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1 07: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水“晒盐”
【教学内容】
海水“晒盐”——粗盐的提纯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3.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再次熟知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4.能设计除去“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案。
5.通过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思考的喜悦,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2.除去可溶性离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海水“晒盐”视频。
仪器:多媒体、蒸馏水、粗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发现之旅:认识粗盐的成分】出示各种不同的盐的图片:以上得到的食盐往往还含有一些杂质,这样的食盐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须进行处理,到底怎样将粗盐提纯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如果让你完成,你准备怎样做?【问题】1.你们知道粗盐水中含哪些杂质吗?2.我们平常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思路是什么?【探究之旅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问题】1.如果粗盐中只含有泥沙,应什么方法除去呢?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强调: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以防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探究之旅2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根据大家刚才的回答,知道泥沙属于不溶性杂质,通过过滤可将其除去,而CaCl2.MgCl2.Na2SO4属于可溶性杂质,其中真正的杂质是Ca2+、Mg2+、SO42—,对于这些可溶性杂质,我们通常将它们转变成沉淀、气体或水而除去,那么怎样才能将Ca2+、Mg2+、SO42—完全除去,你们都选用了哪些试剂?各有什么作用?为了将Ca2+、Mg2+、SO42—除干净,通常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这样又给溶液引入了新的杂质,怎样能将新加入的杂质除去?找到了除杂的试剂,最终要得到NaCl溶液,上面加入的各试剂是按照什么顺序加入的?顺序可以变化吗?为什么?根据大家刚才的讨论回答,大家已经知道了除杂质加入的顺序,你们能设计出方案吗?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找两位同学到黑板板演。【生活之旅:了解食盐的用途】【问题】此时我们得到的食盐就为精盐了,说说食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食盐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必需品,是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食盐还是制造烧碱、氯气、盐酸和纯碱等的基本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等。【思维碰撞,分享收获】1.自主构建知识框架2.提升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 学生观看投影图片,思考。同学之间讨论,相互交流说出各自的见解。思考回答:泥沙、可溶性杂质等。回顾之前的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学生讨论,并进行粗盐和过滤的操作,指出过滤中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学生思考回答需进行蒸发操作。进行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学生讨论,如何将可溶性杂质转化成不溶性杂质,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研讨、交流回答: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选择试剂:Na2CO3、NaOH、BaCl2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加入HCl和Na2CO3。小组交流讨论不完善的地方可以进行交流补充。学生归纳方案:1.量取适量的水置于烧杯中,加粗盐溶解;2.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3.过滤;4.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学生思考体会。学生讨论,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适时提醒。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NO3)2+Na2SO4=BaSO4↓+2NaNO3BaCl2+Na2SO4=BaSO4↓+2NaClMgCl2+2NaOH=Mg(OH)2↓+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学生讨论、思考、分析。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出食盐的用途。 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节的课题——粗盐的提纯。利用图片直观的想象出粗盐中含有泥沙。启发学生思考,除去不溶性、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回顾之前学过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分组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总结出除去不溶性杂质与可溶性杂质常用的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找到合理的方案。让学生明确除杂质要不引入新杂质。让学生明确加入试剂的顺序。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拓展知识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大量练习化学方程式书写,熟知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及时思考。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3 / 5