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 ▲ (大于 / 等于 / 小于)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的方向 ▲ (水平向左 / 水平向右).
(4)在某次实验中,小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
程—时间图像如图戊所示.若用 F1和 F2 分别表示 0~t1 和 t1~t2
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 F1 ▲ F2(填“>”“=”
或“<”).
八年级物理 第 8 页 共 8 页2021一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7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D
A
D
B
C
C
D
二、填空题
13.扩散

运动状态
14.弹性
增大压力
压强
15.12
0等于
16.0.5
50
50
17.相同
相互
受非平衡力
18.
竖直向下低
重力减小
19.不受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或惯性)
弹簧测力计
20.
竖直漂浮
15

三、解答题
21.略
22.(1)4000N
(2)400N
(3)1.6×105Pa
23.(1)6N
(2)0.6×10kg/m3
(3)2×10-3m2
24.(1)左
(3)27
0.9×103
(4)不变
25.(1)速度
初始速度的大小会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2)作匀速直线运动
(3)不需要
(4)A
26.(1)不漏气(2)乙
各个方向C
27.刚滑动有刻度部分
1.04×105
(1)排尽筒内空气
摩擦力(2)B
28.(1)达到右
测力臂
(2)1.5(3)变大不变
(4)不能
29.(1)二力平衡
3.4
压力大小A
(2)B
(3)等于
水平向左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