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文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含答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定西市文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含答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1 08: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Li-7 N-14 O-16 Al-27 Ti-48 Mn-55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设计师周建平介绍,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将在今年年底前“会师”太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迎来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探测器使用的硅太阳能电池板,其主要成分是
B.制造月球探测器中的瞄准镜时使用的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
C.宇宙飞船返回舱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火箭发射时使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是利用燃烧反应提供能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名称:2 丁醇
B. CCl4分子的球棍模型:
C.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
D. 对硝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和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原电池是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是,负极是
4.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B. 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
C. 2.8g C2H4中含有0.4NA个极性键
D. 1.0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中滴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B 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淀粉未水解
6. 分子式为C6H12O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7种 B. 8种 C. 9种 D. 10种
7. 对于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 下列为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 v(NH3)= 0.2mol·L-1·s-1 B. v(O2)= 0.24 mol·L-1·s-1
C. v(H2O)= 15mol·L-1·min-1 D. v(NO) = 9mol·L-1·min-1
8. 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2O(g)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溶液一定是中性
B.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同温同浓度的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任何水溶液中,都一定同时存在和
10.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H+)>c(OH-) B. c(CH3COO-)=0.1 mol·L-1
C. c(CH3COOH)>c(CH3COO-) D. c(CH3COO-)+c(OH-)=0.1 mol·L-1
11. 在常温常压下,正丁烷转化成异丁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比异丁烷化学性质稳定 B.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C.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 正丁烷和异丁烷的一氯代物都是4种
12. 甲烷除作燃料外,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为在900℃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甲烷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反应中甲烷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3 D. 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13.. 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28.7 kJ·mol-1
B.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_28.7 kJ·mol-1
C.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 kJ·mol-1
D.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_57.4 kJ·mol-1
14.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A.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B.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C.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D.反应开始后,饱和石灰水变浑
15. 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 B. ②操作为过滤
C. ③操作为萃取分液 D. 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
16. 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 +3O22CO2+ 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
B. 正极反应式为:O2+ 2H2O + 4e-= 4OH-
C. 负极反应式为:CH3OH + H2O-6e- = CO2+ 6H+
D. 该电池提供1mole-,消耗氧气0.25mol
第Ⅱ卷(非选择 题共52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52分。
17.(共14分)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图1装置.
①K不闭合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闭合后,电极片上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若导线中转移了电子,则理论上片质量减轻__________g;
(2)图2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共12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Ⅰ.某课外兴趣小组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对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用、、和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 反应快慢:
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容器中的压强随气体产量改变的情况,探究镁与不同浓度硫酸的反应速率,两组实验所用药品如下:
序号 镁条的质量/g 硫酸
物质的量浓度() 体积/
Ⅰ 0.01 1.0 2
Ⅱ 0.01 0.5 2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Ⅰ对应图1中曲线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曲线上的斜率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__________(填“快”、“慢”“无法确定”);
②分析实验Ⅱ对应曲线可知,反应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不断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红棕色)和(无色)之间可发生反应:.在温度为T的条件下,将气体充入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容器中某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3)四个点中,的点是__________;
(4)前内,用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5)下列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
A.
B.
C.容器内气体的颜色深浅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19.(12分)三氧化二镍()是一种灰黑色无气味有光泽的块状物,易碎成细粉末,常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工业上以金属镍废料(含有少量铁、铝等杂质)生产,继而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开始沉淀的按金属离子浓度为计算).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 1.1 6.5 3.5 7.1
沉淀完全的 3.2 9.7 4.7 9.2
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为了提高金属镍废料浸出的速率,在“酸浸”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酸浸”后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语言叙述).
(3)“沉镍”前需加控制溶液范围为__________;滤渣A为___________.
(4)“氧化”时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4分) A~I是常见有机物,A是烃,E的分子式为C4H8O2,H为有香味的油状物质。
(1)0.2 mol A完全燃烧生成17.6 g CO2和7.2 g H2O,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D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4)G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填序号)。
a.与钠反应 b.与NaOH溶液反应 c.易溶于水
(5)请写出②和⑥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
反应⑥_______。
(6)J是有机物B的同系物,且比B多3个碳原子,J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含3个甲基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C A B A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C D C C B
17. (14 分)
(1) ①2Al+6H+==2Al3++3H2↑
②铝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2 分
Al-3e-==Al3+ 2 分 2H++2e-==H2↑ 2 分 2.7 2 分
(2) ①O2+4e-+2H2O==4OH- 2 分 ②减小 2 分
18.(12分)
(1)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分 反应温度相同 1分
(2)①a 1分 快 1分
②镁与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1 分
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 分
(3)cd 2 分 (4)0.0025 2 分 (5)CD 2 分
19.(每空2分)
(1) 适当升高温度、搅拌、增大盐酸的浓度(或将镍废料研成粉末等)(任写一种即可得分)
(2)将转化成
(3) 和
(4)
20.(1)CH2=CH2 1 分
(2)羧基 1 分 (3)加成反应 1 分
(4)ac (5) ①. 2CH3CH2OH+O22CH3CHO+2H2O 2 分
②. CH2BrCH2Br+2NaOHCH2OHCH2OH+2NaBr 2 分
(6) ① 8 2 分
②. (CH3)3CCH2OH、(CH3)2COHCH2CH3、(CH3)2CHCHOHCH3 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